動機對學習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護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從愛護學生出發才能客觀地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特別是對一些“問題學生”,教師只要把全部的愛心獻給他們,對他們給予瞭解、尊重和信任,時刻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就能把問題學生轉變過來。師生溝通必須雙方都有積極的意願。而處於教學主導地位的教師個人態度調適,對雙方溝通起著主要作用,其溝通技巧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1)保持好的心情。體育教師工作複雜而勞累,有時實在令人難以擠出一絲笑容來面對學生,也常因為個人的狀況而難以掌控自己的情緒,在盛怒或煩躁之下,極易發生衝突。事實上,擁有一個好心情走進課堂,常常會從中找到自己和學生的可取之處;試著每天提醒自己帶著好心情來到學校,相信和諧、融洽、輕鬆的師生關係會感染大家,學生對體育運動會更加喜愛。(2)給予愛與關懷。身為教師我們通常能夠很大方地給運動素質好、表現優異的學生積極的愛、支援與鼓勵;對運動素質較差及令人頭痛的學生常常是挑剔和指責;對於表現平平的學生則把他們放在無須多加照顧的地方。事實上,被愛與被關懷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對每個學生來說,他們都希望得到正向的愛與關懷。(3)保持彈性,創造幽默。師生相處需要一些潤滑劑,堅持立場容易讓雙方關係卡住,此時教師如能加入一些幽默的言語,則可緩解緊張的氣氛,增加師生關係的動力。體育教學中的資訊溝通是師生雙方資訊的交流和貫通。溝通的內容主要是課堂教學中關於教學、學習及其他與體育活動有關的資訊。新課標實施的目的是體現“以人的發展為本”的課程改革理念,它提供了師生共同發展的平臺,在師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師生共同面對的就不僅僅是知識和教材,而是更為廣泛的現實生活。因此,在師生雙方對教學內容、體育知識、協作精神、行為觀念及其他方面存在認知上的差異、誤區時,需要進行資訊溝通。
        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幾個“問題學生”,這些學生的特徵是:無組織無紀律,學習態度不認真,把老師的批評教育當耳邊風。l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曾有一段時間經常逃課。班主任到處找他,但一見到班主任就躲,真拿他沒辦法。在一次課外活動時,我有意的接近他,“l同學,你的協調性很好,歡迎你加入健美操隊。”一聽這話,他來勁了,開心了。然後我話鋒一轉,“l同學,葉老師可以跟你聊聊嗎?我們到那邊草地上坐坐好嗎?”他點了點頭,跟著我來到草地上。 “某某,葉老師很孤獨,很想跟你交個朋友,你能答應我嗎?”說完用期待的眼神望著他。“葉老師,其實我也很孤單,我們班的同學個個都不願意跟我玩,而且媽媽又出差了,我很想念他,恨不得跑到她身邊去,可是學校又不讓,所以我天天逃課。”“你覺得逃課這種行為對嗎?還有,同學們為什麼不跟你玩?”“不是的,上次我的手受傷的時候,同學們個個都很關心我,對我很好的,可是我的手好了以後,他們就……”就這樣不知不覺我們在草地上坐了差不多一個鐘頭。經過這次的交談,l同學願意上體育課了。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後面有一個人大聲的喊:“葉老師,我最喜歡你,也最喜歡上體育課。”我回過頭一看,原來是1同學。聽了這話,我心裡甜滋滋的,突然間使我更進一步的體會到一名人民教師是多麼的神聖、多麼的自豪,更加強了我當好一名人民教師的信念。
  近代大教育家誇美紐斯認為:“教學是一種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則指出:“教學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可見,激勵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依據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和體育教育的具體實踐,對在體育課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的方法及產生的效果,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對語言激勵法、行為激勵法和情景激勵法等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旨在為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有的放矢的使用的激勵方法提供參考,以期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培養良好學習動機,進取動機的功效。積極的興趣是從事學習活動取得成就的最初條件,在人的學習活動中,興趣起著定向功能和動力功能的雙重作用。激發學生興趣,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鍛煉中,由無趣到有趣,發展到樂趣,最後上升為志趣。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影響學習效果最穩定、最根本的因素,它和興趣有著密切的聯絡。進取動機是一個人不滿足已達到的水平和成績,而不斷向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成績努力時所產生的,這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動機,能產生持久的,主動的行為動機。激勵能對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不斷加溫,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最大的熱情,以保證教學任務能高質量完成。鼓勵學生展示自我,享受成功。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能發揮自己能力的高度進行練習,他們可以盡情地發揮,展示個性,相互鼓勵,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讓學生在生理、心理和合作上全面發展,形成正確的三維健康觀。
  在進行創設挫折情景時,不能過急,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層層遞進,逐步提高,讓學生自己選擇內容去嘗試,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和引導,使他們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堅定信念,在成功中尋找喜悅。養成遇到困難、挫折時永不言敗的優良品質。中學階段學生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是培養學生優良品質和健全人格的黃金時期,必須抓好這一時期,而且要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規律,採用適合中學生身心特點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

發揮教材優勢改進教學方法
問題引導課堂教學
相關知識
動機對學習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學生心理因素對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探討論文
勞動法對實習期間人員的要求有哪些
關於學習態度句子的推薦
學習雷鋒精神的優秀作文
第一次學習做家務活的經歷作文
第一次學習做家務活的經歷作文
學習美術鑑賞有什麼作用
網路技術對我國民主發展的促進作用有哪些
蘋果的企業文化對我國新型企業的借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