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基礎教學初探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3日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也隨之不斷的發展,人才的培養需要向複合型轉變,計算機教育顯得尤其重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初探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計算機基礎教學初探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就計算機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分析,提出瞭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建立系統的課程體系、建立數字化的學習系統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搞好教學的互動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資訊道德觀。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課程體系;學習方法;資訊道德

  一、解決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的問題

  計算機的基礎教育面臨著諸多問題,如需不需要建立一個課程體系,針對不同的群體教授內容是不是應該不一樣,怎樣做才能更適合面對的群體?怎樣與各種專業教學結合在一起?授課內容與社會上計算機考試內容如何協調等問題?怎樣提供第二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拓展學習環境?需不需要建立一個評價體系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逐步加以研究、探討並解決。目前,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必須首先加以解決,才能搞好我們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使計算機基礎教育上一個新臺階。

  1.建立與專業結合的課程體系

  顯然,計算機的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是不一樣的,它們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其深度和廣度都是有著天壤之別,這是毋容置疑的。但即使這樣,我認為基礎教育也應該有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因為沒有這樣一個體系,教授的課程只能是彼此獨立的、割裂開來的,對學生系統掌握計算機技術是不利的。大家知道計算機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都較為廣泛,而不僅僅限於打字、文件處理,因此在計算機技術與相關課程結合得越來越緊密的今天,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的,而且是動態的課程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在計算機基礎教育中,課程體系還應該體現不同專業的特性,例如學習語言類的學生,應該側重語言方面的培養,結合當前機器翻譯、語言資料庫等相關內容開設相關的計算機課程。這樣除計算機基礎文化課外,還需要開設的課程應該包含“資料庫基礎與應用”、“面向物件的程式設計”和“計算機網路”等,這些課程的內容可結合具體的專業講授,其深度應該較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淺一些。當然課程體系的建立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需要我們結合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具體情況,需要其他相關專業的專業教師給予支援,還需要與目前社會的需求相結合等等,但建立的課程體系必須從實用出發,因為惟有如此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才是社會需要的。

  課程體系的建立,還要考慮到學時問題。因為每個專業的學時數國家都有明文規定,因此計算機的基礎教育不可能佔用大量的學時,這樣就要求我們構建課程體系時既要考慮知識的系統化,又要考慮將其精煉、概要,使學生經過這樣一個課程體系的培養,既對計算機技術有了一個較系統的認識,又結合本專業學到了基本的技能,為將來的再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課程體系的建立,不僅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而且還應該有一定的動態性,即能隨著本專業的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調整課程內容、課時。當然課程體系相對穩定是必須的,但應該充分考慮到計算機教育手段、技術的更新對專業、行業的影響,如果一味地追求穩定,必然產生學生走入社會時跟不上社會的步伐現象。

  2.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要想搞好計算機的基礎教育,除了建立好一個與專業結合好的課程體系外,還應該為學生搭建一個能自主學習的平臺,以彌補課時不足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網路化的社會,各個學校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園網,並且也都搭建了各自的教學平臺,因此為學生提供第二課堂的環境已經具備。我們教師的工作就是如何利用好這些平臺來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

  首先,計算機技術與其他學科不同,尤其是在文科院校,學生學起來較理工的學生要理解緩慢得多,因此對他們的教學,其方法要從例項出發,首先提出例項,然後對其分析、總結、歸納,最後得到結論。因此這個過程教師如果只講解一次,那麼學生可能不會全部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多次重複學生方能全部掌握。這樣一個過程,教師教授起來會覺得了然無趣,因此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技術將其過程錄製下來,新增必要的多媒體環境,讓學生能積極地參與進來。這樣一個加進了互動環節的多媒體課件放在網路教學平臺上,讓學生能隨時隨地去看、去學、去操作,在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在學習模仿中掌握所需要的知識,而且通過這樣一個環境也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沒有教師的直接面對,學生完全靠自身的努力來掌握所需的知識,這本身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手段和方法。

  其次,在網路環境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提出問題,開放式的教學手段是必須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由於自身和課時的限制,教師啟發式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教授的是一種學習方法,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

  經過國內外專家的研究表明,人通過眼、嘴、耳三個器官來取得知識的效率是不一樣的,但通過多媒體技術將這三個方面的優勢結合,使它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獲取知識的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因此,我們應鼓勵這種數字化學習環境的建立,有關這個問題,本人會在後面繼續闡述,這裡不再贅述。

  3.協調計算機教學與社會考試的關係問題

  計算機技術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基本素質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是學生獲取計算機證書的一個目的。學生之所以參加社會上的相關計算機課程的考試,是為將來應聘工作取得一紙證書。這本無可厚非,但關鍵是由於課時緊張而考試內容又超出了我們的教學範圍,因此我們一定要處理好這個問題。這不僅關係到學生將來就業的問題,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途徑。

  在長春計算機基礎教育年會上,各地方省市的院校就這個問題提出了質疑,也展開了積極的討論。一方面我們教學的課時數較少,無法教授考證所需的全部知識:另~方面考證中的部分內容是純理論的,與我們以應用為重點的教學方法也不相符。但我們不能將教學工作因此就轉向為考試服務,對考試的內容我們課上不能講的,可以利用校園網這個資源來完成。首先,條件較薄弱的院校,可以直接將相關的內容掛到各自的校園網單位的主頁上;條件較好的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學習系統,通過網路教學補充教學課時不足,拓寬教學內容,補充考證所需的知識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學來補上相關的課程。

  二、教授學生學習方法

  計算機基礎教育目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我們解決,但在大學中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做,即要傳授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要獲得點金術,而非金子本身。如果老師教會了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應該怎樣做,可能比直接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當然,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從應用角度出發,處理好理論與應用的關係,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讓我們的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

  1.面向應用的需求,建立新型的師生的關係

  由於計算機基礎教育面向的群體是各個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因此教授的內容應該是比較實用,以應用為主、理論為輔的原則。教學中教師應該能緊緊抓住當前社會與學生專業緊密結合的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開設新的計算機課程來取代已經過時的內容,並且要考慮到開設的課程應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當然這是需要硬體裝置的支援,但絕不能因為硬體裝置等原因就忽視傳授新的技術、新的資訊理論。

  過去的教學都是以教師為核心展開的,搞的是一言堂。在目前的情況下,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我們做調整。從國內外教育專家的研究來看,這種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不利的,對架構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有負面影響,因此確定新的師生關係已經成為計算機基礎教育的一個研究課題,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研究。

  首先,文科院校與理工科院校的學生在計算機學習上的理解能力上是有區別的,教授他們的內容必須從應用角度出發,以案例驅動方能奏效。當然案例提出的方式有多種,但如果是教師直接將案例提出,並解決問題似乎又過於直白,因此我們可以以案例方式引出教學主題,讓學生們充分地參與進來,由學生完成這些案例。接著教師就學生的優缺點進行講評,分析案例中的問題進行總結,這樣教學的效果會好於“一言堂式”的講課方式。

  這種教學方式將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拉得更近、更平等,並且增加了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化為主動,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教師應該與學生積極地交流,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僅如此還要積極採納好的建議,改正教學中不適當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學生能與我們切實做到平等,改善教學氛圍。

  當然,教學中不能一味追求平等而忽視必要的制度。對學生的合理建議予以採納這是毋容置疑的,但對不合適的甚至是錯誤的想法,教師一定要與學生進行及時溝通,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和人生觀,幫助學生提高認識,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親和力、有激情,這樣學生才能被感染,樂意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

  2.建立數字化學習系統

  現在提倡課程與計算機資訊科技進行整合,但面對不同的物件如何進行整合、使用何種手段為學生提供數字化學習系統,需要我們積極地探究。使用數字化的學習系統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課時不足的問題,而且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我認為建立數字化學習系統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需要我們結合實際不斷地進行調整、更新,慢慢地形成一個成熟的學習系統。但在開發時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滿足專業要求

  為什麼要強調適合專業呢,主要原因是不同專業的學生,其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行為導向等都是不同的,研發適合他們的多媒體課件必須考慮到他們各自的特點,否則研發出來的東西他們不用就沒有意義了。如針對文科學生,應該考慮到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相對較弱,因而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中,應新增實際操作的環節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操作、練習。

  2注重方式,適合學生學習

  由於專業不同,教學方式自然也不同,因此掛在網上的多媒體課件的學習方式必須認真研究,找出適合的方式、解決的手段。當然不同專業的學生,其方法會有所不同,但還是應該潛心研究找出他們的共性,同時可以使我們的課件製作工作量減少。

  3要有較好的資訊反饋系統

  一個好的學習系統應該能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能夠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將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加快學生學習的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架構他們的自主學習體系,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學習方法,可以為他們今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未來的社會需要他們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而大學時代正是培養他們這些能力的最後關鍵時期中學時代由於高考等學業的壓力使我們的學生錯過了最好時期。

  4隨時更新

  由於學生需要的學習環境是越新穎越有趣越好,因此提供的環境要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其次還應結合社會上的新技術、新知識,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感到與現實接軌,從應用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學到最新或較新的知

  3.建立互動的教學環境

  文科計算機教學與理工院校的學生理解能力上是有區別的,因此理工類的教師在備課、講課時都必須從應用角度出發,以案例及任務驅動方式進行。

  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是搞好教學的關鍵。現在的在校大學生都是80年代末期出生的,他們接受新知識、新資訊較多,思想也相對較活躍,因此如何能正確引導、與學生互動就成為教好計算機基礎課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能解決好,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過去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核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但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因此學生學習實際上是被動式的,缺少主動學習的環境,無法架構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知識體系,難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建立一個互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

  1啟發式教學

  這個提法似乎有點老生常談的意思,但真正做到卻非常不易!原因在於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生物件是千變萬化的,他們各自專業不同,基礎不同,因此啟發的方式也必然有所不同,這也是我們教師面臨的需研討的問題之一。

  2轉換教學方式

  文科外語類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我認為應模仿外語式的教學模式。教學中,除了教師講課外,還應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進來,讓學生主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先積極地引導,積極地準備,嘗試讓學生結合專業展開教學活動,把教學活動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成為真正的教學活動主體。這種互動的教學形式,不僅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非常有利,並且能及時糾正同學們的錯誤的認識、認知方式,幫助他們架構科學的知識結構。

  建立互動的教學環境,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由於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認知能力、參與能力都得到了極高的發揮,因此對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有百利而無一害。因為在這種環境下,我們不會對學生異想天開的想法進行批判,反而會給予積極的肯定,當然還需要我們積極地引導,惟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得到發揚,創新意識獲得培養,使他們具有強烈的再學習和使用新技術的意識。
 

論新媒體環境下紙媒應構建數字化平臺
機關食堂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對策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計算機基礎教學初探論文
網路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論文
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論文
計算機基礎教學淺述論文
中專計算機專業教學初探論文
計算機雙語教學初探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論文
計算機基礎教學論文
淺析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大學計算機基礎相關參考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