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名人名言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8月04日

  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出處:這句話是詩人北島詩《回答》詩中的很著名的兩句。

  釋義:卑鄙者可以用卑鄙的手段達到一定目的,高尚者確可以因 高尚品質而流芳百世。

  賞析:

  詩句出自北島,意在批判社會。卑鄙是貶義詞,高尚是褒義詞,但前者連 接的是較正面的意象“通行證”,而後者連線預示死亡的“墓誌銘”,構成了強烈 的反差和矛盾。

  這種矛盾會引發讀者的思考, 於是引出詩人沒有明說的前提—— 這是發生在一個扭曲的社會。

  扭曲的社會有他扭曲的規範,如果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正常社會的規範, 那麼好人沒好報就是扭曲的社會中的規範。但這不是說善是錯誤的,或者在這 種扭曲的社會中善和惡的定義也顛倒了,善仍舊是善,而惡就是惡,卑鄙永遠 無法成為高尚,詩人表達了以高尚為墓誌銘的願望,是不願意與墮落的社會同 流合汙,在思想淵源上可以說是回溯到屈原。

  拋開詩人在其中寄託的思想情感,只討論理性,其實有一個類似的寓言更 加方便,狂泉的故事。一個國家的人除了國王都喝了狂泉的水變成瘋子,只有 國王是正常的,但國王反而被其他所有人指責是瘋子,於是他只好也喝下泉水 成為一個真正的瘋子——變得和其他人一樣。

  二、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出處:這是蒲松齡為自己撰寫的一副勵志對聯, 主要就是以 “項羽滅秦” 和 “勾 踐破吳”兩件史事,說明有志者, 事竟成的道理。

  釋義:

  上聯:有志者,事竟成是主題,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是史事, 下聯: 苦心人,天不負是主題, 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是史事。

  破釜沉舟:《史記· 項羽本紀》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 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臥薪嚐膽:《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 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蒲松齡 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世 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幼年有軼才,少年得意,十九歲科 考得縣、府、道第一。自此,專心攻讀,希望能博取功名,一酬壯志。

  後終老未得意於科場,屢試不第,七十一歲方援為貢生。長期窮愁潦倒, 以教書為業。一生著作很多,尤其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 達到古代文言小說創作高峰,為後世所稱道。另有《聊齋詩集》 《聊齋文 集》等。蒲松齡聰明穎慧,才智過人,青年時期熱衷舉業,卻“年年文戰 垂翅歸,歲歲科場遭鎩羽”,抑鬱侘傺。為了激勵自己不斷髮憤讀書和創 作,在壓紙用的銅尺上刻上了此聯。

  賞析:

       
上聯用的是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說明做事要有項羽那種拼搏 到底、義無反顧的決心。

  下聯用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吳雪恥的典故,表示要學越王勾踐刻苦 自勵、發憤圖強的毅力。

  蒲松齡撰寫此聯,就是激勵自己在讀書和創作上,象這兩位人物有不達目 的,絕不罷休的精神。做任何事情,有了決心和毅力,還會不成功的嗎?天不 負這位有志者,蒲松齡懷著矢志不渝的決心,窮畢生精力著書,取得了卓著的 成就,不僅在詩文、詞賦、戲曲、俚曲等均有佳作,一部《聊齋志異》更是為 古典文學樹起一座豐碑。幸好腐朽的科舉制度沒讓蒲松齡跨進官場仕途,否則, 文學史上將殞滅一顆巨星。

  此聯對仗工整,命意含蓄,富有哲理。其最大特點在於用典靈活有新意, 上下聯呼應自然,一氣貫下,如行雲流水。

數學名人名言精選
精選雷鋒的名人名言
相關知識
草原人像精選攝影作品賞析
精選個人黨性分析材料範文
精選英語詩歌賞析
精選雙語詩歌賞析
精選英語散文賞析
弘一法師精選書法作品賞析
黃庭堅精選書法作品賞析
何紹基精選書法作品賞析
範曾精選書法作品賞析
姜平精選攝影作品賞析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