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大班幼兒學習習慣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幼兒正處於人生的開始階段,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學會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成不良行為習慣。那麼如何培養大班幼兒學習習慣?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一

  [家教文章]如何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學期開始了,對於上大班的孩子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因為再過一學期,他們就要上小學了。因此,在這一學期當中,家長應當配合幼兒園的老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許多家長不再只關心孩子學多少知識,而更注重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學會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看、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問題。不僅僅是這樣,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到外面去接觸社會,遠足等活動,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可以請自己的孩子說說自己觀察到的事物,說說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會說,可以拿他記錄的符號,引導他說。

  然後,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傾聽時,不能打斷別人說話,要等別人把話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學會理解別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又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時時可刻刻需要成人的關注。有時,老師或家長說話時,孩子就喜歡搶著說,家長在家裡也應該多提醒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發言。

  接著,培養孩子大膽的說和讀的習慣。家長可以每天講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聽完故事,自己也來講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的說,並且可以讓孩子來讀這個故事,從而養成良好的說和讀的學習習慣。

  還有,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我們不要求孩子寫多少字,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並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漸漸的養成了書寫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離,習慣比較好。除了在幼兒園,還需要家長一起配合,孩子在書寫數字或者是畫畫的時候,家長要在旁邊細心的觀察和提醒,教育孩子書寫或畫畫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另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養成遵守幼兒園各種規章制度、課堂紀律的習慣。建議家長在開學時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儘量讓孩子按時上幼兒園,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開小差。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養成樂於交往的習慣,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因此,家長應該多讓孩子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活動,也要鼓勵孩子多與鄰居、同學交往,與大人交談,遇到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命運。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做事專注、投入、獨立思考問題、大膽發問等心理素質,教師和家長都要多鼓勵孩子,肯定他們的成績,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並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家長耐心的指導和督促。

  二

  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許多家長不再只關心孩子學多少知識,而更注重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學會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看、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文學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中,孩子對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現象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們在自然角飼養了小蝌蚪,孩子們每天都很喜歡去觀察,看看小蝌蚪每天都有了哪些奇妙的變化,它是怎麼慢慢變成青蛙的?變成青蛙需要多久的時間?這些都需要孩子去觀察和實驗。孩子們從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問題,不僅僅是這樣,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到外面去接觸社會,遠足等活動,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可以請每個小朋友都說說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我想每個孩子都會說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會說,可以拿他記錄的符號,引導他說。

  然後,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傾聽時,不能打斷別人說話,要等別人把話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學會理解別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又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時時可刻刻需要成人的關注。有時,老師或家長說話時,孩子就喜歡搶著說,我們班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為了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我們經常指令孩子進區的要求,要輕輕的進區,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聽到音樂,收拾材料,然後安靜的坐到這裡來。這樣有好的效果,但過幾天后,又跟原來一樣,所以,傾聽習慣不好,教師的工作會更累,一定要時刻提醒孩子,說多了,孩子記住了,成了習慣,還有隊認真安靜傾聽的孩子,要及時的表揚安靜傾聽的孩子,孩子們為了想得到表揚,都變的安靜傾聽了,傾聽的習慣慢慢好轉。

  接著,培養孩子大膽的說和讀的習慣。家長可以每天講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聽完故事,自己也來講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的說,並且可以讓孩子來讀這個故事,從而養成良好的說和讀的學習習慣。

  還有,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我們不要求孩子寫多少字,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很多家長向我們反映孩子在家常喜歡玩電腦、看電視,畫畫或者書寫數字的時候眼睛離作業本特別的近,家長為此也十分的擔憂。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並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漸漸的養成了書寫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離,習慣比較好。除了在幼兒園,我們還鼓勵家長一起配合,孩子在書寫數字或者是畫畫的時候,家長要在旁邊細心的觀察和提醒,教育孩子書寫或畫畫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另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養成遵守幼兒園各種規章制度、課堂紀律的習慣。建議家長在開學時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儘量讓孩子按時上幼兒園,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開小差。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養成樂於交往的習慣,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許多孩子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而這些孩子更經受不起挫折。因此,家長應該多讓孩子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活動,也要鼓勵孩子多與鄰居、同學交往,與大人交談,遇到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命運。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做事專注、投入、獨立思考問題、大膽發問等心理素質,教師和家長都要多鼓勵孩子,肯定他們的成績,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教師和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並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家長耐心的指導和督促。面對大班的孩子,馬上要畢業進入小學了,培養大班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觀重要,需要引起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重視,家園共育,達成一致。

  三

  一、培養大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性及現狀分析

  幼兒階段良好的行為習慣分為:良好的品德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大班幼兒正處於幼小銜接階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尤為重要。曾有研究表明,幼小銜接的實質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性,而社會適應需要良好的行為習慣做鋪墊。

  現在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水平也隨著不斷提升,家長們都不願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美術、音樂等其它能力的培養,而很少甚至忽略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導致了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大班的孩子在小中班兩年的學習中已經養成了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能夠幫老師及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良好的品德習慣。然而更多的不良行為習慣存在孩子們的言行舉止中。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經過長期的培養才能形成,而大班的孩子即將步入小學,為了孩子能夠更好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必須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然而這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合作。

  二、培養大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與策略

  ***一***明確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及規則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明確和制定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及規則很重要。但是對於即將步入小學的大班,該怎樣明確相關的要求和規則呢?教師不是要求和規則唯一的明確者和制定者,應該讓幼兒一起來參與規則的制定,這樣有助於幼兒對良好的行為習慣規則的認同,並能很好的去執行。可以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幼兒自由選擇和制定相關的要求和規則。這樣幼兒會自然而然的去執行,而且還會覺得很親切,因為這些規則是她們自己制定的,同時也更加明確了規則。

  ***二***通過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遊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時間,也是幼兒學習的主導活動。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尤其是角色遊戲,在遊戲中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體驗,模仿角色的良好行為,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影響,從而能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平時他和同伴們有說不完的話,可是每次我問他問題的時候,他從來不說話,來幼兒園看見我們老師也從不問好,放學回家也從不會和我們說再見。有一次,我看見他在“娃娃家”遊戲中獨自一人在“家”,我便去他家做客,我故意敲了敲門,他問:“誰呀?”看見是我又說:“您請進,您要喝水嗎?”我見他這麼有禮貌,就和他聊了一會,最後我走時,他還跟我說了再見。這是從他來這個班以來,他第一次和我說這麼多話。可是放學時他又不和我打招呼說再見了。第二天,我又繼續讓他去角色表演區遊戲,結果他選擇了在醫院扮演醫生,於是我扮演病人到醫院看病,他和昨天一樣很有禮貌的問了我哪裡不舒服和一些關心我的話,在我走的時候還跟我說了再見。經過幾次反覆的遊戲訓練,他已經能主動的和我打招呼了,看見其他小朋友和家長也很有禮貌了。

  ***三***適時、適當的鼓勵,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平等的看待每一個孩子,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適時、適當的給予鼓勵和表揚,少施懲罰。幼兒渴望我們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更加喜歡的是我們作出的肯定的評價即表揚。個別幼兒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進步,我都會給予鼓勵和表揚,獎勵孩子們一張小貼畫、小紅花,孩子們很開心,從而調動幼兒積極性,她們就會表現的更好。如我們班許曦月小朋友第一天在幼兒園吃飯,吃的很慢,而且什麼都不吃,剛開始我以為是剛來幼兒園吃飯,可能覺得不習慣,第二天她媽媽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月月吃飯挑食,讓我在她吃飯的時候給她準備一碗湯,這樣她就能吃下飯了。第三天吃飯時,我問月月需不需要湯,她說不要就開始吃飯了,不一會就將碗裡的飯吃光了。我看到後立刻當著其他小朋友的面表揚了月月小朋友,還獎勵了她一張小貼畫,並鼓勵她以後都要這樣,不能挑食,如果做到了每次吃飯的時候都給她小貼畫,經過兩個星期的鼓勵和表揚,月月小朋友終於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

  ***四***榜樣示範,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蒙臺梭利說:在孩子的周圍,成人儘量以優美的語言,用豐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說話。幼兒的行為習慣是在成人的影響和幫助下形成的,因此家長和教師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就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從中受到薰陶。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們喜歡模仿,而他們的學習也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家長和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孩子每天相處更多的還有班級裡的其他小夥伴,而幼兒喜歡模仿,愛表揚,利用這一特點,以個別表現好的幼兒作為榜樣,鼓勵其他小朋友向其學習。如我們班的幾位小朋友學習認真,守紀律,我便經常表揚她們,還獎勵她們小貼畫,這樣其他孩子就會向她們學習,能夠安安分分的坐在小椅子上。

  ***五***家園共育,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庭是孩子的生活環境,更是孩子的教育環境。對於孩子來說,她們在家裡的時間遠遠超出在幼兒園的時間,所以家庭教育對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同時也離不開家庭的薰陶。幼兒在幼兒園受到的良好行為的訓練,如果家長不配合,孩子很快就會將其拋棄在一旁。如我們在幼兒園裡會教育孩子看見老師要問好,離園時要和老師說再見,飯前便會要洗手,保持正確的坐姿,安靜進餐,不挑食,獨立穿衣服疊被子等。回到家裡,孩子就是掌上明珠,家長們的過分寵愛,大包大攬,使孩子在幼兒園裡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半途而廢,還加大了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難度。在家裡應該延續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幼兒園要求怎樣做,在家裡同樣如此要求孩子,以便鞏固良好的習慣。

  三、總結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擁有健康的人生,快樂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著名作家巴金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的。因此教育幼兒,一定要把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放在第一位。而大班的幼兒即將步入小學,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更為重要。所以這要求我們教師和家長更要以身作則,以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使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人,實現與社會的良好互動。可以相信,在幼兒時期養成了好習慣,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上一定很輕鬆。

初中的物理初中生怎麼學好
初中怎麼學好數理化
相關知識
如何培養大班幼兒學習習慣論文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學習興趣
如何寫好小班幼兒期末評語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如何培養孩子英語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習慣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