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課時訓練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7日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基礎鞏固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煤屑***xiāo***媛女***yuàn***

  蓊鬱***wěnɡ*** 顫動***zhàn***

  B.踱步***duó*** 船棹***zhào***

  噩夢***è*** 獨處***chù***

  C.彌望***mí*** 霎時***shà***

  歌曲***qǔ*** 纖繩***qiàn***

  D.驚詫***chà*** 斂裾***jū***

  負荷***hé*** 參與***yù***

  【解析】 A項,屑xiè,顫chàn;B項,處chǔ;D項,詫chà;荷hè。

  【答案】 C

  2.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嫋娜 梟雄 嘻笑 西州曲

  B.洩氣 傾瀉 蛙聲 凝碧

  C.幽僻 點綴 緲茫 惦記

  D.丰姿 酣眠 斑駁 沒精打彩

  【解析】 A項,“嘻笑”應為“嬉笑”、“西州曲”應為“西洲曲”;C項,“緲茫”應為“渺茫”;D項,“沒精打彩”應為“沒精打采”。

  【答案】 B

  3.下列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A.河邊樹木猶如纖細的睫毛,給湖濱增添了美麗的流蘇,蓊蓊鬱鬱的群山則成了湖濱垂懸的眉毛。

  B.寂靜的黑夜裡,隱隱約約聽到樓下有小女孩的答應聲。

  C.剛從中國回來的休斯敦火箭隊似乎遇到了時差反應,隊員在19日的訓練中顯得沒精打采,無法集中精力完成訓練任務。

  D.對犯錯誤的學生,李老師總是循循善誘,不勝其煩地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從不呵斥打罵,深受學生的愛戴。

  【解析】 A項,蓊蓊鬱鬱:形容樹木茂盛的樣子。句中用於形容“群山”,恰當。B項,隱隱約約:①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②感覺不很明顯。句中形容小女孩的答應聲,恰當。C項,沒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句中形容隊員訓練的精神狀態,恰當。D項,不勝其煩:煩瑣得使人受不了。與句中耐心細緻做思想工作的語境不符。

  【答案】 D

  4.***2012·韶關質檢***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其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練,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B.隨著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對資訊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產生了網路互動這個平臺,開拓了民意表達的公共空間,增強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動。

  C.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日本兩名地方議員的行徑嚴重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的強烈抗議。

  D.會議圍繞充分發揮學生資訊員的作用、加強教學質量監控、促進教風和學風建設,健全了學生資訊源組織結構,佈置了今年評教評學的主要工作。

  【解析】 A項,成分贅餘,刪去“著稱”。B項,搭配不當,前一分句改為“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資訊流通形式形成了巨大刺激”,“開拓”前加“這一平臺”。D項,成分殘缺,在“學風建設”後加“等議題”。

  【答案】 C

  5.***對應本課“重難突破”第1題***詩人宋祁寫過一首《欄花》,其中四句“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請分析“紅杏枝頭春意鬧”此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視覺中的“紅杏”與聽覺和視覺中的蜂蝶在花叢中起舞,嗡嗡嚶嚶的聲音溝通了,因此,用“鬧”將春天的景物寫活了。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6~9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6.指出下列比喻句的相似點。

  ***1***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_______。

  ***2******葉子和花***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兩者都有“流瀉”的特點。***2***兩者都有朦朦朧朧、不甚清晰的特點。

  【答案】 ***1***月光的流瀉與流水的流瀉相似

  ***2***葉子與花在薄霧中朦朦朧朧的狀態同夢境中朦朦朧朧的狀態相似

  7.“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在這裡是打了個比方,那麼“酣眠”在文中指什麼?“小睡”又指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句話是用來說明月亮是不是朗照給人的不同感覺。

  【答案】 酣眠指滿月的狀態。小睡指月亮被淡淡的雲籠罩著若明若暗,不能朗照的狀態。

  8.文中畫線的句子,可否如下顛倒?為什麼?

  斑駁的參差的黑影

  稀疏的楊柳的彎彎的倩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從文中所寫景物的特點和描寫的順序來分析理解。

  【答案】 不可以。“參差”指高高低低,“斑駁”指顏色不均,這是從大處到細處的描寫,如果顛倒了,意思雖沒有多大妨礙,但有一點無序的感覺。而第二句一變,意思就不同了。原句“彎彎”是修飾“楊柳”的;“稀疏”是形容“倩影”的,且與“斑駁”遙相呼應,一個色彩“淡”,一個色彩“濃”。一改就沒有了原句的神韻。

  9.“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畫”改為“印”好不好?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畫”與“印”的區別在於一個富有動感,一個讓人感覺死板,此處所寫景象是富有動感變化的。

  【答案】 不好。“畫”,濃淡相宜,有動感;而“印”則顯得死板,不靈活,且“黑影”與“倩影”本來也是在變化的。

  三、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題。

  又見荷塘月色

  吳兆民

  ①今晚上,我終於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荷花荷葉。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尋當年朱自清的足跡,也不能不說是非常愜意的事。

  ②荷塘邊隨風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就是對故人的懷念吧。昏黃的路燈把柳影對映到荷塘裡,讓人覺著塘中漂動著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則在這水草上滑過。今晚雖不是滿月,但它的清輝似乎不減當年,把眼前的荷塘盡情傾灑。

  ③荷塘上雖然不見了荷花,但讓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為朱自清已將它牢牢根植於人們的頭腦裡:我已從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這滿塘嫋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的不是荷花嗎?那層層疊疊鋪展在那裡的不是荷葉嗎?月光正像當時那樣流瀉在荷花荷葉上,微風在那裡吹拂,依然將那清新的荷香彌散。

  ④前面是石拱橋了。站在橋邊向荷塘對面望去,近春園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樹木蓊蓊鬱鬱,白楊樹最為高大。它的身影連同高處叢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顯得黝黑而錯落。

  ⑤我沿著塘邊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幾盞溫和的路燈緊貼荷塘小路亮著,倒映在水裡的顯出一束束昏黃,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邊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樹,黑壓壓一路綿延。荷塘那邊,月亮透過擺動著的高大樹枝不時瞟我一眼。

  ⑥眼前的蓮橋把狹長的荷塘分成兩半,稀疏的殘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幾許淒涼。走過蓮橋,拐過小彎,我走進了近春園遺址深處,置身高高的白楊樹下。眼前一片開闊地平展展的,月光輕灑,充滿空靈,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葉。前面豎立著一塊碑石,記載著近春園歷史。後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顯得有些靜穆。月光在靜靜往這裡揮灑,近處的一切都給抹上了清靈靈的光彩,我也被其細心塗抹。我看看月光給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樣邈遠、透亮而聖潔,讓人的心胸霎時跟著坦蕩起來。極目遠望,未見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帶遠山,恐是讓長高了的樹木遮住了吧。

  ⑦75年前那個夜晚,朱自清獨自一人來到這月下荷塘,一腔心緒凝結於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這裡傾瀉,一生操守在這裡坦白!要清潔,不要朽汙;要清直,不要屈從: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樸樸素素的人,做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益於民族的人。在那腥風血雨的歲月,有多少人經受不住磨難變節了,經受不住誘惑苟且了,經受不住清貧頹廢了;而你沒有。為了民族,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嚴。那個夜晚,你一人在這裡的默想和表白,說不上莊嚴,充其量只是幾天後以《荷塘月色》藝術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後卻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實踐。沒有哪一個要求你去這樣做,也沒有哪一個去監督你這樣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覺、意志、風範。你雖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在貧病交加之際寧可餓死也不領美援麵粉,成了承載一個民族的氣節、尊嚴和大義的人。也許有人不屑,也確實有人不屑,但這反而襯托出你的崇高,因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類。

  ⑧這樣想著的時候,陣陣清寒和陰森不知從何方向我襲來,又想到這遺址就是八國聯軍焚燒圓明園而殃及近春園使之成為“荒島”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陰森,只好迴轉到有路燈的荷塘邊。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⑨我在荷塘邊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綠色聚光在不停旋掃。畢竟是現代文明社會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

  ⑩社會發展了,人還要不要操守?融入現代文明,民族還要不要氣節?現實中的許多人和事都作否定性回答。朱自清雖是舊時代知識分子,尚且堅守操節,潔身自好,成為一代楷模。就是這荷塘裡的荷花也葆有自我淨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作為領受現代文明薰陶的人,為什麼就不能自我淨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作為融入現代文明的民族又豈能不固守氣節?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之為人這一陳舊而又永恆的人生命題,回到人之為人的本性上來: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不斷溫習、時時記取75年前那份富有藝術魅力和人文情懷的深情告白,是回覆我們人本性的一劑良藥。

  ⑪荷塘上的清風在月光輝映下吹拂著我,不斷清理著我的思緒。我下意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心卻歷盡滄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雖然不見先人踽踽獨行的風采,卻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10.第②段中“我的身影則在這水草上滑過”,“滑”能不能改為“掠”?為什麼?結合上文說說為什麼會有“滑”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分析出“滑”字所修飾物件的特點和其中所蘊涵的感情。

  【答案】 不能。因為“滑”寫出了“我”身影緩慢、靈巧的情狀。“滑”的效果:一方面寫出了由於路燈的映照,“我”的身影更顯輕捷之狀,另一方面暗含了“我”對朱自清先生深切的懷念之情。

  11.在第⑧段中,作者為什麼說“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陰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⑧段開頭一句“這樣想著的時候”中的“這樣”表明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其關鍵資訊要到第⑦段中去篩選。第⑧段中“又想到”表明這是另一個原因。

  【答案】 ***1***先生高尚人格的影響;***2***遺址是曾遭八國聯軍焚燒的地方。

  12.作者在第⑩段中說的“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指的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說這是“陳舊而又永恆的人生命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的要點要從這段文字中去提取,文章讚揚的是朱自清的品質,荷與人在文中融為一體,“本性”在文中具體指朱自清先生所代表的一種精神。解答第二問時需要注意“陳舊”和“永恆”的含義。

  【答案】 ***1***自覺地固守民族的氣節、尊嚴和大義,堅守節操,潔身自好。***2***因為過去的人要面對這一問題,現在的人仍然需要面對並且回答這一問題。

  13.從全文看,作者採用虛寫手法“移植”了朱自清先生先前描寫的美景,作者描寫這些景物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答出“移植”了朱自清先生文中的哪些景物,然後聯絡文章的主旨——頌揚人的精神去分析其作用。

  【答案】 描寫了飄拂的楊柳、對映的路燈、月光下的灌木以及荷塘縱深處的景緻。描寫這些景物是為了表達作者對朱自清先生的懷念和尊敬,倡導人們要做朱自清那樣的有民族氣節、尊嚴和大義的人。


高中語文古文常用詞
高中人教版語文拓展閱讀
相關知識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課時訓練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語文暑假作業同步訓練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語文暑假作業同步訓練及答案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填空試題及答案
高中語文第一冊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下冊月考考試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月考檢測試題及答案
四川高考語文名句默寫專題訓練含答案
高一語文下冊期末模擬試卷及答案
高二語文期末檢測複習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