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期中考試對高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用顯而易見,也能夠幫助落後的同學提高成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題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從新石器時代的半坡遺址來看,當時方形的土木建築體制已形成,併成為中國後世主要建築形式。與世界許多古文明建築不同,不是石建築而是木建築是中國建築一大特色,《詩經》中“如翬”“作廟翼翼”之類的描寫,可見當時木建築頗具規模,並具有審美功能。中國建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本結構的特點,不以單一的獨立建築物為目標,而以空間規模巨大、平面鋪開、相互接連和配合的群體建築為特徵,重視各個建築物之間的平面整體的有機安排。從發掘的極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情況看,雄偉壯觀;從陶俑的狀貌直到建築材料的堅實也無不顯示難以想象的巨集大氣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築亦然。漢、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續著相當一致的建築美學風格,這個風格就是中國民族特點的實踐理性精神。中國建築主要是宮殿建築,即供君主居住的場所,從新石器時代的“大房子”開始,祭拜神靈即在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世間居住中心,而不在脫離世俗生活的特別場所;自儒學替代宗教之後,在觀念、情感和儀式中,更進一步發展了神人同在的傾向。於是,不是孤立的、擺脫世俗生活、象徵超越人間的出世的宗教建築,而是入世的、與世間生活環境聯在一起的宮殿廟宇建築成了中國建築的代表。不是高聳入雲、指向神祕的上蒼觀念,而是平面鋪開、引向現實的人間聯想;不是使人產生某種恐懼感的空曠的內部空間,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內部空間組合;不是陰冷的石頭,而是暖和的本質等等,構成中國建築的藝術特徵。中國建築的平面縱深空間,使人慢慢遊歷在複雜多樣樓臺亭閣的不斷程序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和與環境的和諧。瞬間直觀把握的巨大空間感受在這裡變成長久漫遊的時間歷程,實用的、入世的、理智的、歷史的因素佔著明顯的優勢,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識,正是這種迷狂意識構成許多宗教建築的審美基本特徵。

  中國建築的理性精神還表現在建築物的嚴格對稱結構上,展現嚴肅、方正、井井有條的特點。就單個建築來說,比起基督教、伊斯蘭教來,它確實相對低矮、平淡,甚至遜色一籌;但就整體建築群來說,結構方正,逶迤交錯,氣勢雄渾。它不是以單個建築物的體狀形貌取勝,而是以整體建築群的結構佈局、制約配合取勝,非常簡單的基本單位組成了複雜的群體結構,形成在嚴格對稱中仍有變化,在多樣變化中又保持統一的風格。隨著晚期封建社會中經濟生活和意識形態的變化,顯示威嚴莊重的宮殿建築的嚴格的對稱性被打破,迂迴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擬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築美出現了。空間有暢通,有阻隔,變化無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種仍然以整體有機佈局為特點的園林建築,通過“借景”“虛實”等方式,使建築群與自然山水的美溝通匯合,表現了封建後期文人士大夫更為自由的審美理念,但仍然沒有離開平面鋪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間意識轉化為時間過程,表達的仍然是現實世間的生活意緒,而不是超越現實的宗教神祕。

  ***摘編自李澤厚《建築藝術》***

  1.下列對於中國建築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建築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宮殿建築,它威嚴莊重而高聳入雲,給人以神祕、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間感受。

  B.中國建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結構的特點,建築材料暖和、堅實,建築物之間相互接連和配合,平面鋪開,雄偉壯觀。

  C.中國建築的土木體制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形成,並且成為後世的主要建築形式;從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續著一致的建築藝術風格。

  D.中國建築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內部空間組合為特徵,表現了中國人實用的、入世的、理智的、歷史的生活意緒。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建築講究對稱,重視各個建築物之間的有機安排,因此,雖然它的風格嚴肅方正、缺少變化,但整體佈局和諧統一。

  B.《詩經》中“如翬”“作廟翼翼”之類的描寫不僅說明當時中國木建築具有一定的規模,而且表現了人們的審美情趣。

  C.中國建築的平面縱深空間能使人在遊歷程序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和與環境的和諧,這是中國建築理性精神的很好體現。

  D.新石器時代,人們祭拜神靈就在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場所;儒學替代宗教後,神人同在的傾向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建築以逶迤交錯、氣勢雄渾的建築群取勝,基督教、伊斯蘭教建築則以孤立高聳、出世脫俗的單個建築見長,二者各具特色。

  B.封建社會晚期,以模擬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築美出現了,打破了以前建築的嚴格對稱性,這反映出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生活、意識形態的變化。

  C.以陰冷的石頭、空曠的空間等體現出的反理性迷狂意識是西方宗教建築的審美特徵,這與中國建築的審美觀念有很大不同。

  D.“借景”“虛實”等方式把建築群與自然山水的美溝通匯合,表明了更為自由的審美理念逐漸取代充滿理性精神的美學思想。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也。奮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歆稱之,謂門人曰:“吾已從君魚受道矣。”

  遭王莽亂,奮與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惟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事母孝謹,雖為儉約,奉養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時天下未定,士多不修節操,而奮力行清潔,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奮既立節,治貴仁平,太守樑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於大門,引入見母。

  隴蜀既平,河西守令鹹被徵召,財貨連轂,彌竟川澤。唯奮無資,單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孔君清廉仁賢,舉縣蒙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既至京師,除武都郡丞。

  時隴西餘賊隗茂等夜攻府舍,殘殺郡守,賊畏奮追急,乃執其妻子,預以為質。奮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終不顧望,遂窮力討之。吏民感義,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習山谷,其大豪齊鍾留者,為群氐所信向。奮乃率厲鍾留等令要遮抄擊,共為表裡。賊窘懼逼急,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冀當退卻,而擊之愈厲,遂禽滅茂等,奮妻子亦為所殺。世祖下詔褒美,拜為武都太守。

  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及拜太守,舉郡莫不改操。為政明斷,甄善疾非,見有美德,愛之如親,其無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稱為清平。

  弟奇,遊學洛陽。奮以奇經明當仕,上病去官,守約鄉間,卒於家。

  ***節選自《後漢書•孔奮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財貨連轂,彌竟川澤 彌:滿

  B.吏民感義,莫不倍用命焉 感:感謝。

  C.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 見:被。

  D.為政明斷,甄善疾非 甄:表彰。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孔奮“力行清潔”的一組是 ***3分***

  ①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 ②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③唯奮無資,單車就路 ④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

  ⑤終不顧望,遂窮力討之 ⑥上病去官,守約鄉間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奮年少時跟隨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深得劉歆稱賞敬服;他與老母幼弟到河西躲避王莽之亂,受河西將軍竇融邀請代理議曹掾,擔任姑臧長;建武八年被賜爵為關內侯。

  B.孔奮侍奉母親孝順謹慎,在艱苦的生活中努力給母親最好的食物。當時天下未平,士大夫多不重操守,孔奮卻力行清潔,堅持樹立節操,施政注重仁義平和。

  C.孔奮為姑臧長時,因清正廉潔,仁義賢明,而深受當地吏民和少數民族的愛戴感激;他做武都郡丞時,率領督促當地氐人大豪齊鍾留等,攔截抄襲,裡應外合,終於擒獲消滅了叛賊隗茂等人。

  D.孔奮在武都為府丞時,已深受官民敬重,擔任太守後,全郡的人受他影響,無不注重修行操守。他為政明斷,親美德,仇無行,郡中稱讚他清廉公正。後來為了給弟弟孔奇讓出官位,他就稱病辭官了。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守樑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於大門,引入見母。***5分***

  ***2***賊窘懼逼急,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冀當退卻,而擊之愈厲。***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 ***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春雨

  周邦彥

  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

  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8.這首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一幅圖景。***5分***

  9.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試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 ***6分***

  10. 補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論語》***

  ***2*** ,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逍遙遊》***

  ***3***海上生明月, ,情人怨遙夜, 。***《望月懷遠》***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的題號塗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4***題。***25分***

  千葉瓶

  劉心武

  ①那隻花瓶是他二十幾年前從農貿市場買來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連瓷窯標誌都沒有。花瓶陪伴他度過整個青壯年時期。見證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隨他搬了兩次家,在家裡的位置多次變易,近些年則一直擱放在書桌一角。花瓶插過鮮花、乾花和假花。最後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後,他試圖圓多年來寫回憶錄的夢。為此他專門購置了一個精美的十六開簿冊,還準備了一盒十二支的綠色簽字筆。為什麼要選擇綠色?完全是下意識驅使。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貨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簽字筆,忽然眼睛掃到了這種綠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裡提供的試用紙上畫了畫,筆尖滑動的感覺和呈現的綠色都讓他愉快,於是買了下來。

  ③但是,翻開簿冊,拿起綠筆,鄭重地宣佈:“別打擾我,我要開筆啦!”卻愣在那裡,滿腦子飛花飄絮,卻不知該如何寫出第一句來。好不容易寫出了幾行,卻實在不能滿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頁,卻不料紙張一剮,反彈力使他握筆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結果簽字筆筆尖就在瓶體上畫出了一個彎線。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來去汙粉,還是沒用,塗上衣領淨再擦再用水衝,那道綠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傳來了妻子的聲音:“你把弄髒的一面朝牆,不就結了嗎?”又傳來正好回孃家的閨女的聲音:“爸,又不是什麼值錢的寶貝,您幹嗎著那麼大急?還是寫您的回憶錄吧,寫出來,我給您錄入電腦……”他望著破了相的花瓶,只是發愣。

  ⑤第二天他用綠色簽字筆,把那塗不掉的一個彎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綠葉,看上去,順眼點。但瓶體和那麼小一片綠葉,在比例上實在不相稱,於是,他決定從那片綠葉開始,再連續勾勒出更多的、形態並不雷同、而又凹凸鋸齒互補的葉片。勾勒第一個葉片時,他當然是一種後悔的心情,責備自己把素白的瓶體,不小心給玷汙了。後來,不知怎麼的,心理態勢的慣性作用吧,勾勒別的葉片時,接二連三,全是後悔的思緒。後悔小時候,不該為了貪摘樹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個枝丫扯斷。又後悔上小學時,同桌向自己借圓珠筆用,死活就不借給人家。再後悔上山下鄉的時候.隊裡培養自己當“赤腳醫生”,卻沒有能把常見的草藥形態認全。回城進工廠,先開大貨車,後開小麵包,再當上司機班長,更調進科室,好賴算是個幹部了,就不免神氣活現起來,給一起進廠的“插友”取不雅的外號大呼小叫,後來人家下了崗,找到自己借錢,雖說也拿了一千給人家,卻又跟人家說了一大車便宜話,彷彿人家困難全是不爭氣造成的……

  ⑥閨女又回門,小聲在問妻子:“爸的回憶錄寫出多少了?怎麼抱著個花瓶在鼓搗?”妻子小聲回答:“著了魔似的,每天總得花兩三個鐘頭在瓶子上畫樹葉……不過他脾氣倒好多了,下樓一塊遛彎兒,還總跟我回憶以往的事兒,動不動還說,哪件事上對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請我原諒……咳,其實我早忘啦!不過聽他那麼說,心裡倒是挺舒服的……”

  ⑦漸漸的,他那隻花瓶,半壁外表都畫滿了綠葉,那些單線勾勒的葉片,大大小小,連續不斷,看上去,彷彿當初入窯出窯時,就已經有了,而且,是工藝師事先就構思好,精描出來的,顯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諧,堪稱雅緻秀美。

  ⑧他繼續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綠葉。妻子說:“難道你非得把葉子畫滿嗎?鋪滿怕得上千片葉子,你累不累啊?”他邊慢慢畫,邊沉吟地說:“我還真怕那畫滿的一天到來呢!”

  ⑨有一天,一位現在迷上古玩收藏的“發小”來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聲:“老兄,你從哪兒收來這麼個千葉瓶?”他不做聲。那“發小”走近,小心捧起細看,啞然失笑:“原來根本不是古董,連當代高階工藝品都不是啊!”他讓來客小心輕放,說:“對我而言,這是無價之寶!”他只簡單解釋了幾分鐘,來客便肅然起敬,並感嘆:“如果那些對社會負有更大責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畫千葉瓶的心思,該多好啊!” ***選自2010年第1期《小說月報》***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主人公畫綠葉的過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過程,更是檢討靈魂、滋養心靈的過程。心靈獲得綠化、滋養,使人的性格和行為產生了很大變化,所以“他”的脾氣變得平和了。

  B.這篇小說故事簡單,卻引人深思。一個不經意的過失,經過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了工藝品,這啟發我們即使人生出現失誤,只要抱著積極的心態努力彌補,也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C.主人公本想買黑色的簽字筆寫回憶錄,卻下意識地選擇了綠色簽字筆,這暗示著他內心深處一直在懷念逝去的青春歲月,為自己年輕時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已。

  D.小說第⑤段看似在寫主人公對自己過去生活中種種失誤的後悔,實際上是為了以小見大,表現了“***”中上山下鄉的一代人對時代的反思與總結。

  E.“發小”本以為千葉瓶是名貴的古董,細看之下才失望地發覺它連當代高階工藝品都不算。小說借這一人物對當今社會中一些只重物質而精神空虛的人進行了批判。

  ***2***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小說第④段寫到妻子和女兒的話的作用。***6分***

  ***3***請作簡要概括分析主人公在畫千葉瓶的過程中,內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6分***

  ***4***這篇小說主題深刻,耐人尋味。請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談談你的理解。***8分***

  四、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駱家輝:一英里夢想

  提到61歲的駱家輝,總有兩個離不開的話題,一是他的華裔血統,二則是“美國夢”。

  “100年前,我的祖父乘蒸汽船到了美國華盛頓州。他在一個白人家庭當傭人,這戶人家距離州長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我們家族用了一個世紀,才從那幢當傭人的房子搬到了州長的房子裡。”“我的父親駱榮碩在二戰爆發前加入美國陸軍,戰後回到西雅圖,開了個小雜貨鋪,在美國紮下根來。”這是駱氏家族的轉折點,也是他整個人生的開端。

  駱家輝1950年出生於西雅圖,上幼兒園前,駱家輝還不會講英語,因為家裡人只說台山話;在幼兒園時,他還因為不愛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員打了手板。現在,他喜歡喝星巴克的摩卡咖啡,有時還親手調製,並用流利的美式英語與記者暢談咖啡文化。

  1968年,駱家輝考上耶魯大學。幾年後,又取得了波士頓大學法學學位。因為出色的法學教育背景,駱家輝受聘在華盛頓州金縣的檢察院辦公室工作。1982年,成功競任華盛頓州議會眾議員。1996年更是以58%的優勢選票當選華盛頓州州長,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亞裔州長——而該州只有約5%的亞裔人口。這也是駱家輝第一次完成他的家族百年來的“一英里夢想”。“駱家輝就是美國夢的主角。”在1997年的國情諮文中,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如此評價駱家輝的當選。時隔12年,這一評價被另一位民主黨總統奧巴馬重新複述了一遍。“駱家輝懂得‘美國夢’,他令‘美國夢’鮮活起來。”2009年,已離任州長近6年的駱家輝正式宣告復出,就任奧巴馬政府的商務部部長。

  “我的成功,大概要歸功於我的家庭教育。”駱家輝在接受採訪時提及,“我們家庭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視教育。作為第二代移民,我的父母從祖父那裡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體會到華人在美國創業的艱辛,他們對教育的重視影響了我。我對自己的華裔身份非常自豪。”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考語文名篇名句默寫訓練
高二語文下學期月考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高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期中試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測試卷及答案
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考卷答案
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卷
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一語文上冊期中檢測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上冊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初二語文上冊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