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孟子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成語故事的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具有詼諧性和倫理性,蘊藏豐富的知識和道理,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孟母三遷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

  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樑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裡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的人還:

1.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之破釜沉舟***項羽***

2.描寫歷史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之十面埋伏***項羽***

3.關於韓信的成語故事

4.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之臥薪嚐膽***勾踐***

5.拔山舉鼎的寓言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有畫
兒童成語故事有圖畫
相關知識
關於孟子成語故事
有關孟子成語故事
關於雞的成語故事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三篇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精選
關於龍的成語故事精選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
關於勤奮成語故事
簡單關於馬的成語故事
關於戰爭成語故事大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