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30日

  申論範文閱讀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備考遼寧公務員的考生想要在寫作上取得高分,其實很簡單,下面就由小編為了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為官以勤為先

  ——加強制度建設 淨化幹部“庸”“懶”之風

  韓愈曾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秦二世皇帝胡亥怠政四載,朝政混亂,國家***,人民苦不堪言,秦王朝迅速衰敗。漢文帝劉恆勤政愛民,完善國家制度,加強官員管理,官員勤政蔚然成風,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礎。由此可見,庸政懶政致使國家滅亡,勤政促使國家興盛。

  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以來,黨領導人民群眾創造了巨大輝煌,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領域建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一切都是黨和政府思想與實踐共勤的結果。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大治懶治庸力度,著力解決幹部管理不嚴問題”,進一步明確了黨和政府加強幹部勤政建設的要求,為促進幹部作風建設指明瞭方向。

  近年來,我國在治理庸政懶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同時,我們還應看到,部分官員庸政懶政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部分官員辦事拖拉、工作推諉、紀律渙散、追求安逸,懶官當道、庸官盛行、思想麻痺,缺乏責任心、同情心,服務態度差。“不作為、懶作為、亂作為”比比皆是,“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普遍存在,這一切都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推動幹部隊伍勤政建設勢在必行。

  以勤政體制機制建設為抓手,治理“庸、懶、散”。目前我國治理庸政懶政沒有建立起長效機制,問責機制不健全,問責流於形式,同時治理庸政懶政基本上採取上級監督下級的方式,缺乏公眾監督,無法取信於民,無法真正取得實效。因此,要引入競爭機制,完善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方式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形成競爭擇優的管理機制,特別是真正做到幹部能上能下,增強幹部勤政的動力;實行有效的問責制度,增加壓力,倒逼幹部積極進取、勤於工作,治理“隱性失職”行為;明確細化考評方式,增強幹部勤政的活力;同時,完善公開制度,給予公眾對領導幹部的任命、升遷乃至考核、評價的實質性監督權利,暢通監督訴求渠道,增強幹部的危機感、責任感。

  “政如農功,不勤無以成事。”黨員幹部要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執政為民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工作當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真正實現同志“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的殷切期盼。

  二

  政善治 事善能

  ——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向善治大國邁進

  社會事務紛繁複雜、社會需求千差萬別,治理現代化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多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改革處於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穩定進入風險期,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艱鉅,社會管理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政善治,事善能。”善治的難度與善能的要求下,必須實現從傳統社會管理向現代社會治理轉變,以此來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有序,向善治大國邁進。

  社會治理是中國夢的有機構成部分。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需要著力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各個領域著力推進。人心穩,百業興。社會不穩,一切都是空想,實現中國夢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在社會領域,社會治理創新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宗旨,關涉到廣大人民群眾最為感同身受的個人利益和整個社會的***團結,是廣大人民群眾感知和檢驗中國夢實現程度的風向標。

  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有序。社會治理主要是對人的服務和管理,說到底是做群眾的工作。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以人為本,就是要求我們走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把群眾生活保障好,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公平地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多方參與,努力形成社會治理的強大合力。社會是由方方面面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綜合性、系統性是社會的重要特徵。社會治理既是對全社會的治理,也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在社會治理上,既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也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作用,調動政府和社會力量兩個積極性。要強化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職責,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作用,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堅持依法治理,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從目前來看,在制度和法律的執行上、在領導幹部和公民尊法守法依法辦事的意識上都還存在問題,影響著國家和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程序。依法治國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推進依法治理,不僅要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也要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堅持“一碗水端平”,公正對待群眾訴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社會治理一項重大課題和系統工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社會治理的推進,社會活力的釋放,並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既要打破觀念的桎梏,又要擺脫利益的羈絆。當年,思想的解放,曾開啟經濟增長的閘門;今天,同樣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認識和發現社會,強化社會治理,開啟社會發展活力的閘門,唯此社會管理才能走向社會治理,社會建設才能達成社會善治。

  三

  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 為長遠穩定發展“墊底”

  公共產品對於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公共產品涉及範圍極其廣泛,是指那些用來為整個社會共同消費的產品,包含教育、文化、醫療、自來水、供電、郵政、市政建設、城市公共交通等。然而,我國當前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供給數量和質量水平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因而,使公共產品供給更加有效率,這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無疑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優化發展硬環境。基礎設施環境和生態人居環境,構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硬環境”。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和地區之一,但是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後,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不高、環境容量有限的國情日益顯現,飲水不安全、霧霾頻現、土壤汙染等問題嚴峻,人民群眾對建設良好生態環境的呼聲和要求也越來越高。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既體現了執政為民的理念,又打造了堅實的發展環境。

  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與改善民生。當前我國已進入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給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十二五規劃指出要把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醫療、教育、交通、公共安全等涉及民生幸福的公共產品,是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因此,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公共投入順序以民生問題為優先,尤其是經濟落後地區、偏遠山村等公共產品供給較為薄弱的地區。

  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促進社會公平。追求社會的公平與公正一直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和核心價值,也是社會主義的魅力所在,更是建設社會主義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杭州市圖書館館長楮樹青的一句——“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選擇離開。”引發社會熱議,這句樸素的話語體現出圖書館作為一種提供公交產品,他所提供的服務不能等級化,要公平的對待每一位讀者。山東乳山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投入鉅額資金夯實農村學校硬體設施,實行城鄉教師交流,提高農校教育待遇,為農村留住老師。不論是文化體育,還是醫療衛生,均要突出公共產品的公平性和均衡性,促進公平。

  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這既是群眾急需,更是政府應盡責任。但是政府介入公共產品的供給,並不等於政府提供所有的公共產品,更不等於政府完全取代公共產品的市場。要通過改革投融資體制,形成政府、企業、社會資本多元的投入格局,為中國長期穩定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遼寧省公務員申論範文
相關知識
遼寧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河南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