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這句話出自歷史上頗為著名的唐代詩人王勃所作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那其中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勃所寫的這句“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並不是指責阮籍猖狂,而是感嘆如阮籍那般風流人物,也會因窮途末路而大哭,真是可悲可嘆。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這句話主要講的是關於阮籍一生三哭中的其中一次。阮籍曾自己駕著馬車四處行走,與他人有目的地遊走不同,阮籍並沒有決定要去什麼地方,而是任憑牽引馬車的馬匹無目的地四處閒逛。不管馬車行駛的道路有多麼崎嶇不平,也不管東西南北什麼方向,阮籍只是一直往前走,一路喝著酒。然而再長的路也會有走到盡頭的時候,當馬車行至道路的盡頭的時候,阮籍的眼淚突然就流了下來,放聲大哭。等到他哭夠之後,阮籍就調轉馬車的行駛方向,換了一條路行進,然而走著走著就又走到了路的盡頭,於是阮籍又開始放聲大哭。

  阮籍之所以在行至道路盡頭時突然痛哭流涕,是因為他從走到道路盡頭這件事而聯想到了自己的處境,阮籍身負極高的才華和能力,卻無法得以施展,無法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只能整日喝酒撫琴如此虛無地度過自己的人生,他對自己的悲慘的現狀而感到窮途末路般的絕望與痛苦,因此才會嚎啕大哭。

  阮籍的那次大哭令世人無比震撼,後曾被後世眾多文人學者所引申,寫入自己的作品中,唐代詩人王勃就是其中之一。

  阮籍醉酒避親的故事

  阮籍作為魏晉時期才名遠播的賢士,肯定會有很多有權有勢的人想要招攬他為自己所用。當時權勢滔天的司馬昭為了招攬拉攏阮籍,就想出了與阮籍結為親家的辦法。而阮籍並不願意在司馬昭手下做事,於是為了躲避司馬昭的那門親事,他就開始每天拼命喝酒,每天都會喝醉酒,而且還醉酒得非常厲害,甚至有時還會醉到整個人失去意識的程度。就這樣,喝酒醉倒,醒來後繼續喝連續過了六十天,那個奉司馬昭之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無法對阮籍開口提及提親一事,最後,實在沒辦法,他只能回去將情況稟告給司馬昭。對此,司馬昭也只能無奈打消借結親之機拉攏阮籍的想法。

  阮籍對禮教禮法的厭惡和蔑視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相關故事也有很多。例如,阮籍非常喜歡喝酒,酒店就位於他家旁邊,酒店主人的老婆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子。阮籍經常和王戎一起去酒店喝酒,喝醉後就徑自躺在人家女主人身邊睡覺,出乎意料的是酒店的男主人也不覺得他會有什麼不當的行為。在那個時期,男女授受不親是應該的,但是阮籍卻無視了這條世俗規範。

  阮籍的酒狂詩

  據傳,《酒狂》是出自阮籍之手的一首古代琴曲,這首古琴曲出自明代的《神奇祕譜》這本書,後經有名的古琴家姚丙炎以《神奇祕譜》作為藍本,並且以《西麓堂琴統》為參照的整理。

  《酒狂》這首古琴曲的背景時間是歷史上政治較為黑暗的魏晉初期,在當時的晉司馬家族的統治管理下,眾多有才能的士大夫為了避免慘遭殺害,都紛紛選擇隱居山林,遠離黑暗混亂的政治官場,彈琴作詩,藉著酒意抒發自己的感情,以此類方式來求自保,以及表達自己對當下政治環境的不滿。因此,阮籍創作這首《酒狂》主要是想通過曲子描寫的朦朧情態來抒發自己內心之中對於現狀不滿不平之氣。

  從《酒狂》這首古琴曲中,可以看到阮籍相當不滿反對當時的司馬氏族的黑暗統治,為了避免直言不滿而遭到統治者的殘害,他就佯裝酒醉後發狂來表達自己對現下政治環境的不滿與批判,心中相當不平。之後《酒狂》曾經過知名古琴家姚丙炎整理打譜,經過其處理後的曲子,表現出了人在喝醉後步履不穩的狀態,樂曲內在依舊含蓄深刻。總的來說,《酒狂》這首曲子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古琴佳作。

  《酒狂》這首古琴曲現今有好幾個版本,有些版本因為彈奏要用到無名指,對於古琴初學者來說比較困難,但是也有另外的版本,比如顧梅羹所著的琴學備要中的《酒狂》版本,對初學者來說彈奏難度相對要小一點,較為適合。

 

王戎有哪些故事
竹馬之交典故
相關知識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的故事
從貧窮到富翁的故事
父親與孩子之間的故事的書籍
窮途末路的反義詞是什麼
窮途末路的解釋及造句
早教故事書籍裡的故事
寓言故事書籍裡的故事
富人和窮人的故事
勵志報效祖國之類的話
貧窮勵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