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的生平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梅蘭芳先生在藝術追求上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改良了京劇的服侍化妝等,將許多著名的經典京劇曲目化繁為簡、化醜為美,結合新型的藝術形式編寫新的劇目,令京劇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歡。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梅蘭芳出生於京劇世家,名瀾,梅蘭芳是先生的藝名。梅蘭芳八歲拜師學藝,十歲就上臺表演,1097搭班“喜連成”,開始了自己數十年的京劇生涯。當時十歲出頭的梅蘭芳應該也想不到自己今後的成就會如此卓著吧。

  1910年梅蘭芳就和王明華結婚,之後到上海演出,一時間風靡了整個江南。梅蘭芳不但表演才華出眾,還非常善於創作和創新。梅蘭芳不斷排練出新戲《嫦娥奔月》、《黛玉葬花》等,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人稱梅派。

  之後梅蘭芳依舊沒有停止創作的步伐,創編了《孽海波瀾》,還對京劇的化妝、頭飾等都做了改革。梅蘭芳先不斷編寫新戲,還將追光等新技術運用到京劇中來,還拍攝過無聲電影,梅蘭芳在京劇上的改革和創新從未停止。

  之後兩度出訪日本,向大和民族展示中華民族的魅力。還在北京接待過印度的著名詩人泰戈爾。在抗日戰爭期間,不顧日本人的脅迫,蓄鬚明志,不在表演京劇,知道抗戰勝利。抗戰勝利之後,梅蘭芳更是將京劇魅力展現在了世界的面前,梅蘭芳的表演也被譽為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的京劇藝術表演體系。

  梅蘭芳第一次登臺時間是在1904年,時年十歲,最後一次演出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61年,中國科學院的禮堂,演出結束之後68天,梅蘭芳先生就不幸去世,享年67歲。梅蘭芳的逝世是京劇界的損失,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損失,梅蘭芳先生一生為京劇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京劇走出國門的重要推手。

  梅蘭芳學藝的故事

  梅蘭芳小時候去學唱戲的時候,因為雙眼無神,還有些近視,所以師父斷言說他不是吃這碗飯的人。但是下決心要學好戲的梅蘭芳怎麼肯輕易放棄,時數年間總養寫活潑愛飛的各自,每天清晨都盯著各自消失在視野中,愣是把視力給練恢復了。後來人們就能在舞臺上看見梅蘭芳的那雙傳神的眼睛了。

  梅蘭芳先生以旦角文明,男身扮女裝,還將女人的神態言行舉止表演的惟妙惟肖,這其中下了多少工夫可想而知。為了更好地呈現女性的姿態,梅蘭芳的太太也成為梅先生的學習的工具。梅蘭芳為了表達女性在受驚嚇時的神態,在吃飯時突然舉起花盆重重砸下,讓正在吃飯的太太下了一大跳,梅蘭芳立馬就記下了太太的表情和動作,並在日後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去。

  梅蘭芳對於藝術的追求遠不止於此,在表演時虛心徵求別人的意見,出現問題就仔細揣摩,修改動作,使自己的表演日臻完美。

  梅蘭芳的藝術成就

  梅蘭芳勤學苦練,虛心求教,終成一代大家。他的表演風格也自成一派,被人稱為梅派。梅蘭芳這個名字也成為了中國戲曲的代表,梅蘭芳為代表的戲曲表演體系稱成為了“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梅蘭芳推動的京劇的進步與發展,是京劇發展史上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關鍵人物。

  梅蘭芳之所以能被人們久久所稱道,除了極高的藝術成為,還有高尚的品格和民族自豪感。在日寇壓境之時,蓄鬚明志,絕不向敵人妥協,息影退出舞臺,儘管日子過得貧苦也不妥協,直到抗戰勝利之後才復出演出。這種民族大義的高尚品格和氣節贏得了世人的尊重。

  梅蘭芳的藝術成就和高尚品德讓人們在今天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肅然起敬。沒有梅蘭芳自幼苦練技藝,虛心求教,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之苦,也沒有他當下的成就。所以一切成績都來自於努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再成功的人都經歷過那段拼了命的努力的日子。梅蘭芳是這樣,我們都是這樣。
 

梅蘭芳的成就影響有哪些
歷史人物鄧文儀是誰
相關知識
梅蘭芳的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馮友蘭的生平簡介
武則天外甥賀蘭敏之的生平簡介
秋瑾的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辜鴻銘的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錢穆的生平簡介
蘇格拉底的生平簡介
曹禺的生平簡介
孫臏的生平簡介
曹仁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