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尚書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尚書》又稱《書》、《書經》,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彙編,長期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但是清華簡證明傳世的《尚書》為偽書。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國學尚書基本資訊

  《尚書》約成書於3000年前的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最早時它被稱為《書》,到了漢代被叫做《尚書》,意思是“上古之書”。漢代以後,《尚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所以又叫做《書經》。這部書的寫作和編輯年代、作者已很難確定,但在漢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據說孔子曾經編纂過《尚書》,而不少人認為這個說法不可靠。 《尚書》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傳說中的堯虞舜時代,下至東周***春秋中期***,歷史約1500多年。它的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記錄,由此可以推斷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彙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史實,真實的 反映了 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對後世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我們瞭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尚書》用散文寫成,按朝代編排,分成《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它大致有四種體式:一是“典”,主要記載當時的典章制度;二是“訓誥”,包括君臣之間、大臣之間的談話和祭神的禱告辭;三是“誓”,記錄了君王和諸侯的誓眾辭;四是“命”,記載了帝王任命官員、賞賜諸侯的冊命。《尚書》使用的語言、詞彙比較古老,因而較難讀懂。

  流傳至今的《尚書》包括《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部分。《今文尚書》共二十八篇,《古文尚書》共二十五篇。從唐代以來,人們把《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混編在一起後來經過明、清兩代的一些學者考證、辨析,確認相傳由漢代孔安國傳下來的二十五篇《古文尚書》和孔安國寫的《尚書傳》是偽造的因此被稱為《偽古文尚書》和《尚書偽孔傳》。這個問題在學術界已成為定論。 現存二十八篇《今文尚書》傳說是秦、漢之際的博士伏生傳下來的,用當時的文字寫成,所以叫做《今文尚書》***《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寫成***。其中《虞夏書》四篇,《商書》五篇,《周書》十九篇。我們選錄的是《今文尚書》,不包括書《古文尚書》。原文主要依據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注疏》註釋和譯文廣泛參考了研究《尚書》的各種專著。

  國學尚書內容簡介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它儲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書》相傳由孔子編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後來儒家補充進去的。西漢初存29篇,因用漢代通行的文字隸書抄寫,稱《今文尚書》。另有相傳在漢武帝時從孔子住宅壁中發現的《古文尚書》***現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較《今文尚書》多16篇***和東晉梅賾所獻的偽《古文尚書》***較《今文尚書》多25篇***。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

  上古歷史文獻集。《左傳》等引《尚書》文字,分別稱《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戰國時總稱為《書》,漢人改稱《尚書》,意即“上古帝王之書”***《論衡·正說篇》***。 《尚書》的真偽、聚散,極其複雜曲折。2009年清華簡中發現了部分早期版本的《尚書》。

  漢人傳說先秦時《書》有100篇,其中《虞夏書》20篇,《商書》、《周書》各40篇,每篇有序,題孔子所編。《史記·孔子世家》也說到孔子修《書》。但近代學者多以為《尚書》編定於戰國時期。秦始皇焚書之後,《書》多殘缺。今存《書序》,為《史記》所引,約出於戰國儒生之手。漢初,《尚書》存29篇,為秦博士伏生所傳,用漢時隸書抄寫,被稱為《今文尚書》。又,西漢前期,相傳魯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牆壁,發現另一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字型書寫的,所以稱《古文尚書》,它比《今文尚書》多16篇,孔安國讀後獻於皇家。因未列於學官,《古文尚書》未能流佈。東晉元帝時,梅賾獻偽《古文尚書》及孔安國《尚書傳》。這部《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25篇,又從《今文尚書》中多分出4篇,而當時今文字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偽古文與今文合共58篇。

  唐太宗時,孔穎達奉詔撰《尚書正義》,就是用古今文真偽混合的本子。南宋吳棫以後,對其中真偽頗有疑議。明代梅鷟作《尚書考異》,清代閻若璩著《尚書古文疏證》等,才將《古文尚書》和孔安國《尚書傳》乃屬偽造的性質斷實。 清華簡 西伯勘黎《尚書》所錄,為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獻是據傳聞而寫成,不盡可靠。“典”是重要史實或專題史實的記載;“謨”是記君臣謀略的;“訓”是臣開導君主的話;“誥”是勉勵的文告;“誓”是君主訓誡士眾的誓詞;“命”是君主的命令。還有以人名標題的,如《盤庚》、《微子》;有以事為標題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內容為標題的,如《洪範》、《無逸》。這些都屬於記言散文。也有敘事較多的,如《顧命》、《堯典》。其中的《禹貢》,託言夏禹治水的記錄,實為古地理志,與全書體例不一,當為後人的著述。自漢以來,《尚書》一直被視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哲學經典,既是帝王的教科書,又是貴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經大法”,在歷史上很有影響的。

 


五行屬金的人特點
周易卜卦介紹
相關知識
國學尚書介紹
博物館學的書介紹
出國留學自我介紹及計劃書
幼兒國學啟蒙書介紹
出國留學自我介紹書
出國留學自我介紹書怎麼寫
中學生必讀的好書介紹
英國留學自我介紹範文
出國留學自我介紹範文_出國留學申請免試個人介紹
中國共青團入團申請書介紹自己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