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比大小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7日

  比較數的大小,學生是有經驗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或多或少接觸過兩個數量哪個多、哪個少的實際問題,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比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7頁的內容,第21頁第5題、第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9只小猴、4個梨、3個挑、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一***認讀1~5各數

  ***二***排序

  1.教師報數請學生拿:2、5、3、1、4。

  2.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於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採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隻猴子?如果每隻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於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於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麼發現。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於,小數在前用小於,相同數間用等於;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於幾,幾小於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麼問題嗎?***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後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隻燈籠,誰多誰少,幾大於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隻小猴,誰多誰少,幾小於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於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於幾?

  ***三***遊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麼符號連線?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裡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遊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全課總結

  五、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比大小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學生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學習抽象數的大小時有一定困難,教學時我先複習1-5各數,故意打亂數序,然後請學生上臺來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以建立學生初步的數感,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圖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抓住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動物的心理,新課的匯入用“小猴吃水果”這一故事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慾,將猴子吃水果的童話故事與比多少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絡起來,使學生在幫助猴子分水果的過程中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時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符號簡潔、明瞭的應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號來刻畫客觀世界中兩個量之間的大小關係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之一。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不但要學習運算子號“+”、“-”,還要學習關係符號“<”、“>”和“=”。如何讓剛入校門不久的學生掌握這三種符號的含義並正確使用它們呢?在一節課內小朋友要認識三個符號朋友“<”、“>”和“=”,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故我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的形狀是怎樣的?開口朝哪邊?尖尖的呢?引導學生用形象易懂的語言去記憶三種符號。“兩邊數字一樣大,中間填‘=’”,“左邊大,大於號;左邊小,小於號”, “大於號開口在左邊,小於號開口在右邊”,“開口旁邊是大數,尖尖旁邊是小數”等。等學生已理解後,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最後安排補充練習,以加深學生對符號的印象,並會通用符號表示兩個數的大小。

一年級數一數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小學認識鐘錶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小聖施威降大聖教學設計
小聖施威降大聖教學反思
小學心理健康課教案設計
文學藝術的大師教學反思範文
小聖施威降大聖板書設計
小班動物模仿操教案設計
小班音樂小黑豬音樂優秀教案設計
小班幼兒拔蘿蔔教案設計
2017年九年級物理比熱容教案設計
初二數學線段的大小比較課後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