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備考總結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三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大家要好好把握住高三階段,好好學習,備戰高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備考總結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在學校、年級組的統一領導下,經過我們備課組全體老師的艱辛努力,已順利完成了16屆高三物理備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我就將本組的複習備考工作分五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一輪複習

  一輪複習之初,我們訂下的總體目標是:1、疏理知識點,做到各個過關;2、建立各章的知識網路,做到物理知識體系完備;3、歸納典型問題,提煉解題技巧,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4、訓練學生規範解題能力,力求解題順暢,落筆有分。

  一輪複習的時間從2008年7月6日開始到2009年4月10日結束,比計劃晚了近一個月,因為年級組裡在這段時間安排了月考和週考,每次的考試,講評耽誤了一些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完成了力、熱、電、光、原共十七章,54個分考點的拉網式複習,完成了所有複習目標。我們所採取的主要具體措施和保障有:1、備課組統一複習進度,進行有實效的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研究教法,商討資料的講、練結合的細節,做好月考和週考的考、評工作,做到及時反饋與調整教學,促進教學的優化、合理;2、複習中按章節進行物理實驗的複習、訓練,將必考實驗分散在各章之中,而且每考必帶實驗考查,突出了物理學科實驗是基礎的特點;3、複習中,組內老師對學生的輔導及時,教學反饋準確,始終讓教學有的放矢,合理安排進度,做到井然有序。

  二、二輪複習

  二輪複習,我們的總體目標是通過物理學科內的專題複習,突出掌握物理學的主幹知識,建立各章物理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做到融會貫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物理問題的實戰能力。

  這輪複習時間從2009年4月10日至2009年5月10日,總共二輪有效複習時間為四周左右,我們進行了四個專題講座,它們是力和運動,動量和能量,電磁場綜合,帶電粒子的運動。同時進行了物理學科的專題訓練,一週兩次,進一步突出主幹知識,強化訓練。

  二輪複習我們採取的具體措施是:1、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選擇題解題方法的意識,找到合理的解題切入點;2、突出培養高考要求的五種能力,加強學生高考的競爭力;3、配合實驗專題複習,這期間我們按班級課時安排,由各任課老師親自帶領學生,進行動手實驗,將往屆的自由開放實驗室改為按班進行,組織性好,指導性強,將高考必考實驗逐一重新操作,收到了很好的實效。4、適當地進行了理科綜合題的訓練,讓學生熟悉綜合卷的出題規律,答題技巧,培養學生統纜全域性的觀念,為進一步提高理綜的實力做了準備。

  三、三輪複習

  5月10日之後,我們全面進入了理科綜合複習,這期間,備課組內對大量的理綜試題進行了認真的篩選,有選擇地發放,力求加強針對性,實戰性,加強各地資訊的收集、選取工作,做到有備而戰,勝卷在握。

  這段時間,我們在課堂中精講了週考試卷的物理部分,通過每週六的理綜考試,並印發了物理實驗專題,收集了2008年—2009年各地高考實驗的好題,按考點要求整理、訓練,系統地鞏固、複習了重點實驗。為指導學生熟悉高考題,穿插了2006年、2007年、2008年高考題物理部分,幫助學生分析物理試題特點,題型規律,讓學生領略高考真題的風範。

  同時,我們備課組還配合年級組工作,做好上學期的期中和期末出題、評卷、講評工作,針對考試反饋,結合最新資訊、加強教研,溝通情況,做到指導有效、及時,讓學生一次比一次考得好,信心足。

  四、團隊精神

  教師職業的特點,往往是三年一個輪迴,在這風風雨雨的三年裡,無數個學生從我們身邊長大、起飛,而我們本身也在這歲月中成長、成熟,走向成功。我們物理備課組是一支得力的隊伍,我們敬業,我們執著,我們有熱情,組裡的活大家搶著幹,教研認真、在業務上努力鑽研,誰有困難大家幫著代課,對待教學兢兢業業,對待學生態度一視同仁,誨人不倦,教學上受到一致的好評。正是這樣一隻團結的隊伍,向上的團隊,讓作為組長的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我們的工作也令年級組甚至學校感到滿意。

  理綜的複習開始後,我們備課組能夠積極服從年級組的領導,並創造性地開展綜合科的出題,評卷和講評試卷等工作,積極配合化學、生物科,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並主動承擔多餘的工作,為理綜科的成功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幾點感受

  1、關於外出學習:

  高三年級,我組分別派教師參加了在武漢和孝感舉行的多次高三教學研討會,聽專家講備考方法,分析高考動態,收穫很大。雖然回來後詳細的向組內老師作了彙報,建議學校能給更多老師這樣的機會,對提高我校的教師隊伍大有好處。

  2、關於考前指導工作:

  當臨近高考前,學生大多處於緊張狀態,家長也萬分焦慮,學校往往要求班主任給學生做考前指導,而我們備課組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在考前的教學中也積極的給學生做解題指導和心理指導,有的老師還針對個別學生做個別指導,將每一份關愛和指導送達考生,效果特別好。

  2

  高三學生已經畢業了,反思我們的備課組工作,特別是是高三複習課教學工作,能使得今後的教學遺憾少一點、小一些,還是十分必要的。總結讓我們能堅持已經形成的比較成熟的教育教學方案,反思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存在的不足,並努力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案。

  我們複習的總體思路是:心中有考綱,複習有體系;從容有序,謹嚴規範。下面對備課組工作從四個方面做一下總結。

  一、校本複習材料

  1.補充題:高三物理複習中使用的補充題是我們校本複習材料的核心。這套補充題共分十四章,每章配有簡單的知識點回顧,題目從幾十道題到百餘題不等,最大的特色就是適合我們二附中的學生實際水平,並根據高考的思路不斷變化更新。這套補充題的受益者是高三的畢業生,貢獻者是教研組老一輩的教師,我們青年教師肩負著繼續傳承並不斷髮展和完善的任務。

  2.***會考***基礎練習:嚴格說,物理的高考複習是從學生畢業會考後開始的。我們備課組以會考為契機,利用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完成了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部分複習,同時加工整理,最終積累了一整套會考基礎練習資料,這套資料對學生提綱挈領掌握高中物理知識的脈絡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3.單元測試:我們備課組做了一項開創性工作就是選編了一套各章的單元測試題。我校一直倡導對購買、徵訂的複習資料要精心選用,為學生節省寶貴的複習時間;還有一些資料不適合全部印發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備課組下決心選編了一套各章的單元測試題,最終成形。這套測試題目也會象補充題一樣,動態調整,相信也會成為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複習材料之一。

  4.週末專題:週末我們有7個分層教學班的複習任務,2個高水平的A班,4箇中等水平的B班,一個基礎薄弱的C班。我們進行的是專題複習內容,先後進行了牛頓運動定律、能量和動量、電場和磁場、電路、電磁感應等專題複習內容。上學期、寒假和下學期,這三個階段,我們都是以專題形式對課堂複習內容進行了有效補充,使學生對近年的高考典型問題到達“能下手,能完成”的程度。

  5.一模後的專題:一模前我們已經完成了涵蓋高考要求的各章節和實驗的全面複習。一模後到二模前有三週的複習時間,我們安排的是重組38套模擬試題的專題複習,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重點知識做出回顧和熟悉,同時也是最後一次提高解題能力,解難題能力上一個臺階的最後機會。

  6.補遺和備忘錄、考前祝福:複習課基本進行的是高考重點難點的知識,有些細碎的知識學生容易忽略和遺忘,所以我們在一模和高考前給學生印發了知識補遺和備忘錄。一模前發的是簡化的備忘錄,高考前是詳細的備忘錄,是兩個體系,不重複。高考前還借鑑海淀區教研中心編寫的查漏補缺,選用一部分,再結合我們實際複習情況進行改編和增刪。《考前的祝福》是最後一次課的內容,實際上是學生最需要注意的一些囑咐,同時體現師生情感交流的一堂收尾課

  這部分總結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使用的有二附中特色的校本複習材料是重點難點突出的,更是全面的。

  二、研究

  1.近年高考:備課組教師研究三年以來的高考試題***三年以前的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從中找出經常考的知識點、從沒考的知識:經常考的知識點再次考查的概率大,我們就提煉出模型,學生加強練習,典型題目多次刺激;從沒考過,但也是高考要求範圍內的知識點我們也會重視,也會在各種測試中將這部分的內容融入進去。我們也仔細閱讀了前一年北京地區高考的《試題分析》,對各題的難度和區分度有大體瞭解,重視上面稱讚的好題,吃透,領會。比如對難度適中,但區分度大,適合選拔的題目我們融入補充題或考試,給予了足夠地重視。

  2.發達地區:我們判斷,發達地區、走在教改前面的省市的試題對北京的高考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我們備課組4位老師在完成全部38套試題的基礎上,選擇發達地區的試題作為重點研究的題目,總結出題概率大的物理模型、典型的物理過程,從中提煉相近或相同的解題方法。比如連續碰撞的模型,王華老師在A班給學生進行過相關訓練,結果在高考中出現這個模型的時候,學生解答很順利,為學生繼續解答後面的題目贏得了時間。

  3.借鑑其他學校:我們一模前複習階段使用的“實驗複習”資料,是借鑑四中的,我們經過整理和加工,使它更適合咱們學生。週末進行的實驗專題,一部分是借鑑區裡教研活動時提供的參考材料。這些材料成為我們校本核心複習材料的有益補充。我們也適當選用本年度其他區的模擬試題,比如:朝陽區二模考查的實驗中涉及量綱分析,比較新穎,我們借鑑了,這次高考中最後一道選擇題就需要根據量綱來分析,很多學生考完後都反應說講過類似的知識。石景山***一模***考查的動量機械能的題,我們也在最後一次的補課中給學生進行了列方程解方程的詳細分析,結果高考最後一道大題第一問就考了這個內容。

  以上這些例子說明,老師研究高考很重要,也列舉了研究高考的幾個切入點。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組的老師對高考的研究是力求全面的。

  三、合作

  1.組內合作:第一個體現是備課組內分工明確。備課組長負責的是:補充題修訂、寒假五個專題、一模之後的理綜命題、補遺和備忘錄;每人都有任務的是:從無到有的單元測試題每人負責其中三章;週末專題三位老師輪流負責出題;每週的補課由三位老師按次序輪換;第二學期的理綜考試命題三個人輪流出題。細緻合理的分工使得複習工作能有序開展。這些工作絕不是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所以明確的組內分工,沒有斷裂的鏈條,使得這一輪的高考複習能順利完成。

  組內合作的第二個體現是--備課活動“時間常規化,內容具體化,過程民主化”:時間常規化:高三備課都有一個固定的活動時間,一般是一週一次。這是起碼的要求,但僅侷限於一週一次的備課,恐怕不夠。作為高三來講,平時的教學內容多,學生練習多,更需要及時交流和討論。一次練習過後,及時交流試卷中學生出現的問題,交流試卷講評的重點、方法以及拓展,已經成為我們組的慣例。

  內容具體化:具體化是增強備課成效的前提。除了及時交流以外,每週一次的固定活動主要圍繞以下內容進行:一週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及突破方案;一週內每個備課組成員需要完成的任務、完成時間。活動內容具體化,使備課組成員都會感到活動內容有用、管用。

  過程民主化:在討論複習課內容時,暢所欲言,充分交流,互相借鑑,內容上不保留,形式上也不強求統一一致。

  2.教研組層面合作:高三備課組是戰鬥在一線的,另外兩個年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們一模前的實驗複習中,有一週多要獨佔物理組的實驗室,高一高二年級的物理老師都能積極支援,雖然造成不便,也想辦法克服。還有,臨近高考,年級6月初組織的兩次適應練習,另外兩個年級的備課組也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協助我們,提供優質的參考試題。我們也經常會在教研組內得到具體的教學策略的建議,這使得我們複習的有效性進一步得到增強。

  3.理綜組合作:第二學期有十四次理綜考試,為了提高效率,每次都是我們備課組老師給整個理綜組閱機讀卡,並且將每個學生得分、試題錯誤統計列印或發給我們,節省了其他10名理綜老師的時間。理綜組老師也會共同研究學生。原5班的三位理綜老師經常會一起討論學生理綜考試中的各種問題。理綜組老師集體商定建議學生的答題順序、答題時間分配,幫助學生樹立總分意識,學生心裡更自信,更踏實。

  這部分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是組內合作,還是教研組合作,還是理綜組合作,都是將學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有了這樣的共識,我們合作是愉快的,工作是愉快的!

  四、其他

  1.計劃性強:工作提前謀劃,會使我們掌握主動。高二暑假我們就制定了高三第一學期工作計劃,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要求,複習計劃嚴謹規範。前面提到的明確的分工前提也是提前計劃好,以便於有磨合和調整的機會。我們備課組在學期教學、單元測試和理綜測試命題、實驗室分配方案等幾個方面都有落實到人的全面、可行的計劃。計劃使得我們的複習工作更加有序。

  2.高一、高二和高三的關係

  這一點我有新的認識。高考要取得好成績,相當一部分取決於高三複習課效果;高三複習課效果,又取決於高一高二的效果。我們在高一、高二教學中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兼顧,給學生補充了許多課外實驗,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與學科的特點相適應。我們也佈置有特色的作業,包括分層作業和驗電器、卡尺、反應尺、熱氣球等製作。這些都是課堂外的拓展,我們也注重課堂內的難度和密度,高二會考前每天一道難題,採取化整為零的方案,既解決了學生會考拿優的需求,也為高三複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高三就要教會考試。高一高二注重學生對物理規律本身的理解,兼顧解題,而高三就要將解題放在首位,因而一些口訣類的解題方法我們儘量放高三再教,讓學生在高一高二學到的是真的物理,高三學到高效得分的方法。

  由於高三前教學難度到位,加上一模後的專題難度突破,在加上週末分類指導,使得我們二附中的學生在解難題上的得分已經排在各個學校的前列。

  這部分需要強調的是,現在的好成績是三年辛苦的工作換來的。備課組備課多數時候分兩次備,一次備理論,一次備實驗,作業、試卷和改錯一直全批全改,及時講評,談話、答疑和輔導始終不敢放鬆,辛苦的勞動才換來了學生優秀的成績。

看過" "的還:

高三物理磁場複習資料
辦公場所用電安全提示
相關知識
高三物理備考總結範文
高三物理教學總結與心得體會
高三政治備考總結
高三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高三物理複習計劃範文3篇
初中二年級物理教學總結範文
高三歷史教學總結範文
高三物理複習計劃範文
關於高三學生年終總結範文
初中物理教學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