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實施方案範本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產業扶貧,是開發式扶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促進貧困地區人口脫貧致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生態產業扶貧,是XX鎮扶貧攻堅四項重大舉措之一,納入2015年全鎮統籌的項

  目主要有發雞崽代養和自產稻米轉化成商品兩個專案。通過前期摸底調查,鎮黨委政府已初步掌握各村建卡貧困戶雞崽需求量和有自產稻米可轉化成商品的農戶數及商品量。為了讓專案發揮應有的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作用,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各村***居***要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再次上報並確定需要鎮政府統籌專案

  進行幫扶的半勞動力建卡貧困戶家庭花名冊,兩個專案覆蓋戶數原則上不超過20戶。

  二、鎮政府用幫扶單位籌集的部分幫扶資金進行統籌安排,按各村***居***提供的

  資料購買雞崽和訂做稻米包裝袋。各村***居***為生態產業扶貧工作的主體,要優先考慮最為需要的建卡貧困戶,要突出扶窮核心進行合理安排,不能因為不平衡帶來新的矛盾。原則上雞崽戶均不超過10只,包裝袋戶均不超過30個***兩項不可兼得***。

  三、商品標準:

  1.茶香雞:發放到農戶前由鎮政府負責集中接種禽-新二聯苗,放養不能圈養,喂

  糧食不能喂飼料,食料***糧食***中適當加入茶葉末。

  2.優質稻米:一是必須為當年收割的稻穀;二是碎米率低;三是不能有異物或雜質;

  四是不能有其它新增成分。

  四、對納入扶助的物件建立誠信檔案,並在各村***居***公示欄中統一設立“曝光

  臺”,對未飼養即轉賣變現的、未飼養即轉賣變現後又購買飼料雞冒充生態雞進行銷售的、未飼養即宰殺食用的、未按要求進行生態養殖的、以陳年稻米冒充新米的、銷售過程中強買強賣的等等不光彩行為進行曝光,被曝光的建卡貧困戶或其他農戶誠信記錄為“差”,並通報作為今後各種補貼政策享受的評定依據。

  五、幫扶幹部負責聯絡茶葉末等特殊飼料供給,負責聯絡將產品供應給鎮內外餐

  飲店、幫扶單位職工或其他銷售渠道。

  六、銷售時由一對一聯絡幹部負責向建卡貧困戶收回一定成本用於滾動發展***養

  雞的按領養雞隻數的10%,售米的按售米斤數的20%***,成本原則上按實物收回,也可按照售賣價折算現金上繳,滾動資金建立專賬,用作下年度的幫扶啟動資金。發放回收有關事宜實行每年研究施策。

  七、非建卡貧困戶或未納入統籌的貧困戶願意按本專案飼養要求飼養的成品雞或

  有多餘稻米的,也可納入“鳳凰茶鄉”農特產品品牌體系進行營銷,竹簍子、包裝袋等按照成本購買,但均需要建立誠信檔案。

  八、雞崽和包裝袋發放後,各村***居***要建立臺賬,將農戶領養***取***數量、飼

  養方式、幫扶幹部、產品去向、銷售渠道、誠信綜合評價等記錄在案進行動態管理。每發生一例誠信差評記錄,村***居***年度考核時減1分。

  九、本方案由XX鎮扶貧攻堅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XX鎮扶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X市發〔201X〕X號***和《關於開展結對幫扶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X市辦發〔201X〕X號***檔案要求,結合農業產業發展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某州是農業大市,貧困村大多地處丘陵山區,發展農業產業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農業產業扶貧立足貧困村、貧困戶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願,充分發揮農戶主體作用,通過3—5年的努力,進一步培植壯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使70%的貧困村加快培育發展能帶動貧困戶脫貧、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業產業,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支援貧困戶參與農業產業發展,使70%的有產業發展願望、有一定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二、產業選擇

  ***一***產業選擇的原則

  1、堅持主導與特色相結合。圍繞所在縣域、鄉域已形成的優勢主導產業,確定產業發展重點。也可以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基礎、資源稟賦條件,選擇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特色產業。

  2、堅持長效與短平相結合。既注重培育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專案,又要兼顧發展果樹、茶葉等週期較長、長期受益的產業。

  3、堅持種養與經銷相結合。在引導貧困戶擴大種養規模、發展種養業的同時,因地因戶制宜,支援有條件的家庭從事發展農產品流通、加工、電商等產業。

  ***二***產業發展的重點

  1、高效經作產業。按照適銷對路、品種優良的原則,引導貧困村合理確定主栽品種,大力發展蔬菜、茶葉、白蓮、菸葉等特色經作種植,臍橙、油茶產業扶貧專項方案另發,培植壯大一批產業專業村。支援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發展適度連片規模種植,推進農業產業標準化基地建設。鼓勵大戶帶動、加入專業合作社等途徑,扶持貧困戶直接發展高效經作產業。

  2、優勢畜禽產業。按照可養區、限養區、禁養區“三區”規劃,確定產業發展佈局,重點發展牛羊、家禽、生豬等優勢畜禽產業。發揮各類農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採用“公司+農戶”、封閉式委託養殖等模式,扶持貧困戶從事一定規模的生豬養殖。鼓勵推廣生豬土法低成本養殖技術,扶持貧困戶養殖黑豬、藏香豬等特色生豬品種。引

  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肉牛、山羊產業,注重扶持一些貧困戶適度擴大黃母牛養殖。通過大戶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家禽養殖。

  3、特色水產產業。大力發展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等常規水產養殖,積極發展鰻魚、鱘魚、生態甲魚、刺䰾、斑點叉尾鮰、棘胸蛙、泥鰍等特色水產養殖。對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的貧困村,積極推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發展家庭漁場。充分發揮X南氣候、生態、水質等優勢,培育種苗繁育大戶,吸納帶動貧困戶參與水產苗種養殖。

  4、休閒觀光農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挖掘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積極創辦農家樂、QQ農場、美麗田園等休閒農業業態。鼓勵城區附近、郊區、景區周邊的貧困村、貧困戶建設優質蔬菜等配套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發展農事體驗園、採摘垂釣園。引導貧困戶開發地方特色旅遊商品生產,實現遊購娛吃住行多環節獲利增收。

  5、農產品流通業。引導有能力的貧困戶直接從事農產品經銷、電子商務和種養相關配套產業。支援農業生產和流通企業發展訂單農業,通過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批對接等產銷銜接模式,推動與種養基地、貧困戶形成穩固的購銷關係。

  6、農業品產地加工業。引導貧困戶發展分級分類等農產品產地初

  加工,實現優質優價。鼓勵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發展規模農產品的烘乾、儲藏、包裝,引導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

  7、高效林業產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新造速生豐產林、短輪伐期用材林、珍貴樹種以及毛竹豐產林。積極培育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林果、林茶、林糧、林藥、林菌等林下種植,林禽、林馴繁、林蜂等林下養殖利用林地面積。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主要種植桂花、紅豆杉、羅漢松、梅花、茶花等。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生態旅遊;實施低質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質量;實施水源涵養林、鄉村生態風景林、長珠防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改善生態環境。

  ***三***幫助選準產業

  1、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結對幫扶單位及工作隊深入調查研究,根據貧困家庭人口、資源、技能、意願,幫助選擇好能夠帶動覆蓋多數貧困戶的主導產業,於6月底前制定出農業產業發展方案,明確具體產業以及產業佈局、規模、重點專案、年度計劃措施等。

  2、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結對幹部幫助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產業意願的貧困戶選準產業專案;引導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產業發

  加工,實現優質優價。鼓勵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發展規模農產品的烘乾、儲藏、包裝,引導發展精深加工,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

  7、高效林業產業。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村新造速生豐產林、短輪伐期用材林、珍貴樹種以及毛竹豐產林。積極培育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林果、林茶、林糧、林藥、林菌等林下種植,林禽、林馴繁、林蜂等林下養殖利用林地面積。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主要種植桂花、紅豆杉、羅漢松、梅花、茶花等。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生態旅遊;實施低質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質量;實施水源涵養林、鄉村生態風景林、長珠防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改善生態環境。

  ***三***幫助選準產業

  1、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結對幫扶單位及工作隊深入調查研究,根據貧困家庭人口、資源、技能、意願,幫助選擇好能夠帶動覆蓋多數貧困戶的主導產業,於6月底前制定出農業產業發展方案,明確具體產業以及產業佈局、規模、重點專案、年度計劃措施等。

  2、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結對幹部幫助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產業意願的貧困戶選準產業專案;引導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產業發

  展意願的貧困戶,在依法自願的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流轉、入社託管、作價入股,參與產業發展,從中獲得收益。

  三、政策措施

  ***一***扶持政策

  1、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對開發擴大蔬菜、茶葉等基地,具有一定種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戶較多的貧困村,傾斜安排專案資金用於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型別、規模等,在貸款、貼息、種苗補助、綜合獎補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助。

  2、鼓勵貧困農戶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支援貧困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形式與其他農戶組建合作社,按規定分紅。在貧困農戶自願的基礎上,鼓勵流入方優先流轉貧困農戶的土地。對流轉其它農戶土地的貧困戶和對流轉貧困農戶土地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符合補助標準的,在享受流轉一般農戶土地補助的同時,增加50元/畝的補助。

  3、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幫助實現就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

  庭農場、種養大戶可優先享受“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對帶動貧困戶20戶以上的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在符合專案申報條件的前提下優先安排,並且按貸款金額3%的標準給予貼息,貼息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省級龍頭企業優先推薦申報省農業產業化專案;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江西省著名商標***江西名牌產品***的,一次性分別給予10萬元和5萬元的獎勵;對市級龍頭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申報省級龍頭企業。對帶動輻射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對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的,享受相關補助政策。

  4、積極鼓勵貧困農戶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各種經營主體發展產業。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林地、產業發展資金入股農業企業。鼓勵貧困農戶組建、加入各種農民合作社。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創辦家庭農***林***場。鼓勵貧困戶與其它農戶合作,實行聯戶經營。引導支援貧困農戶到農***林***企業就業。鼓勵貧困農戶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

  5、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市級以上涉農專案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安排。

  ***二***扶持措施

  1、加強農業技術培訓。以生產型、經營型、技能服務型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為重點,分類別開展“聯合”、“訂單”、“定向”培訓。加強扶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建立畜禽、漁業、水稻、經作、觀光農業等市、縣級產業專家庫。創新技術服務方式,採取“科技特派團”、“特派員制度”、“結隊幫扶”等形式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

  2、做好市場資訊服務。分層次建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手機資訊或QQ群服務平臺,及時、精準推送農時農事、價格行情、農產品市場資訊等,優先為貧困戶在某州三農網釋出農產品供求資訊。積極牽線搭橋,引導推動貧困村參與農展會、網上銷售、農超對接等各類平臺,多種形式促進產銷對接。

  3、構建利益連結機制。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專業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通過適合的經營主體使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和貧困戶,鼓勵工商資本進入產前、產後環節,把農村生產領域更多地留給貧困戶。讓農戶通過加入專業合作社或依託產業化龍頭企業,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形成購銷關係穩固、利益聯結緊密的聯結機制。

  4、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培育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探索對貧困

  村、貧困戶技術幫扶的新模式,依託傳統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藉助社會性技術服務組織開展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技術幫扶。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扶貧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作用,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工作排程,積極協調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確保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二***抓好政策落實。市扶貧領導小組制訂產業扶貧的具體扶助政策和產業資金管理辦法,嚴格程式,規範操作,確保政策實施公開公正,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嚴禁挪用、套用資金。市、縣有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專案。

  ***三***營造濃厚氛圍。加強宣傳發動,利用標語、廣播電視、報刊雜誌和網路媒體等多種手段進行全面、廣泛的宣傳。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經驗交流,總結、宣傳一批典型,營造齊力抓好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績效考核。縣、鄉兩級分別將農業產業扶貧納入對鄉、村扶貧工作考評內容;把結對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結對幫扶幹部。

>>>下一頁更多“農村產業脫貧實施方案範文”

產業扶貧專案實施方案
產業扶貧年度實施方案
相關知識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範本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
精準扶貧實施方案範文
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_農林牧漁產業精準扶貧方案
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_農林牧漁產業精準扶貧方案
農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鄉鎮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村級扶貧實施方案
村級精準扶貧實施方案_農村精準扶貧工作整體方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