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瓷器的由來是怎麼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原始瓷器有人稱之為原始青瓷,是相對於成熟期瓷器而言的。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原始瓷器的由來

  原始瓷器 是在製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河南鄭州等地商代遺址,發現很多帶釉的 瓷尊、瓷罍和 瓷罐等,以及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細膩堅硬, 燒成溫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屬聲。1980在山西 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的一批 原始青瓷片,屬距今4000餘年前的 龍山文化晚期。有大量出土的 青釉瓷可斷定我國支援在商代中期就已發明了瓷器。當時的青釉瓷生產以長江中下游較為發達,釉色多呈青黃,在氧化焰中燒成。中原地區的青釉瓷,釉色多呈青綠,在 還原焰中燒成。這些原始瓷以 高嶺土作胎,燒製溫度高達1100~1200度,表層在高溫下燒成與胎體結合很牢的玻璃釉質, 胎質堅硬細膩,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屬聲。因工藝原始,故被稱為“ 原始瓷”或“ 原始青瓷”。器形有尊、豆、罐、甕、缽等。

  瓷器與陶器的分別

  用陶土燒製的器皿叫陶器,用 瓷土燒製的器皿叫瓷器。 陶瓷則是陶器, 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瓷器定義

  目前對瓷器的具體定義,還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一般人認為,必須具備以下幾條才能稱之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須是瓷土的。 瓷土的成分主要是 高嶺土,並含有 長石、 石英石和莫來石成分;含鐵量低。經過高溫燒成之後,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體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體必須經過1200℃~1300℃的高溫焙燒,才具備瓷器的物理效能。各地瓷土不同,燒成溫度也有差異,要以燒結為準。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須是在高溫之下和瓷器一道燒成的玻璃質釉。

  第四,瓷器燒成之後,胎體必須堅硬結實,組織細密,叩之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金屬聲。

  瓷器的製作流程

  商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備了構成瓷器的基本要求。第一,已經採用 高嶺土作胎。第二,在表面施有一層玻璃質的釉。釉的主要成分是 瓷土加上 石灰石、草木灰,調成懸浮液狀塗在瓷坯表面,它在入窯燒焙時熔化,形成玻璃狀物質。第三,燒成溫度已經達到1230℃左右。迄今為止,陶器的燒成溫度只需要800℃~900℃,極少數達到1000℃,而瓷器燒成溫度須在1230℃左右。第四,陶器有吸水性,瓷器沒有吸水性或吸水性極微。商代的 原始青瓷的吸水性已經僅為1%,或更低。由於胎體中 二氧化矽***SiO2***的含量和唐宋時各名窯瓷器一樣,都在70%以上,三氧化二鋁***Al2O3***在17%以上,經過1200℃左右的高溫 焙燒,燒結良好,使 吸水性很弱,達到了瓷器的標準。第五,在物理效能方面,如比重、硬度、 莫來石***也叫“ 富鋁紅柱石”***結晶的發育程度都和以後瓷器一樣。敲擊起來也有清脆的金屬聲。這些都證明 中國瓷器在商代已經被髮明。
 

大明永樂青花瓷器的介紹有什麼
中國青花瓷圖片欣賞
相關知識
原始瓷器的由來是怎麼樣的
關於立冬的由來是怎麼樣的
大清青花瓷器紋圖案是怎麼樣的
歇後語的由來是怎麼來的
歇後語的由來是怎麼來的
萬聖節的由來是怎麼來的
灰鴿子病毒的原理和執行方式是怎麼樣的
關於青花瓷的圖片是怎麼樣的
景德鎮青花瓷茶具圖片是怎麼樣的
景德鎮青花瓷茶壺圖片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