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愛的觀點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音樂劇《愛的觀點》Aspects of Love寫於1983年,經過多次變化,在1986年逐漸成型,在倫敦公演之後,在第二年搬到紐約百老匯。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音樂劇《愛的觀點》的相關資訊吧!

  音樂劇《愛的觀點》的基本資訊

  作曲: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ew Lloyd Webber

  作詞:東·布萊克Don Black 查爾斯·哈特Charles Hart

  原作:大衛·加奈特David Garnett

  改編: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製作設計:瑪利亞·比約遜Maria Bjoernson

  導演:特雷沃·努恩Trevo Nunn

  編舞:吉利安·林恩Gillian Lynne

  倫敦首演:4月17日 威爾士王子劇院

  百老匯首演:1990年4月8日 布洛德赫斯特劇院

  音樂劇《愛的觀點》的內容介紹

  韋伯的曲調悠揚動聽,而且與他先前的作品不同,《愛的觀點》從開始到結束,所有的歌曲溶為一體,而沒有明顯的歌與歌之間的空檔。韋伯的所謂三段式歌曲,在該劇的名曲 Love Changes Everything 裡得到最大的發揮。此歌在音樂劇還沒公演的時候就已經在英國排行榜上爬到第二位。而且,《愛的觀點》也捧紅了在《Les Miserables》裡初露頭角的,後來被稱為英國最好的男高音的 Michael Ball。沒有受過音樂訓練的 Michael Ball 在唱 Love Changes Everything 的最後一段時,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唱得多高而試著唱到他的極限就是降B,這裡要謝謝Salonga 的解釋:B-Flat,即降B,在鋼琴上市從右向左數第11個黑鍵,比男高音常愛炫耀的 High C 只低一個全音,由此可以看出 Michael 的無與倫比的歌唱技巧了!,韋伯覺得這個效果很好就修改了原來的樂譜。而且,為了讓Michael Ball 表現他的高音天賦也為了讓觀眾對此歌留下更深印象,韋伯不惜更改故事,使 Michael Ball 可以在最後再唱一遍 Love Changes Everything。

  Michael Ball 是在《歌劇魅影》裡接替 Steve Barton 扮演 Raoul 的演員,韋伯決定用他作主角Alex 之後就一直沒有改過主意。但是 George 的演員讓劇組很費了一番功夫。很多優秀的中年演員被篩掉之後,韋伯找到前007的演員羅傑·摩爾Roger Moore。因為顯而易見的原因,娛樂界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大肆取笑了“為晚飯歌唱的詹姆斯”。但是經過排練,摩爾實在沒有勇氣唱歌,終於還是退出的製作。《愛的觀點》的演員難選,也是因為它比《歌劇魅影》更融合了古典歌劇和流行音樂的品質,因而需要有真正才能的歌唱演員。

  這部音樂劇的錄音,我所能找到的只有倫敦劇組版。這一版裡的歌名和網上常見的不太一樣,而且有44首之多。因為這部劇的連貫性,這只是眾多種分隔與命名的方式之一。

  音樂劇《愛的觀點》的演出陣容

  原倫敦劇組

  羅絲·維伯特——安·克拉姆Ann Crumb

  亞歷克斯·迪林漢姆——邁克爾·波爾Michael Ball

  喬治·迪林漢姆——凱文·科爾森Kevin Colson

  裘莉塔·塔帕尼——凱瑟琳·麥克艾倫Kathleen McAllen

  馬索·理查德——保羅·本特利Paul Bentley

  珍妮·迪林漢姆——戴安娜·莫里森Diana Morrison

  幼年的珍妮——佐伊·哈特Zoe Hart

  雨果·繆涅——大衛·格里爾David Greer
 

放牛班的春天簡介
音樂劇獅子王的簡介
相關知識
音樂劇愛的觀點簡介
音樂劇愛的觀點的簡介
關於音樂劇貓的觀後感範文
音樂劇西貢小姐簡介
最新音樂劇貓的視訊觀看
音樂劇貓的賞析
音樂教師個人簡歷範文_有關音樂教師的個人簡歷
音樂老師的英文簡歷
音樂劇貓的曲目
音樂劇貓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