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學筋斗雲的趣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菩提祖師為什麼要教齊天大聖孫悟空筋斗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悟空和菩提如期相遇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原著如下描述:

  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祖師的反應是什麼?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裡修什麼道果!”

  難道佈局者沒有溝通好?還是菩提老糊塗啦?都下逐客令啦,明擺著不給轉學籍嘛。

  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場佈局?孫悟空能找到菩提純屬偶然!

  但接下來的對話,終於還是暴露了真相。

  悟空嚇壞啦,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

  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祖師的意思很明白,也很含蓄,猴子,你有何等本事?怎能渡海過來?胡說八道,不老實!

  破綻在哪?

  南贍部洲到西牛賀洲,線路至少兩條,其中一條是取經路。這條路大家應該都熟悉,明明就沒渡海嘛。說明有人早交待了悟空的行動路線,菩提無非做做樣子。

  場景回放。導師問:“你是那方人氏?姓啥名啥?來自哪裡,夢想是什麼?”學員道:“弟子乃水簾洞人氏,云云”在哪見過。現代真人秀綜藝節目嘛。導師和學員間早就知根知底啦,什麼火鍋、大排檔都吃啦。到了臺上,還得裝作不認識。為啥?演戲嘛。不用說,菩提也在演戲。

  那現在問題出來啦!他為何要演戲?演給誰看?演給悟空看!給了下馬威。也許是。但也不全是!

  前文我們提了,菩提因為學術理念不同,被天庭打壓。玉帝這人,表面很慈祥,私下疑心大。對於這樣的“意見領袖”,會不會安排監視,有可能。悟空拜師那會兒,菩提祖師正在開講座,“端坐在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臺下”。這小仙裡面,有沒有玉帝的臥底,不好說。菩提這個比較謹慎,至少先做個樣子,表態一下,這猴子是自己來的,和我無關。

  接下來呢?悟空被安排習字焚香,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瞧瞧,六七年蹉跎歲月啦,除了一些皮毛文章,啥也沒學到。原因很簡單,菩提在等!等什麼,等機會。自己找悟空,容易暴露。有沒臥底,臥底在哪裡,都不知道!但也不是啥也沒學到,至少,引導悟空到後操場的爛桃山上,養成了吃桃子的習慣。

  後來終於來了機會。某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悟空聽得興起,手舞足蹈。這就好比課堂上學生主動舉手啦。祖師藉著這個勢,忙問道,悟空,你也來了一段時間,想學啥啦。然後拿出一疊教材,什麼問卜揲蓍、休糧守谷之類,讓悟空選。怎麼選?悟空求得是長生不老,這裡頭根本就沒有。當然,這些菩提早就知道。

  於是,設了個暗謎。謎面是打三下手心,謎底是三更後門入。悟空機靈,心知肚明。半夜溜進師父房門,磕頭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罷,永不忘恩”。“六耳”為何意?二人“四耳”,意為此無旁人。當然,這就是菩提目的,暗地裡傳授技藝。自家學院裡授課,搞得跟違規補課一樣,偷偷摸摸?很明顯,還是怕有玉帝臥底!

  但光有心法還不夠,到天宮搞事嘛,至少要能飛。而悟空呢,打了個連扯跟頭,跳離地有五六丈,返復不上三裡遠近。這飛行技術肯定不行!於是呢?傳了筋斗雲,一筋斗十萬八千里。這技能,牛吧?到天宮搞事就不存在障礙了。為了掩人耳目,菩提還做了個引導,“若會這個法兒,與人家當鋪兵,送文書,遞報單,不管那裡都尋了飯吃”。學筋斗雲幹嘛?送快遞混口飯吃!當然,學員們也還真都是這樣認為的。此外,為了強化悟空實用戰鬥技能,私下還教習了七十二般變身***靈明石猴,善變化,其實就是把他基因裡潛在的東西激發出來***。

  當然,除卻實用功課的教授,在德育工作上,菩提也是煞費苦心。可惜悟空這人,報到時曾做了介紹:“一生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這樣的性格怎麼成事?要造反,一定得先有想法。菩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悟空基因裡反抗的一面激發出來。

  恰在此時,發生一件事情。悟空習得菩提真傳,有點飄飄然,開始在操場了賣弄起來,引來學員圍觀。驚動了菩提。只見菩提“急拽杖出門來”。要知道,菩提是很注重個人形象的,開課時臉要擦得很乾淨那種,卻急著拄柺杖出來,狼狽啦。為何緊張?悟空賣弄,如果被玉帝臥底看到,恐怕會要連累自己。

  厲害的人物,就是能把危機轉為時機!

  時機來啦!菩提找悟空談心,關起門來開始“德育”教導。“小孫啦,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這話什麼意思?暗黑版的“心靈雞湯”啊。世道險惡啦,小孫,你還嫰,得提防啦!潛臺詞呢?這世道,不是你害人,就是人害你,有出頭的機會,還是得出頭。

  順便,還把悟空這顆***丟出去。丟哪裡?菩提說了,“你從那裡來,便從那裡去就是了”。 還送臨別贈言:“你這去,定生不良”。這話中有話,你這出去,一定得給我搞點事情出來。

  你瞧,這花果山啦,有一幫弟兄正等著大哥歸來。大幹一場!

  相關資料介紹:

  菩提祖師,《西遊記》中人物,實力不在如來之下。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曾習道的往事。

  《西遊記》中菩提祖師,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氣質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基本上,菩提祖師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師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故深得一方尊敬。

  在整部《西遊記》中,我們無法確切知道菩提祖師的來歷。但是我們隱約可以從側面感受到菩提的法力。《西遊記》有個思維不曉得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師傅與徒弟的本領那是天壤之別。以例項說明:如來的幾個徒弟,阿儺、迦葉等徒本領實在不值一提,包括後來成佛的唐僧,那也是貽笑大方的;再看看觀音的徒弟木吒;以及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的兩個留守道觀的小徒……;這些都足以說明:師傅的本領要強於徒弟N倍!那麼照此推斷:菩提的法力那要比悟空高出N個數量級,至少與《西遊記》公認的法力無邊的如來相當。

  《西遊記》第八回中,如來言曰:“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 而恰好菩提祖師正是身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座斜月三星洞中傳道。

  依如來法力廣大,他曾自言能識周天之物,能知周天之事,菩提如何能瞞過如來的法眼呢?只有三種可能,其一,菩提只是暫住西牛賀洲,只為教導孫悟空而來,而後便可功成身退;其二,菩提的法力與如來相當,甚至超過如來,以至於如來的法眼都不能覺知菩提的存在;其三,菩提便是如來***理由見下段吳閒雲評西遊***。

  如來收復孫悟空時,說:“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還質問孫悟空:“你除了生長變化之法,在有何能,敢佔天宮勝境?”

  在從正面看:悟空學藝時,菩提自述精通百家讓悟空隨便挑一樣學,他讓孫悟空選學的低階課程,就有道字門的三百六十旁門,包括術字門的請仙扶鸞、趨吉避凶,流字門三教九流的看經唸佛、朝真降聖,靜字門的參禪打坐、戒語持齋,動字門的採陰補陽、攀弓踏弩等等,十分駁雜;菩提開講大道能夠“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從這些能夠看出:菩提不拘泥於一門一派,相容幷包、百家皆通。後來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又教會了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等等。可以說這般相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西遊記》中其他神仙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即便是如來和太上老君,也只不過是佛、道兩家而已。可以說,菩提祖師雖然名氣不響,卻屬真正的高人,法力無邊。

  菩提的居所之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懸於海外的西牛賀洲地界。他似乎與其他神仙並無往來***這點不同於鎮元大仙這些“散仙”***,與他交往的卻不乏樵夫野老。如曾指引過孫悟空的那位樵夫,就蒙他傳授過一曲《滿庭芳》,得以在“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時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第一回***。他座下的弟子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第一回***,但細算起來,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當是俗子凡夫。是以,菩提雖然法力通天,卻並不給人以高不可攀、觸不能及之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世間的高士、聖人。這個菩提的形象也許正是吳承恩所要寄託的對“大隱隱於市”的欽佩、神往,菩提是以為高聖。

太白金星的挖坑趣聞
西遊記金蟬子轉世的趣聞
相關知識
孫悟空學筋斗雲的趣聞
孫悟空與犀牛精的趣聞
孫悟空與菩提老祖趣聞
有關於孫悟空有多少變的腦筋急轉彎
孫悟空智捉風妖的故事
孫悟空不為人知的痛苦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必殺技
孫悟空給唐僧畫的圈子有用嗎
孫悟空與白骨精的通訊
王者榮耀孫悟空重做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