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八式八之雙推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雙推掌,又稱捧肘推山式,因練習時以雙手畫圓***勁走螺旋線***,發放以向前下方的斜推勁為主,後腳蹬地,身法前撲,以一身之整勁聚於雙掌,有推山移位之勢,故名。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少林拳派功夫的核心功夫是八大圓與十二小圓,無論是舉手投足、行走坐臥,還是踢打摔拿,均不離八大圓與十二小圓的組合變化。八大圓與十二小圓的運動範圍又都離不開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每一個面均有八個點。這八個點便是八卦的方位,四正四偶,依五行生剋理論相互為用,從而形成縱橫交錯、虛實轉折的勁道功夫,手法的圓與步法的圓在左右式交替過程中是交叉旋轉的,其中間螺旋槓桿勁則為脊柱之旋轉。瞬間發勁時手與腳是在一垂線上,有斜有正,對應交叉,而其根本必須保持身法中正。雙推掌的勁力變化便是依據螺旋斜線運動的規律,以斜式練正勁,形成陰陽平衡的斜中正。

  畫圓的練習是位置的改變,即換位攻擊對方的薄弱處,避實擊虛。雙推掌的練習是通過步法的挪位改變自己的位置,擴大運動空間,身法的旋轉是加速手法的變化時間,即通過擴大運動空間尋找最佳的攻擊點,同時結合手法變化的時間瞬間發勁。空間便是八卦變化的點,時間則是太極旋轉的巧勁。如此以周身之鬆柔勁畫圓,身輕步活,以瞬間之短勁湧動氣血,發放山崩地裂之霹靂悍勁。

  一、起式

  虛領頂勁、沉肩垂肘、提襠收腹***氣沉丹田***,舌舐上顎,目視正前方,自然呼吸——無極式***圖1***。

  二、右雙推掌式

  吸氣,意注於臍下丹田。呼氣,提左腳外旋落腳震步,以腳外緣著地,身法隨即左轉,同時雙手在胸腹前畫一斜平圓,重心在左腿,目視右肩側前方***圖2***。

  上動不停,吸氣,以左腿為支撐腿,起腿成提腿護膝式,同時雙手順勢置於胸腹部成防守式***圖3***。

  接上式,呼氣,右腳前蹬跨一步,落地生根成弓步式,雙掌順勢隨身法前推,保持身法中正,重心在前腿,目視雙掌正前方***圖4***。

  三、左雙推掌式

  接上式,吸氣,意注於臍下丹田。呼氣,身法起浮,提右腳於左腿前,震步發力,同時雙手順時針在胸前畫圓,手法凌厲,有向後的抖帶勁,身法右轉,肩胯旋轉相合,目視左肩側前方***圖5***。

  吸氣,雙手順勢置於胸腹前成防守式,同時左腿以膝帶腳前提成提腿護膝式***圖6***。

  呼氣,左腳前蹬腿,向前跨一步以弓步前衝勁帶身法斜闖,發勁於雙手掌根,目視雙掌正前方***圖7***。如此左右式交替可反覆練習,一般以8遍為佳。

  四、收式

  接上式,吸氣,屈膝上右步合於左腳,雙手掌在胸前交叉相合,向下順任脈下按至小腹前呼氣——無極式***圖8、9***。

  初習者自然呼吸,待動作熟練後凡震步、推掌發勁 時皆以呼氣為主,中間執行時吸氣。

心意連環肘
六路鑽拳第四路之順拽踢
相關知識
金剛八式八之雙推掌
金剛八式五之野馬掌
金剛八式七之炮捶
孫門八卦拳之單換掌
金剛八極拳二趟架
八卦掌擺步推掌之意境
傅式八卦掌之單換掌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