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困惑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人的一生對於困惑,既無力也難以適應,困惑是人生也是宿命。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人生的困惑

  人生就是奔波,不斷的奔波就會產生許多的困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幾乎很難找到一個人,能夠整天做他喜歡做的事,過他自己願意過的生活。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人從搖籃到墳墓的幾十年中,一件有絕對意義的事是尋求內心的平安。這也正折射出現代人內心的困惑。

  人生既短暫又漫長,但縱觀一個人的一生,關鍵的往往只有幾步,一步之差,人生迥異。我們經常覺得被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彷徨,不知下一步的去向,瞻前顧後,舉棋不定,深感自己智慧欠缺,洞察力不夠強。多麼期望有人為自己指點迷津,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抉擇。

  古人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天覺得已有的不等於永遠擁有。工作的變故,婚姻的危機,親朋的離世或自己健康的衰退,往往突然臨到,使我們手腳無措。“不要為明日自誇,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尤其當今社會,節奏快,競爭強,我們時時在為生存、生活拼搏掙扎,缺乏安全感,內心自然沒有平安。

  在人生體系的座標中不能尋著生命的真諦,心靈飢渴空虛,這也是人生的困惑。“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雖然人的一生各不相同,有的通達,有的坎坷;有的顯赫,有的平淡;有的富有,有的貧窮;有的長壽,有的早逝;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人生是尋夢,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編織的夢想,並一步步地、一年年地,一生一世的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奮鬥著、掙扎著。

  人們常常在想,等我達到什麼目標或取得什麼成功後,那時多麼美好、多麼爽心啊!正是這種對未來的嚮往支援著我們不辭艱辛、勞苦地一站又一站地,緊張地追趕著人生的列車。然而,我們也發現,夢想實現的過程也是希望破滅的過程。取得某一成功或達到某一預定的目標所帶來的欣喜、歡樂是如此的短暫,馬上又被新的壓力和愁苦所代替。

  現在有不少人已實現“五子”登科,即車子、房子、帽子、妻子、孩子,並未感到輕鬆和滿足,仍承受著各方面的,難以盡述的壓力,常常感到心靈深處有一種無可言狀的惆悵和空虛。我想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感受,剛買了一輛新車,會愛護備至,但過不了幾年,車開始出毛病,車體也出現了鏽斑,那時也就不在乎了;從一小套搬進另一幢房子,開始感到舒適,可過不了多久就習慣了,再無新鮮感了;當自己的論文變成印刷體時會激動一陣,可多發表幾篇後,就感到平淡了。

  沒有錢不行,但有了錢又帶來新的問題,多餘的錢如何處置?存在銀行,利率太低,炒股又擔風險,真發了,又擔心謀財害命,難怪有不少事業有成,婚姻和諧通達的也不乏其人。但一個敢於誠實面對人生的人卻無法否認在這種成功和富足的的光環下,掩藏著的是充滿掛慮、痛苦掙扎和飢渴的心靈,他也渴求著能過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只是他人不一定知曉而已。天下第一村的吳仁寶慨嘆道,“擁有黃金三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在人生中,與憂愁煩惱相比,人的喜樂太短暫和微不足道了。

  那麼,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大都用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來衡量人生的價值,強調“立德,立言,立功”,認為如能為社會留下點什麼,就不虛此生。然而,在人類的歷史中,真正有資格做到“三立”的恐怕只有極少數人。按此標準,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又有什麼價值可言?再者,即使那少數人在歷史上留下印跡的人,他們是否能體察人生的價值和真諦呢?據聖經載,所羅門是以色列歷史上最顯赫、最富有的國王,他在位四十年,把以色列建設成為當時中東最強大的國家,並令天下的王來求見和進貢。他的財富無數,一切飲器都是金的,銀子多如石頭,他還有一千多嬪妃侍候,可這樣一位國王在年老時回顧人生的時候發出了“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的深深嘆息。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席捲歐亞大陸,稱雄一世,後染疾而終,年僅三十餘歲,據說臨死時吩咐他的部屬在他的棺材兩側挖兩個洞,讓他的手從棺材中伸出來,以便告訴世人,像他這樣的偉人,離世時也是兩手空空。

  《聖經》說“人怎樣從母胎赤身出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他所勞碌得來的,手中分毫不能帶去”。一切功名利祿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漸漸褪色,而且終將歸於烏有。我們中華民族也深諳此理。張奕在《離燕亭》中這樣寫道:“多少六朝興廢事,皆入漁樵閒話”,當年那些英雄業績,到頭來只不過成為漁夫樵夫閒言碎語的話題而已;曹雪芹《紅樓夢》“好了歌”極其深刻地道出了人生的空虛。“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一堆荒冢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銀忘不了,終朝聚財恨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句句震撼人心。

  有人說,人生的難處在於:得不到,失望,得到了絕望。還有人說,如果你想最深的傷害一個人,就把他想要的世間一切都給他。這樣對方就毫無希望可言了。這些話窄一聽甚覺離奇,但細細品嚼卻滋味無窮。然而世人奮鬥所得,沒有一樣東西具有永恆的價值。

  篇2:那困惑的日子

  太陽落山了,餘輝無力的穿過門前那棵楊桃樹,隱約射在坐在廚房門口石頭上二叔臉上。此時,他好像很厭世沒有動身去煮晚飯的願望,只是雙手託著下巴,眼神呆呆望著天邊餘輝。他想著被拐走了十多年的老婆,想著長期飄流在外打工,尚不成年的孩子……

  二叔本來有五個哥弟,他是老二。自從分田到戶搞單幹後,拆散了哥弟情,人各顧各,昔日那顆心沒有了,二叔成了孤獨個體戶。年過半百的二叔,在無奈的情況下,他用了一生的儲蓄,花了幾千元,託人買來一個外籍老婆。有了自己的家,再不受別人白眼了。從此,他過上有人煮飯做菜有人縫洗衣裳的知足日子。第二年,三十多歲的外籍老婆,為他生下一個男孩。小天使降臨,為這個小家庭帶來一縷陽光。正當二叔憧憬著美好未來的時候,第三年頭,這三口之家,被南巡吹來的風吹散了。外籍老婆耐不住清貧,被拐跑了。一個知足家庭,猶如一塊石頭,被陣風颳滾到懸崖絕壁下,無影無蹤……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作為男人二叔,只好一手擦著眼淚,一手拉扯著孩子,支撐著這破碎的家,一步一步艱難走下去。

  俗話說,有女人就有家。十多年過去了,在二叔的心目中,依然惦念著那有家的日子。儘管這日子僅僅是短暫的三年,但是,在他的心目裡,這三年是那樣的如意,那樣的幸福。隨著時光流逝去,他心裡一天天煩悶起來,如今,自己已變成駝背的老人,腰痛、風溼、胃痛等疾病纏身,田地農活幹不了;不成年的孩子,因沒錢上學輟學在家,前兩年外出打工流浪,一直不歸;被拐走的老婆,至今,無聲無息,下落不明……

  憂愁、抑鬱、焦慮、無奈籠罩在心頭上,使二叔愁眉不展。這幾年來,他像是叢林中失落的一隻貓頭鷹,每天傍晚單獨一人坐在廚房門口石頭上,雙手託著下巴,呆呆地看日落,已成為他的一種常態。儘管政府每月有一百多元低保費,可是,他心裡仍然十分困惑,這種令人心酸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呢?

  篇3:困惑的情緣

  我喜歡養熱帶魚,喜歡侍弄盆景。可有誰知道,我是在這兩個愛好的勞作過程當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耐性和想象力,修煉自己的赤子之心、瀟灑性情和浩然正氣。平時,我還喜歡讀書,喜歡寫作,其目的都是有意識地釋放心裡的一些煩惱和困惑的情感。

  最近這段日子,我似乎是漸漸地感悟到古往今來那些君子、聖人,都是在現實社會日常生活當中慢慢醒悟、改造、修煉出來的人生道理。也似乎是明白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草民,只有在繁忙的工作當中慢慢改造思想,在學習當中慢慢提高修養,在社會日常生活當中慢慢淨化靈魂,方才能夠逐漸地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老百姓有用的人。

  現在我希望自己多活個幾十年,仔細地看一看,仔細地品讀品讀我們這個多姿多型,萬花桶般的花花世界,咀嚼咀嚼人生的意義。

  我覺得一個人,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旦成了家,有了孩子,他的生命和情緣,那就不能完全是屬於他自己的了。一個結了婚成了家的人,就不能為了自己的情緣幸福,而不去顧及其他親人和朋友們的感受。人生在世不能太自私,要有社會和家庭責任感。不管我們是什麼樣的人,都不能遇到不開心的情緣就使性子遷怒於別人,更不能一味地來怪罪我們這個美妙的日常生活。

  如果社會日常生活傷害了哪個人的情緣,我覺得即使不是這個人自己主動去找來的,也是這個人的脾氣性格所造成的後果。按照佛家的說法,那就是天意,那就是這個人上輩子造下的情孽,讓他這輩子來受盡情緣的折磨。

  在這個社會日常生活當中,誰若是存心為了個人的情緣而去傷害別人,那就是誰的思想出了問題。誰若是不思前因後果,不知悔改的繼續造情孽,那是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人生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之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了善緣得善果,種了惡緣得惡果。

  從古到今,人格卑鄙,性情邪惡的人,他們的靈魂永遠沒有什麼好地方可以去居住,他們生生世世都不會得到什麼幸福的情緣,社會歷史實踐早已經就證明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年輕的時候,我一本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所寫的小說,《廊橋遺夢》。作者在書中向讀者講訴了一個鄉村中年婦女***弗朗西絲卡***和一箇中年流浪漢***羅伯特.金凱***,相逢、相戀、離別到回想反思人生的故事。

  這本小說裡,一些有關性愛的細節描寫,作者寫的有點過頭了。有過性愛史的男人都明白,那個美國佬的鳥玩意又不是什麼鐵打的,三天時間裡反反覆覆地愛撫他的情人,每一回又是愛撫那麼長的時間,這不純粹就是誤導青年人健康的性生活嗎。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了,那個偏僻山村裡的中年女人倒也情有可原。因為她多年沒有得到過性快活了,已經陰冷了,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從心裡喜歡的中年男人,這個男人即會說情話,又精通性技巧,把她壓抑了多年的性慾給激活了,你讓她如何不瘋狂地享受蒼天賞賜給她的性愛。她雖然不是一個久經殺場的妓女,但畢竟是生過幾個孩子的女人,又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紀,經久耐用那倒也是真的。

  婚外戀,向來都是非常敏感,惹人注意,吸引人們眼球的家常話題,但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單一正面傾訴婚外戀的小說也並不多見。《廊橋遺夢》這部小說以婚外戀為切***,展示了人類情感生活的深度和一種柔美的境界,也真可謂是視角大膽而獨特了。

  

史上最快的摩托
碧根果的營養價值吃碧根果的好處
相關知識
關於困惑的散文
關於勵志的散文精選
名家關於春天的散文
描寫樹林的散文關於樹林的散文
關於屈原的散文美文欣賞
關於落葉的散文詩
關於優美的散文隨筆精選
旅行優美散文_關於旅行的散文
關於親情的散文朗誦稿_很有感悟
關於父親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