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愛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學會愛》是劉墉寫給孩子的成長書。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最近在讀一本書--《學會愛,超越愛》出自臺灣作家素黑之手,被譽為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情感自療專家。起初只是在噹噹書城閒逛,想買兩本書充實一下班車上的時光,無意中掃到了此書感覺不錯於是就買來。之所以選這樣的書來看,是因為一直自我感覺情商貌似弱了一些,總想抽出時間惡補一下,不然總也不會有進展的。最後還是決定就先從此書開始研究吧,多少總會有所收穫吧。

  我以為此書所要詮釋的主題是男人要學會愛,女人應超越愛,乍一看似乎說的很直白,其實不然如若能真正理解這兩句話,那麼說你一定在很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啦!素黑在開場白中就提到:“我沒有寫愛情,我只是和你分享如何活好你的性別,做好一個人。”簡單而清晰的描述,直抵本質。

  作者在她的作品中,懷抱巨大耐心,如同抽絲剝繭般慢慢展開,其實無非就是,讓人們瞭解知道男人和女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何面對並認可自己的性別,給自己確切的性別定好位,重新上路,試著慢慢學習認識自我,做最真實的自己,忠於自我身心,做一個好人。

  此書分為兩個部分來展開:男女。關係和女人。問心。我以為這本書更多的是在講關於女人的一些東西,因為無論男人和女人最終都是來自於女人,不知這樣的理解是否妥當。

  今天就先研究一下這個課題吧:男人要學會愛,女人要超越愛。男人要學會的愛跟女人所要超越的愛似乎不在一個層面。讓男人學會愛並不是說男人沒有愛,同樣要女人超越愛也不是說女人已有愛。男人在學會了如何放下自己似乎也就學會了如何去愛,恰恰相反女人而是要學會放下別人來回歸自己才是超越了愛。

  篇二

  寒假裡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學會愛》。這本書是國際知名畫家、作家、演講家劉墉寫給孩子的成長書的系列之一。

  在書中,劉墉以親切、有趣的文筆和養料豐富,事例詳盡的故事將人生萬物濃縮為一個個細節,一幅幅畫面,為初涉人世的孩子奠定起基石,開拓廣博視野。本書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什麼是愛,懂得什麼愛,更讓孩子學會怎樣去愛,用行動來表達這種愛,從小教育培養孩子具有一顆仁愛之心。

  文中有這樣一則故事,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我陪女兒去參加溜冰比賽,場內大多是小孩的家長,掌聲從哪裡響起,就知道表演者的親人在何方。有位老先生也帶他孫子來參賽,還一直誇他孫子溜得好。當他孫子上場時,我發現他孫子又瘦又小,老先生邊鼓掌邊對我說:“別看他瘦,但是很結實。瘦,特別適合溜冰。”才說完,小男孩就摔了一跤。老先生驚叫了一聲。接著又摔一跤,而且是個“元寶翻身”,老先生說:“看!他爬起來多塊。”音樂轉為快節拍,小男孩拼命追拍子,越追越糟,又連摔兩跤。終於結束了,小男孩遠遠看祖父,再低著頭,由另一邊退場。老先生像觸電似的站起來,彎腰抱起一堆厚厚的衣服,一邊走,一邊對我點了點頭說:“他很棒,不是嗎?他是我的孫子。”

  文章最後一節提升得非常好:認一個人,是多麼深的情!當他犯案、當他失敗、當他病重、當他跌倒,當大家都不肯定他的時候認他,是多麼偉大的愛!

  是啊,親人之間,這種愛是無須理由的!

  由此,我聯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也就像我們的孩子,我們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親人,要不學生怎麼會把老師比作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我們呢?我們的孩子會犯錯、會淘氣、會不聽話,學生身上也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不管他們是好是壞,作為家長、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他們,肯定他們,也就是要認他們,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他們。由衷的幫助、教育、鼓勵、肯定、信任他們,讓他們樹立信心,認識自我並超越自我。對於教師來說,認他們,不僅是多麼偉大的愛,更是一種博大的胸襟,一種崇高的境界!

  我想,這本書不僅是專為孩子們量身定製的,就是成年人也會受益匪淺,深受感動的。它讓我們深刻領悟到愛的真諦!在愛的懷抱中享受人間真情,在愛的世界裡感受春暖花開!

  《學會愛》,你,值得一讀!

  篇三

  《學會愛》這本書是我感觸頗深,也使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我們這代人小時候趕上改革開放初期,小時候住的都是四合院,幾家住在一個院子,小夥伴們放學後在衚衕打鬧玩耍,男孩兒們捉迷藏、彈玻璃球。女孩兒們跳皮筋、過家家。沒有那麼多作業和補習。家長們則忙著各自的工作根本無暇照看孩子的生活,上下學都是和小夥伴們結伴回家,回家後有時還需要自己做飯、做家務。這就是我的童年生活。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肚子餓的厲害,看到鍋裡有米粥就想在火上熱後喝,結果不小心把鍋掉在地上,熱開的粥整個澆在腳上,由於父母沒下班只好強忍住疼痛在水管衝了衝,結果還是在腳上留下了碗底大的疤,這件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正是由於小時過於獨立也培養了我堅韌和不畏艱難的性格,使得長大後無論當兵還是參加工作遇到困難都能勇敢面對,我想和小時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

  反觀現在的孩子上下學都是家長接送,和同學沒有玩耍的時間,回家後就是寫作業和複習功課,星期六日又要面對各種補習或培訓班。孩子在這樣的生活節奏下失去了童年應有的天真和活潑,再加上家長沒有相應的心理疏導難免使孩子產生厭學和孤僻的性格,這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和社會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學會愛》這本書客觀全面的告訴家長應該怎樣教育孩子,理解孩子,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深入剖析他們的心理,理解他們的感受,有心的家長一定會從中學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使他們在與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中有更好的方法加以引導,讓他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更加陽光、堅定、自信,這是我們每個家長共同的心願。

超越自我讀後感
快樂奔跑觀後感
相關知識
學會愛讀後感
我愛國學經典讀後感
關於簡愛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十篇
國學入門讀後感
國學古籍讀後感
經典國學書籍讀後感
論語學而篇讀後感
國學經典讀後感論文
小學國學經典讀後感
品味國學經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