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稱論文發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5日

  高中教育在學制體系中位置特殊,對人一生的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談高中語文教學

  摘要:眾所周知,語文不僅在生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考中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反思我們的教學實踐過程,不難發現,在設計課堂教學目標時,我們的確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誤區。本文中,我就高中語文的一些教學誤區進行思考與探討,並提出自己淺顯的意見與優化策略。

  為什麼要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整體改革的實驗?簡單地講,就是為了改變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狀況,探索一條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路子。多年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和近年來語言心理學研究的成果告訴我們,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基本途徑是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特別是讀和寫的實踐。語言實踐的力度不夠,語言積累的數量不足,要想提高語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而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大多被教師的分析、講解所佔用,課外讀寫的諸多渠道,又被視為可有可無而排斥於語文教學的範圍之外。試想,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很少有讀寫的機會,課外又基本上不讀不寫,提高語文能力從何談起?

  一、高中語文的教學誤區

  ***一***語文教材的單一

  語文課程的基礎就是教材,從語文教學建立至今,教材都一直處在不斷的變革之中。但美中不足的是,教材的改革一般只在課本選文上有變化,對教材的結構卻改革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教材的編寫人員對高中語文求創新的本質沒有很好地理解造成的。拿到教材後,教師就會根據改編好的教材去進行教學。因此,我認為高中語文教材改革必須打破舊的思想,徹底認識到教材創新的本質,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對語文教學進行改革。

  ***二***對教學目標的設計沒有正確的認識

  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自覺能動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很多知識都是憑藉興趣學習的,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是隨興趣的高低而相應改變。當前語言文字的教學方式普遍比較呆板,這對於重複性很強的語言文字教學是嚴重的阻礙。語言文字是個靈活性很強的知識體系,它的千變萬化往往是最大的魅力。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一成不變,將極大地削弱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生學起來索然無味,本來就低的學習興趣更加提不起來。長此以往,語言文字往往變成學生學習的負擔,引起學生對相關學科的厭惡,這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很不利。

  ***三***合作學習中的誤區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但真正的合作學習是什麼樣的,大部分語文教師都難以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他們也很容易走入誤區。

  “教學”是由“教’與”學”兩個方面組成的,即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課堂上不應只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授,當然也不應該是學生完全自主地學習。傳統課程以教為主,往往忽略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利於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新課程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這並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有些教師誤以為自主學習就是教師少講或不講,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讓學生自由討論與發揮,結果課堂熱鬧了,氣氛活躍了,但是收效甚微。學習要想有收穫,必須講究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師的指導也非常重要。

  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對所有教學問題都一股腦兒地讓學生加以討論,而沒有考慮到問題討論是否合理。比如有的問題很簡單,更適合自主學習,完全沒必要合作學習,如果還是讓學生一起討論,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很大程度上浪費了課堂時間。

  二、改善高中語文教學的優化措施

  ***一***優化課程教學方式

  備課的資料可以從課外找,課堂的教學也可以結合課外。在幾周課堂的教學後,教師可以適當地安排一兩節戶外語言文字課。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各種不同的場合,去體驗生活等,讓學生當場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並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集中討論。活動結束後適量安排一些觀後感等作業,加深學生的記憶。課堂教學傾向於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外教學則充分利用學生自己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當然在課外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氣氛,不能過度地自由化。否則學生很容易只顧玩不顧學,浪費了教學時間,還可能將不好的學習態度帶入課堂。

  ***二***正確處理語文教學中因材施教的方法

  1.因材施教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的主要內容就是為學生構建一個具有結構化的知識體系模型。與傳統課堂內容教學不同的是不能將知識點變成零散的碎片灌輸到學生的腦海當中,只有結構化、系統化的教學體系才能夠幫助學生準確記憶,鞏固所學的知識點,並掌握好知識遷移的能力。因此新時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內容設計應該要從整體出發,在圍繞著教學目標的前提之下,結合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具有針對性、差異化的課堂內容設計,做到有選擇、有組織、有排列,力度和深度都得當的課堂內容設計。

  2.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在因材施教的思想指導下,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因為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普遍性,而因材施教則是其特殊性,培養出特定的人才為特定的社會發展服務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3.利用資訊化營造課堂氛圍

  當今社會是一個講究資訊化、智慧化的時代,因此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應該要有效合理地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現代化教學方法的發展趨勢是在遵循教學原則的基礎上完成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觀要求我們要建立一個完整科學化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準確良好地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並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全面發展。然而由於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內容的設計受到教學目標的限制,再加上由於學生特點不同以及教師自身素質以及各方面條件的差別,因此在選用教學方法時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是遵循的目標原則只有一條,也就是以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觀作為指導思想,充分地考慮到教學目標、內容、學生特點以及實際教學情況,力求選取出最適合的教學方法,最大化地實現教學目標。

  篇二

  高中書法教學淺析

  摘 要: 為貫徹執行新課程標準,提高書法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儘量運用學生比較熟悉的語言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覺、自主地對書法知識進行探索,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在較短時間內使學生對書法感興趣,並持之以恆地學習,為進一步學習毛筆書法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礎。

  關鍵詞: 高中書法教學 學習興趣 書法藝術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書法的教學內容應符合高中生的學習興趣,適合高中生學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不宜過高、過難、過於專業化。”教學就要朝這一方向發展:既要能夠使學生獲得精神的愉悅,又要能夠讓學生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藝術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豐富生活情趣,養成耐心細緻、精確嚴謹、持之以恆的良好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個性,提高創造能力,調節心理狀態,促進身心健康。

  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人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最直接的原動力便是瞭解它能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因此,在書法教學中,書法老師有必要廣泛收集資料,向學生介紹習書之用途。告訴學生,學習書法,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和審美能力,是對祖國寶貴的藝術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而且有頗多的實用價值。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文化,它體現著我們的民族精神,講究氣勢、質感、節奏、力度。書寫的時候要做到剛柔並濟,綿裡藏針;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凝神靜氣,精神貫注;鋒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有頓有挫,有輕有重,有緩有急,等等。這些書法之道,何嘗不是做人之道。

  如果想在書法上有所成就,就需要在書法訓練中投入激情。可將書法學習分為讀帖、感悟、臨摹、苦練、品評、矯正、脫帖、自創等一系列的步驟。這樣勢必會對學生的意志有所磨鍊,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性情的陶冶、儀表氣質的改善、文化品位的提高、道德品質的培養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通過書法的學習,學生能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完善人格,磨鍊意志。

  二

  魯迅先生有言,中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①可見,書法不僅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而且能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所以,在書法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在書法作品欣賞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從優秀的書法作品中體察提按、轉折等用筆美;剛柔、粗細等線條美;濃淡、枯潤等墨色美;俯仰、向背等結構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美。也可以引領學生感受各家的書體美,如先秦書法的質樸古雅、魏晉書法的奇逸開張、唐楷書法的法度森嚴、明清書法的個性張揚,直到現代書法的異彩紛呈。從甲骨文的瘦削到金文的凝重,從大篆的隨意到小篆的規正,從隸書的柔美到楷書的嚴謹,從行書的靈動到草書的狂放,等等。這些書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美,都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極好教材。

  林語堂說:“書法提供了中國人基本的美學法則和美學原理。”書法的美感,不像影視作品、繪畫、雕塑等一目瞭然,它需要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形象到意象。比如:在欣賞歐體、顏體、柳體等幾大楷書體系時,我們不僅要介紹其筆畫特徵、結構特點、風格魅力,而且要教育學生書品即人品,心正則筆正。做人就如寫字,須恰當安排好人生旅途的每一點、每一線,才能使整個人方方正正、頂天立地。當然,想要把書法中點、線、結構安排好,還必須下一番苦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需要一定的毅力和體力。又如王羲之、張旭、懷素等書家的行草,奇而正、雄而逸、健而美,自有一種高山飛瀑的豪放、駿馬奔騰的雄姿、江河恣肆的氣魄和暴風驟雨的力度……讓人看後頓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感慨和“自信人生二百年,今當擊水三千里”的豪情。這必定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激發他們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激情。

  三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握這樣幾點,以更好地推動高中書法教學的發展。

  1.強調示範的作用。

  書法剛起步的高中生,空間知覺尚待完善,對筆畫、位置、形狀的感覺較差。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除講解清楚、指導細緻外,還要注意示範的準確性***即示範的筆畫形態應與示範帖保持一致***,如有條件,就可用投影儀或幻燈機進行示範。示範時要注意讓學生充分看到教師的運筆過程,講解和示範相結合。

  2.打破破舊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高中生已經具備足夠的分析、識別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大膽放開教學,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在進行新課時,先交代本節課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使學生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培養自學、分析、臨摹、評價、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反覆臨摹、比較、研究,以便寫出令自己較滿意的作品;品評作品時,找出學生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其他學生分別進行評價,找出優缺點。這樣就能既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又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和綜合評述的能力,等等。

  3.把名師請進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利用網路優勢,把名師“請進”課堂。比如南開大學碩士生導師田蘊章教授的書法基礎講座,可根據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定期放映,並及時講解、示範和指導。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明確文房四寶、用筆、用墨、用紙、筆畫、結體、章法等注意事項。網路上還有很多當代書法名家講授書法作品的創作的精彩講座,我們要從中挑選出優秀的適合學生的視訊放映。

  4.教師自身知識、自身書寫修養的提高,是教好學生書法課的有力保障。

  教師要時時刻刻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就是權威人物,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如果教師不懂書法技巧,不懂美學知識,憑現有水平想把書法課教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實踐中深造,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鏡子”。教師書寫得好,能做示範,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教材,靈活地駕馭課堂教學,有效地指導課外活動。教師想把書法課上好,就必須加強書法基礎知識的進修,閱讀必要的參考書,並經常練功,做到“曲不離口、字不離手”,為中華傳統的書法藝術紮根開花貢獻一份力量。

  註釋:

  ①見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
 

  ""的人還看:

給排水初級職稱論文
高中職稱論文
相關知識
高中職稱論文發表
高校職稱論文發表期刊
高校職稱論文發表刊物
醫學高階職稱論文發表
教師副高階職稱論文發表
高會職稱論文發表
給排水高階職稱論文發表
檔案高階職稱論文發表
新聞高階職稱論文發表
高中數學職稱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