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控制鬆緊與平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站樁是中華武術獨有的一種特殊訓練,也是中華武術最重要的基本功,正確的站樁可以建立一種彈力條件反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健康人身體的各個系統,都是在矛盾運動中保持平衡狀態的,如果發生病理變化後,就會變得不平衡,甚至達到很嚴重的地步。醫生在治療時,無論採用藥物理療還是鍼灸治療,都不外乎是通過治療使不平衡部位趨於平衡。站樁在治療方面也具有這個道理。站樁還可以在練功的作用下使練功者能夠調整和控制機體本身的平衡,所以常練功的人,一般不會因外來的刺激而過度興奮或抑鬱,在工作上表現出耐力持久,緊張時間稍長也能保持精力集中,事後又能迅速消除疲勞,對體力活動較強的人可減少其心血管**,並能降低能量消耗。經常練功的人由於控制平衡能力較強,因此就減少了得病的概率。站樁控制平衡的方法較多,大致可分為:鬆緊、動靜、剛柔、虛實、上下、前後、左右幾個方面,對初練功者來說鬆緊平衡又是其中的主要環節,如果沒有控制鬆緊平衡,要想全面掌握控制其他平衡也是不現實的。


控制鬆緊與平衡

  用站樁的觀點來理解人體的鬆緊平衡,就需溯及到初生的嬰兒。嬰兒的全身各部位都能保持正常鬆緊的狀態,在肌肉上沒有特別緊張和特別鬆弛的部分。之後隨著嬰兒的成長髮育過程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就有了不同程度的鬆緊變化。比如常拿東西的手部、臂部或某些常有動作的肌肉就逐漸變得緊張,不常使用的某些部位肌肉就比較鬆弛,因而也就打破了原來固有的鬆緊平衡狀態,而建立起適應自己生存的新的平衡。而這種平衡狀態又是隨著自己不同的生存條件不斷變化發展著,從少年到青壯年、老年始終如一。也正因為這樣,有些人能夠很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生存條件,也就是使勞逸結合得好,隨時使自身的鬆緊狀態得到調整,使之平衡,因此就保持了健康長壽。而有些人不擅於調整鬆緊變化,有時在緊張以後一直放鬆不下來,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有時一直鬆弛無法緊張起來,以致經常生病形成未老先衰。這種鬆緊不平衡狀態都有表現,我們可以觀察到失眠患者眼部、耳部肌肉特別緊張;焦慮症患者臉部肌肉很緊張,所以經常眉頭緊皺;強迫症患者的精神狀態長期緊張放鬆不下來,以致無法擺脫思維活動的被動狀態;肌肉萎縮患者病區肌肉越來越緊張以致失去知覺;高血壓患者長期處於上下陰陽不平衡狀態,以致氣血上逆頭重腳輕,諸如此類,舉不勝舉。總而言之都是由於肌體自身的不平衡,尤其是鬆緊不平衡所造成的後果,面對這個問題給養生家們提出瞭如何調整與控制平衡的新課題。

  站樁練功開始的基本環節就是解決鬆緊問題,要求健康的練功者在原有的鬆緊狀態下建立一個更好的平衡狀態,以使得身體越來越健康;而要求患者擺脫現有的鬆緊不平衡狀態,建立一個正常的新的平衡狀態,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初練者在練功開始時首先應當解決的就是通過意念活動把過度緊張的部分包括精神、肌肉鬆下來,把過鬆的部分緊張起來,以建立一個初步的鬆緊平衡。很多患者由於鬆緊關係非常不協調,在建立最初平衡時可能不會直線上升,而是在高低很不平穩的情況下前進的,所以在練功開始幾天後,有時覺得很難受、痠麻脹痛、全身抖動、兩臂及腿部經常有痠痛點出現,連續調整一段時間後就逐漸達到全身輕飄飄,非常輕鬆舒適;可是過些天又覺得一無所獲,甚至其他部位又重現不舒適感,再調整後出現了更好的輕鬆舒適感。與此同時,練功者的思維活動也是極不平靜的,一開始練功時,永遠剋制不住腦子裡胡思亂想,可是過些天逐漸穩定下來,頭腦清醒從而使全身進入舒適期;但過些天又亂了起來,自以為無法收拾,可是不久又平衡下來,比最初的穩定又提高了一步,具體到每次練功時也會有不穩定與穩定的變化。這樣在不舒適與舒適的變化中,練功者的情緒也必然隨之起伏不定,出現舒適感時心情就愉快,有時自以為可以摘掉“病號”的帽子,可是出現不舒適感時就又灰心喪氣悲觀失望,甚至放棄練功。針對這些情緒變化,要求練功者在每次出現舒適或不舒適時,都能正確認識到這是肌體在建立與調整新的平衡關係過程中應有的合理反應,也是一種好轉反應。因此,應從積極方面設法使鬆緊平衡關係更協調,而不應有任何的懷疑和退卻。

  站樁的不少意念活動和姿勢調整,都是圍繞解決鬆緊平衡關係這一內容進行的。例如情緒不穩定的人,開始練功時可以做遠聽的意念活動,也就是不用強意識追求,傾聽風吹樹葉及草動,渺渺茫茫似有似無的聲音,由近而遠以至無際的遠方,這樣就容易放棄自己的胡思亂想,使精神上的鬆緊平衡得到調整。對肌肉緊張的人可以採用適宜的放鬆意念活動,如“溫水洗浴”、“暖風吹拂”等意念活動,同時適當地進行姿勢的動靜、虛實、上下、左右的調整,這就使肌肉的鬆緊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平衡。根據一般練功者的特點,都是上實下虛,而練功者會不自覺的注意到兩臂或上半身的某些地方,這樣就可能引起心浮氣躁,使虛者愈虛實者愈實,所以站樁強調了“腳站七分,手站三分”,也就是上三下七的比例,並且配合了很多充實下部的意念活動,從而也就保持了上下的鬆緊平衡要求。

  解決鬆緊平衡關係是沒有止境的,而是隨著練功持續進行,更細緻深入一層地把因緊張起來的部分再鬆弛下來,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無窮盡地進行鬆緊變化的結果,就增強了人體的控制平衡能力,這在患者的症狀上就會有著明顯的改變。例如失眠症患者由徹夜不眠或睡眠很少,達到睡眠忽好忽壞,而逐漸保持穩定,最後達到睡眠時間延長、入睡深沉;高血壓患者由頭重腳輕到頭部清醒,腳下有根,血壓降低直至正常,其他症狀患者也都是按照鬆緊平衡的變化規律使疾病由好轉以致痊癒。從這些事例中說明了站樁的控制鬆緊平衡,是由粗到細由細到微以至變化無窮,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很好地尋求動靜、虛實、上下、左右平衡的有機配合。例如出現呆板或鬆懈時,要用綿綿不斷地微動來調節,出現睏倦時就需要意念姿勢稍加強些,有時可使一條腿沉重有力,另一條腿虛而不用力,使之減輕負擔得以休息。總之,練功者應明白加強鍛鍊是為了減輕疲勞,而減輕疲勞是為了加強鍛鍊這一原則,才能保證控制平衡從一個平衡狀態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這樣才能使練功者從低階階段進入高階階段,從而祛除疾病,達到延年益壽!

 

 

探索喇嘛派武術的源流
中國武術種類
相關知識
站樁控制鬆緊與平衡
內部控制審計與內部控制評價之間的關係與區別
如何控制離合與方向
學車如何控制離合與方向
飛機控制裝置與儀表專業怎麼樣
飛機控制裝置與儀表專業怎麼樣
雲手中的協調與平衡
分析變電站土建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
淺談四年級以下低年級的課堂紀律控制與自主管理
淺談四年級課堂紀律差的學生怎麼管與控制課堂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