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7日

  中秋節是影響深遠的傳統節日,起源於祭拜月神、豐收秋報或文人玩月活動,至明清時已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今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你的中秋節手抄報做好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參考

  參考圖***1***

  參考圖***2***

  參考圖***3***

  參考圖***4***

  參考圖***5***

  參考圖***6***

  的資料參考

  一、中秋節的習俗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說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二、中秋節徵文

  中秋,八月中旬之秋。

  適逢中秋八月,我獨倚窗臺,手捧書卷,望捲上明月。

  始,空中依舊漆黑一片。似,還略帶些黃昏的嬌嬈,玫紅的嫵媚;又似,墨跡屏風後微微一笑,傾城。

  輕搖小扇,品書中之字——“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呵,明月啊,你是寄了多少人的相思愁,思鄉情?又,何來一方夜郎?又如何,微風輕搖蘆葦之時婀娜?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嘆,老樹孤鴉鳴,秋露私沁桂。明月,明月,你可曾知道這秋思又是誰家可憐人?嘆哉。

  烏紗籠月,漸漸淡去黃昏妖嬈,不留情面,一絲遺痕也趕盡殺絕。是,夜空中好似有了一星半點的純白,確實在風吹動的烏雲門簾下若隱若現,若即若離。伸手抓不住你衣的裙襬水袖,卻在掙脫後留下回眸一笑,漸行漸遠。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呵,青天大老爺,又怎知明月幾時現?今夕於天,又是何年。風輕輕樓重重,玉碎碎冷寒寒。

  曾憶兒時,那呼作白玉盤,瑤臺鏡。青雲端上,嫦娥舞翩翩,吳剛桂萬年。玉兔搗藥,似與人間。后羿,你忍,射碎這一幅唯美天宮圖嗎?你忍,望清冷月宮,卻不得團圓嗎?

  烏紗撐不住了,急急地退了場,月總算是正式登上主角的臺。淡黃若白,鵝黃襯雅黑託。這是對偶嗎?不,不是,她真的只有那麼一點大,怎擬試比天?但就因如此,在浩如煙海的夜空,散出柔和的光,不是夜的冷酷與淡漠,流年逝水,逝水流年。

  她獨霸了整個舞臺,其餘一切都顯得那麼微弱,那麼渺小。她不需要奮力展現,只需一顰一笑,又多少星為之傾倒。

  我默默離開了窗臺。

  是的,她為眾人所欣賞。

  黑色夜幕,是精靈音符的跳躍。

  她依舊掛在空中。

  潮起潮落,悲惋的哀歌。

  那麼耀眼。

  三、描寫中秋節的詩詞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小學五年級古詩手抄報內容資料
小學二年級的中秋節手抄報怎樣做
相關知識
小學二年級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
小學五年級關於教師節的手抄報
小學四年級關於教師節的手抄報
六年級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
五年級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內容
五年級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圖片
五年級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資料
五年級關於中秋節的手抄報
小學四年級關於中秋節的作文2篇
小學六年級關於中秋節的英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