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華談象棋發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胡榮華的心目中,象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有頂層設計,並且長期堅持下去。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伊泰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9日在這裡落下帷幕。本屆象甲,正值中國象棋協會成立50週年、象甲聯賽啟動10週年,處在這樣的歷史節點,如何認識聯賽對於象棋這門古老國粹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在邁進第二個10年之際,聯賽應該如何健康有序地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象棋的代表人物、被譽為“象棋泰斗”的特級大師胡榮華。

  為使年輕棋手更快地成長起來,已屆67歲高齡的胡榮華本賽季主動淡出一線,專職擔任象甲上海隊教練。雖然不再親自上場衝鋒陷陣,但他仍然時時關注著聯賽,關心著象棋事業的發展。在他看來,10年聯賽的首要貢獻,是為象棋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12支專業隊、五六十名棋手因為有了聯賽的支撐,能夠心無旁騖從事象棋的實戰和研究,使得有著逾千年歷史的這一中華文化瑰寶煥發了新的活力,同時湧現了一批熱愛象棋事業、基本功紮實、熟悉電子資訊的後起之秀,他們是中國象棋的未來和希望。

  不過,胡榮華對於象甲聯賽的現狀並不滿意。“和棋還是太多,***徐***天紅、***柳***大華他們也有同感;有些對局還不到10分鐘,沒下幾手棋雙方就簽字作和了,這種比賽對於象棋的競技性有什麼意義呢”?

  熟悉象棋的人們都知道,胡榮華馳騁弈林半個世紀,早已功成名就,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出於物件棋事業的責任感,始終割捨不下發展象棋的這份情懷。他清醒地意識到,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興趣和愛好日益多元化,即便是象棋這樣有著廣泛基礎的智力競技遊戲,也受到了猛烈的衝擊而逐漸被邊緣化。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象棋的前途只能是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潮流,在改革中尋找出路。

  10年象甲,胡榮華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在各種場合呼籲改革賽制,革新規則,減少乃至最終取消對局中的和棋,以增加聯賽的競爭性。在2006、2007兩年的聯賽中,他更是以東道主的便利,推出“先手和棋判負”的“激進”規則,引來了不少非議。這個規則雖然沒有堅持下去,但象甲賽制的改革程序卻明顯加快了,年年都有新動作,直至本屆象甲出現了“提前20分鐘交換出場棋手名單”、“四慢兩快對局如全部成和主隊判負”等新內容。

  胡榮華並不是一味地反對和棋,他認為那種雙方全力以赴、殫精竭慮,演繹了精彩的攻防之戰後無力再戰、以和棋收場的對局表明了職業棋手的操守,值得人們的尊敬;他所反對的是那種不思進取、知難而退,曲解和利用規則謀求的和棋。“這種做法就如同文藝演出中的假唱,是我們堅決反對的,”他說,“企業家出資辦比賽,棋迷們在現場和網上欣賞對局,不是來看心照不宣的和棋的,這麼做不僅是對他們的不尊重,更是物件棋事業的損害。”

  胡榮華設想的象甲聯賽可以是整個象棋改革的一個視窗和平臺,要像美國的NBA那樣具有表演性、對抗性和觀賞性;職業棋手的等級分也應該借鑑職業網球的做法,按照年度成績動態統計釋出,從而有利於“無名”棋手脫穎而出;在加強調研、及時總結的基礎上,規則和賽制的改革也應繼續推進積極的實驗和探索。

  胡榮華已不再年輕,但他物件棋事業永恆的追求和摯愛,使他成為棋壇上令人仰止的常青樹。


胡榮華象棋殘局單炮兵勝士象全
古代象棋記譜方法
相關知識
胡榮華談象棋發展
胡榮華中國象棋開局
胡榮華象棋殘局單炮兵勝士象全
胡榮華象棋開局
胡榮華中局棄車擄殺河頭相
胡榮華中局棄子類棄車殺相得戰機
胡榮華中局如何困車入局
中國象棋發明者是誰
淺談轉型發展的心得體會
淺談加快發展德清中小企業的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