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人造水庫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下面由學習網小編為大家介紹

  簡介

  三峽水庫,是三峽水電站建成後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範圍涉及湖北省和重慶市的21個縣市,串流2個城市、11個縣城、1711個村莊,其中有150多處國家級文物古蹟,庫區受淹沒影響人口共計84.62萬人,搬遷安置的人口有113萬。淹沒房屋總面積3479.47萬平方米。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形成總面積達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2010年7月18日三峽水庫將迎建成後最大洪水,堪比98年最高峰值。

  2015年10月7日8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樞紐工程的水庫水位突破170米,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進入“5米倒計時”。按照計劃,三峽工程將於10月底或11月份蓄水至175米水位。

  根據國家防總批覆的三峽工程2015年175米試驗性蓄水實施方案,9月10日,三峽工程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正式啟動。三峽水利樞紐梯級排程通訊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長江上游來水較往年同期偏枯,但仍處於控制範圍之內,三峽水庫已按計劃於9月30日前蓄水至165米。進入10月後,三峽樞紐工程根據用電負荷適時調整下洩流量,三峽水庫按照每天升幅0.5米進行蓄水。

  建築結構

  三峽工程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建設方案,按1993年5月末的價格計算,三峽工程靜態投資為900.9億元,其中樞紐工程500.9億元,移民安置400億元。

  三峽水庫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千米,範圍涉及湖北省和重慶市的21個縣市。這項工程由攔江大壩和水庫、發電站、通航建築物等部分組成。

  水庫:大壩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初期156米,後期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電站: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裝機總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

  通航設施:雙線5級船閘1座,可通過萬噸級船隊;垂直升船機1座,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輪船;年單向通航能力5000萬噸。

  歷史沿革

  1992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從此,三峽工程由論證階段走向實施階段。

  1993年進入施工準備階段。

  1993年9月,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7年11月,三峽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

  2003年6月,三峽工程首次蓄水,壩前水位達到135米,三峽雙線五級船閘通航,首批機組發電。三峽工程進入圍堰擋水發電期,開始通航、發電,樞紐初步產生效益。

  2006年5月,三峽大壩全線建成。9月,三峽工程實行第二次蓄水,成功蓄至156米水位,標誌著工程進入初期執行期,開始發揮防洪、發電、通航三大效益。

  2008年9月,三峽工程開始首次175米試驗性蓄水,當年水庫水位達到172.8米。

  2008年10月,三峽大壩左右岸26臺70萬千瓦巨型水電機組全部投產。2009年,長江三峽工程全部竣工,總工期為17年。2009年8月,長江三峽三期樞紐工程最後一次驗收——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驗收穫得通過。2009年9月,三峽工程第二次啟動175米試驗性蓄水,當年水庫水位達到171.43米。

  2013年1~4月三峽水庫份平均增加1660立方米/秒,最大增洩流量僅4000立方米/秒,僅5-6月份預洩期可以增洩流量達到2000-6000立方米/秒的水平。

  2013年11月2日2時,三峽水利樞紐上游水位已達到174.03米,新一輪試驗性蓄水進入最後一米衝刺階段。此次蓄水到175米有望在11月上旬或中旬實現。

  2014年9月,長江上游持續強降雨,受其影響,長江二號洪峰在上游形成。

  2014年9月18日開始,三峽入庫流量從33500立方米每秒持續增長,至20日8時達55000立方米每秒,形成今年以來三峽最大洪峰。 2014年9月19日2時起,受此影響,三峽船閘停航度汛,並開展三峽北線船閘例行保養工作。三峽-葛洲壩兩壩間水域也於19日實施禁航,為確保防洪安全,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下發2014第35號排程令,三峽出庫流量於9月19日2時起,加大至45000立方米每秒,之後維持45000立方米每秒下洩。2014年9月20日8時,三峽迎來該年以來最大洪峰,入庫洪峰流量達55000立方米每秒。截至當日14時,三峽入庫洪水流量已減退至52500立方米每秒。

  排程方案

  三峽水庫解決中下游乾旱缺水問題的潛力就在於165立方米億的興利庫容在6-7個月內如何分配,如果均衡下洩,可以增加1660-2390立方米/秒;如果在某時段多增加洩量,可以明顯改善中下游水流條件,但需要改變正常的發電計劃,可能影響水庫發電和航運的保證率。

  在枯水期,電站按調峰方式執行,儘可能保持高水位***175米***執行,實現多發電和保證航運。如果不改變發電保證率為95%和多年平均發電量847億度***不考慮右岸地下電站發電***的發電量和航運水位的控制要求,枯季沒有棄水,165立方米億的興利庫容僅夠基本滿足原有排程目標。

  水庫抗旱排程能力主要依靠枯季增加的下洩流量,即考慮上游三峽上游水庫74-189億立方米調節庫容,枯水期平均出力499-530萬千瓦;枯季中下游平均可以增加流量1660立方米/秒,枯季平均增加流量2390立方米/秒。這些增加的流量由於受上游水庫執行、三峽水庫枯季執行水位和電網執行排程的限制,並不能保證在短時間內增加更大的下洩流量。

  旅遊景觀

  三峽水庫,其中有150多處國家級文物古蹟,自宜昌三鬥坪至重慶650千米江段及支流河谷將增添一批可作為旅遊景點的島湖風光,其中湖泊11個、島嶼及半島14個。如著名的白帝城湖泊環繞、水鳥棲息的白帝島,石寶寨變成石寶島。

  垃圾問題

  2014年9月,由於長江上游發生持續強降雨,該年的長江2號洪峰在上游形成。

  2014年9月20日,三峽樞紐迎來該年最大的洪峰,入庫流量高達55000立方米每秒。

  受洪峰過境以及三峽樞紐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影響,長江上游及支流內大量漂浮垃圾、樹木、渣草湧入三峽庫區,在庫區的江面上形成一條條巨型漂浮帶。這些漂浮垃圾的存在,不僅會影響水庫水質、往來船舶的正常航行,也對三峽樞紐發電機組安全執行形成威脅。

  洪水逐漸消退後,三峽集團以及庫區沿江各地環保部門開始加緊清理漂浮垃圾。湖北宜昌軍分割槽也組織現役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近千人次,組成水上清漂隊,操作多型裝備器材協助在三峽庫區秭歸段開展漂浮物清理工作。庫區秭歸段,是攔截上游漂浮垃圾進入三峽大壩發電機組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漂浮物清理的關鍵水域。

  截至2014年9月24日凌晨,三峽集團、沿江環保部門以及官兵們已累計打撈各類漂浮垃圾超過1700噸。由於仍有大量垃圾需要清理,清漂人員仍在一線進行打撈作業。

  2014年9月24日,長江2號洪峰過境,正處於新一輪175米蓄水期的三峽水庫出現巨型垃圾漂浮帶,對庫區水質、通航以及樞紐機組發電安全形成威脅。三峽集團以及庫區沿江各地環保部門正加緊進行清漂工作,截至24日凌晨,已累計清理垃圾超過1700噸,仍有大量垃圾有待清理。

  2014年10月,國慶節期間,正處於新一輪175米蓄水期的三峽水庫多處可見連片漂浮垃圾帶,近壩水域也聚集了大量漂浮物。 垃圾聚集主要是因為三峽水庫正處於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過程中,隨著庫區水位的逐漸抬高,原本在江岸邊的大量垃圾進入江水之中,並順流而下形成漂浮帶。另一原因在於,

  2014年9月中下旬有洪水過境庫區,也從上游帶來了大量漂浮垃圾。“三峽庫首第一縣”秭歸縣江段,大量樹枝、塑料、生活垃圾在茅坪港附近形成了漂浮帶。幾艘清漂船正在忙碌作業,打撈漂浮垃圾裝船運走。水庫上游多處水域也看到帶狀漂浮垃圾。

世界上最大的大型犬
穿越湖南的最長鐵路線
相關知識
中國最大人造水庫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什麼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哪個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在哪裡
中國最大的鹹水湖
青海湖是不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
青海湖是不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
什麼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
什麼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