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端午是哪一天?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小端午來歷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端午節為什麼分大端午和小端午

小端午和大端午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老黃縣周圍民間每年農曆五月過兩個端午,五月初一為小端午,五月初五為大端午。

大端午,即端午,古稱端午,瑞陽,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亦以紀念相傳於是日自沉汩羅江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小端午源於膠東地區一則動人的民間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棲霞有戶李姓人家,老兩口暮年得子,十分高興,誰知小孩子生下來以後竟是一條黑龍,媽媽當時就嚇死了,他爹見狀,順手操起一把斧頭,用力向龍身上砍去,不料只砍下一條尾巴,黑龍忍痛一溜火線直奔北海而去,一年到頭也不敢回家,只是每年春秋兩季回來給媽媽上墳,因為沒有了尾巴,人們都叫它禿尾巴老李。後來禿尾巴老李到了東北的一條大江裡,江裡住著條稱霸一方的白鱔,為爭奪地盤黑龍和白鱔打了起來,一連幾天不分勝敗。後來禿尾巴老李託夢給闖關東的膠東老鄉,求他們在五月初一這天,到江邊助陣,看到江水發黑的時候,就往江裡扔吃的東西,幫它打敗白鱔。住在那裡的膠東人飽受白鱔欺悔,聽說家鄉來的黑龍要為民除害非常高興,到了五月初一這天,一大早就拿著準備五月初五日過端午的食品來到江邊,看江水發黑了,就一齊往江裡扔雞蛋和粽子給禿尾巴老李吃,結果趕走了經常危害百姓的白鱔,黑龍從此便住進了這條大江,人們把這條江稱為黑龍江。自從禿尾巴老李鎮守黑龍江之後,這一帶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為了報答黑龍的恩德,每年農曆五月初一日,附近闖關東的膠東人都要煮雞蛋,包粽子送到江裡給禿尾巴老李吃。經朝歷代,相沿承襲,逐漸衍變成為膠東人的小端午。直到如今龍口(舊稱黃縣)民間每年都過兩個端午節,習稱小端午、大端午。

黃縣的端午節雖然有大小之分,但兩個節俗都是一樣的。過去節日期間“民快(舊官府專管緝捕的差役)鄉兵角技於演武場,為演柳”,“婦女妝艾虎簪、艾葉、榴花、佩朱符,以避邪。是日多蓄艾”(清同治《黃縣誌》、民國《黃縣誌稿》)。

早年間的端午節被人們塗上了一層濃郁的民俗色彩,使得這一古老的節日顯得神祕而又有趣。節日前幾天,女人們先把檾麻染成黃色,然後用紅線勒成約一寸長的小掃帚和小炊帚。巧婦們還用各色花布做成石榴、桃子、小老虎、小老鼠等花樣各異,玲瓏精巧的香荷包,裡邊裝上中草藥,節日期間佩戴在身上,據說可以祛病。

端午節這天早晨,將新鮮的艾枝插在門楣中央,習稱插艾。有小孩的人家還要給孩子在手腕上束像手鐲似的五彩絲線,名為“五絲線”、“縷束線”,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到雨水裡沖走。

節日這天人們還飲雄黃酒,或是把雄黃水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裡,也是為了避免瘟疫蟲豸的侵害。

有的人家在日出之前,用桃木刻成小刀、小劍,說是日後可用來避邪。民間盛傳,端午節這天早晨捉一隻青蛙,把一錠墨塞到它的肚子裡,以後用這墨研成墨汁,用筆醺著抹到患處,可以用來治療脖子上的火痼子。有趣的是民間還有一則口訣:“赫赫揚揚,日出東方,神筆在手,萬病消亡”。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如今的龍口人摒棄了往昔的舊俗,但仍然過兩個端午。節日這天依舊插艾枝、包粽子、煮雞蛋,設家宴,禿尾巴老李那古老而美麗的神話故事,也一代

2017年的端午節是哪一天

2017年的端午節是2017年5月30日 (五月初五 星期二)。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大端午是那天

現在人都提端午節,很少有人說起大端午,其實,大端午的歷史淵源也十分久遠。 南宋莊季裕《雞肋集》說:湖北以五月十五日為大端午節,五月五日小端午節。在大端午節這天澴河鎮要舉行盛大的龍船競渡的文娛體育活動,稱之為“龍船會”。全鎮男女老少扶老攜幼前來觀看。參賽者是來自東、西、南、北街巷以及周邊湖垸水鄉所組成的船隊。以澴河西碼頭附近的龍王廟岸邊為起點,經過澴河北岸的水府廟至南門碼頭為終點。每舟人數相等,穿著紅衣綠褲,由一人鳴鉦擊鼓,其餘人按擊鼓聲划槳,動作一致,舟行如飛。孝感城區民諺雲:“聽鼓下橈,船兒直飆。”岸上觀眾吶喊助威。到終點,鞭炮齊鳴,響徹澴天。流行於孝感城區民謠《龍船會上看龍船》不僅記述了孝感城區龍船會賽船所經過的具體線路,而且更是體現了孝感民眾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充滿了崇敬之情:

五月盼十五,敲鑼又打鼓,

龍船會上劃龍船,劃過龍宮府。

屈大夫上岸來,龍船接喏(方言您)回故土。

流行於孝感城區《看龍船》民謠,便是龍船會熱鬧場面的生動寫照:

五月端陽劃龍船,人山人海女追男,哥哥船頭劃頭槳,妹妹心裡像琴彈,使勁幫腔喊號子,陽傘杵得稀巴爛!

由此看來,大端午,在當時的是十分重要的節日啊!

端午節是哪一天?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今年陽曆是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2017年的端午節是哪一天?求具體日期

2017年5月30日,週二,端午節

端午節是什麼時候?

端午節的時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一說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與春節、中秋等節日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大中華地區及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回答者:ZHRMGHG56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5-4 14:08

春秋戰國時期

回答者:mnberty - 見......

2015年的端午節是什麼時候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月20日 連週末放3天

我國的端午節是指農民的哪一天

我國的端午節是指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相關問題答案
小端午是哪一天?
小端午是哪天?
端午小長假是哪幾天?
清明是哪一天?
京東店慶是哪一天?
元旦節是哪一天?
婦女節是哪一天?
資產負債表日是哪一天?
中國禁毒日是哪一天?
海軍節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