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西什麼湖為界?

General 更新 2024-06-13

廣東和廣西以那裡為界?

秦以前,嶺南雖與中原商、周及長江流域的吳、越、楚等國初通交往,但是由於山川阻隔,發展很緩慢。秦滅六國以後,派軍隊50萬南下,於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了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今廣東省大部分地區屬於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廣州)下轄番禺、四會、龍川、博羅四縣。秦末,趙佗趁中原無首,自立南越國。西漢初,漢高祖曾派陸賈到番禺,說服趙佗名義上臣服於漢朝,可是不久趙即反目。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兵分五路,一舉平定嶺南,將嶺南劃分為九郡,即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西漢末,儋耳、珠崖併入合浦郡,從此,嶺南的郡縣制度與地緣政治格局確立下來。西漢設立“十三部刺史”時,嶺南九郡統歸交趾刺史巡察。

東漢末,改交趾部為交州,仍為一整合體。三國孫吳時期,將合浦以北南海、蒼梧、鬱林、合浦等郡劃歸廣州,合浦以南交趾、九真、日南等郡歸交州。嶺南始被一分為二,廣州之名始現。唐朝貞觀年間,將全國按山川形勝之便劃分為十道,嶺南地區為嶺南道,置經略使以式遏四夷,又整合而一。唐懿宗鹹通三年(862),嶺南再劃分為嶺南東道和嶺南西道,東道治廣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寧),嶺南再次分治,但州縣分佈不均衡,粵東只有潮、循2州,粵西及西道有15州。宋代在嶺南先設置廣南路,太宗末,仍然分廣南路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這是廣東、廣西名稱之來歷。廣南東路治所在廣州,有14州;廣南西路治所在桂林,有7州。廣南東西之劃分,以西江流域的封州之間梧州為界,賀江、雲開大山以東屬於廣東、以西屬於廣西,從此基本奠定今日兩廣的分界線。

元朝,嶺南地區沒有單獨設置一級行政區劃,而是將原廣南東路轄區歸江西行省管轄;原廣南西路劃歸湖廣行省管轄,今海南省和廣東省雷州半島,都歸湖廣行省統轄。這種局面的出現是由於元代通嶺南的主要交通線,是沿贛水和湘水分東西兩路而下。自贛水逾大庾嶺,則進入北江流域,連接的地區多在廣南東路範圍內;沿湘水上溯,經全州、靈渠、桂州(今桂林),則進入西江的支流灕水,便於聯繫的地區是原廣南西路的範圍,所以才會有廣南東、西兩路分別統屬於江西、湖廣之怪現象。

明朝朱元璋開國之際,先平定長江中游之陳友諒,下游之張士誠,以控制五嶺山脈以北的江西和湖廣的部分地盤,未暇遽問兩廣。事隔三年之後,才陸續分兵平定廣西、廣東。直到此時,明朝才又將嶺南兩廣與江西、湖廣分開。而這個時期,由於廣西壯、黎、瑤三個民族反明起義猛烈,朱元璋採用分而治之的辦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廣西的門戶欽、廉地區劃歸廣東,以便加強控制。這個地緣政治的格局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只是後來海南獨立建省而已。這種因交通線和軍事用兵引起的地緣政治格局,對廣東民系、方言、習俗的影響,至今仍然能夠感覺。

廣東廣西應該從秦始皇開始就有了。

戰國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統一百越,在嶺南設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廣西大部分地區,廣西稱“桂”由此而來。

宋初,廣西絕大部分地域屬廣南西路,後簡稱廣西路,這是“廣西”名稱的由來。元朝,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的雛形。明朝,廣西是當時全國13個布政使司之一,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廣西名稱由此固定下來。清朝,設廣西省。

秦始皇一統中國,於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廣州)。漢屬交州。三國屬孫吳。唐代在今廣東、廣西建置嶺南道。宋淳化四年(993年)更名廣南道。元代設廣東道。明代設廣東道宣慰使司,後改為廣東布政使司。清代設廣東省,相沿至今。廣東廣西應......

湖南湖北以什麼湖分界的?廣東廣西以什麼分界的 ?

。湖南湖北分界是洞庭湖1996年間,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教組牽頭,組織了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考古研究所、西江大學、肇慶市和封開縣等單位的多學科專家,包括文化學、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古建築學、古生物學、地理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學、語言學、文學和美學的教授、學者,對封開縣及其相鄰的西江流域縣市進行了考察研究。經過多次的論證,比較一致地確認了作為廣東和廣西分界標誌的“廣信”所在地(即:西元前111年漢武帝統一嶺南時所設“交趾部”先是檢察後是管轄嶺南九郡的首府),是在當今廣東封開縣的封川地區及其相鄰的廣西梧州市部分地區;並且認為這個在西漢時的“廣信”地區,是嶺南文化古都之一,是標誌著漢族與越族、中原與嶺南文化交融並取得巨大繁榮的嶺南文化發祥地;有學者還進一步認為,從漢代到唐代中葉,“廣信”文化以其在全國文化的地位和影響,標誌和代表著嶺南文化的形成和特徵;並作為嶺南文化的源流,一直到現在仍不斷地流著,繼續發揮其影響。這些研究成果,經傳媒報導之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廣是指廣信,取自漢武帝時“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之意。公元226年,孫權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由於新設的州舊治在廣信,故名廣州。這是廣州之名的第一 次出現。到宋代,將廣州之地劃分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仍以廣信為地標,廣信以東為廣南東路(後簡稱廣東),廣信以西為廣南西路(後簡稱廣西).

廣東和廣西的廣指的是什麼?

“廣“其實是指地理地貌。。大家都知道,長江以南都是嶺南地區,而我們南方,不像北方平原廣佈。南方確是丘陵遍佈!其實,廣東,廣西就是在大丘陵(嶺南)的東西部。。故而,以”廣“為稱,為廣西、廣東!!

有誰知道廣東和廣西是以什麼為分界線的

賀江下游與西江的交匯處,今天的封開縣,始建於漢武帝六年,當時稱之為廣信。當時南粵剛平,統治者對初開之地施以廣佈恩信而得名。廣信也由此成為整個嶺南的首府。它管轄著現在的廣東、廣西和越南的大片土地。廣信作為“封中”的門戶,從秦漢開始,首先得到了中原和楚的進步文化和生產技術的傳播,廣信也就成為了嶺南最重要的地方。而廣東、廣西的地名也由此產生。廣東、廣西之名始於宋代,都是以著名的廣信縣為分界線,廣信以東、謂之廣東。廣信以西、謂之廣西。在2006年11月11日於封開落成的“廣信塔”,為廣東、廣西得名於廣信做了充分的肯定,也揭開了廣東、廣西地名由來的千年塵封。

廣東廣西的廣指什麼地方

河南、河北的省名,是出自黃河為界;山東、山西是以太行山而分東西;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界分南北;而知道廣東、廣西的界分標誌之“廣”在哪裡的人,恐怕不是很多的。有專家曾經在廣東封開縣和廣西梧州考察的時候,從《水經注》知道這裡正是桂江與賀江“入鬱”(西江)的地方,即西漢時的“廣信”,是當時統轄嶺功九郡的“交趾部”首府所在地,是依據漢武帝在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統一嶺南時所下的聖旨:“初開粵地,宜廣佈恩信”中取出“廣信”二字命名;後來以此為界,廣信之東為廣東,廣信之西為廣西,這即“廣”之由來。“廣”字雖出自聖旨,但實是指桂江與賀江入匯西江之地域,故其內涵是兩江交匯的意思,這也是中國早有水文化意識的一個體現和佐證。

宋朝建立,統一中國,設置廣南東路與廣南西路。廣南西路,包括今廣西全境、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廣西"之名即始於此。廣西曾發生過儂智 高反宋戰爭。儂智高扼崑崙(崑崙關),佔邕州(今南寧),建立南天國。皇五年(公元1053年),北宋王朝平定這次戰爭後,便把廣西分為邕、宜、融三路,官署設桂州(今桂林),亦稱靜江府。

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請問一下誰知道 河南.河北是以什麼河為界 山東.山西呢?湖北.湖南呢?廣東.廠西呢?

河南、河北的河指黃河,山東、山西的山指太行山,湖南、湖北的湖指洞庭湖,川廣的廣指廣信(位於今廣西梧州和廣東封開一代)

相關問題答案
廣東廣西什麼湖為界?
廣東話唄什麼意思?
廣東大專什麼時候報名?
廣東話咀什麼意思?
廣東榴蓮什麼時候成熟?
合乎廣東話是什麼意思?
廣東省有什麼廚師學校?
點在廣東話是什麼意思?
廣東桉樹什麼時候開花?
廣東省考什麼時候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