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關公是財神?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關公為什麼成為財神

到光緒五年(1879年),關羽的封號長達二十四個字,被封為“忠義神武靈佑神勇威顯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曠古未有,令人驚歎。公本是三國時代的一個歷史人物,史書裡的關羽只是從“將”變成“侯”,並未變成一個神。根據西晉陳壽的《三國志》,關羽是個亂世英雄,長著一臉絡腮鬍須,作戰很是勇猛。他與劉備“誓以共死”,不買曹操的帳,“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後因荊州戰事失利,關羽死於現在的湖北安遠一帶。關羽的一生中,被封過兩次,一是在為曹操斬顏良後被封為“漢壽亭侯”,還有一次是在死後被蜀國追諡為“壯繆侯”,但當時所有的史料都沒涉及他是神。那麼,關羽究竟什麼時候成了財神的呢?大概在隋唐時期,關羽開始被“神化”。據唐代《重修玉泉關廟記》記述了關羽幫助隋代智大師興建玉泉寺的傳說,說“(關羽)生為英賢,沒為神明……邦之興廢,歲之豐荒,於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四)。另據史載,關羽蜀漢時封前將軍,漢壽亭侯。關羽封地為劉蜀漢壽地,在今四川境內。亭侯為漢代五侯中爵位最低者。宋徽宗封武安王,以後屢次加封,明萬曆始封“三界伏魔大帝”,清朝曾十次加封,“順治元年定祭關帝之禮。九年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乾隆二十三年)加封關帝為忠義神武靈祐關聖大帝。”(《清朝文獻通考·郡祀考上》)到光緒五年(1879年),關羽的封號長達二十四個字,被封為“忠義神武靈佑神勇威顯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曠古未有,令人驚歎。宋代,人們對關羽的關注表現在了修建關王廟上,關王廟在當時慢慢成了一道風景。在明代萬曆年間,關羽得到了道教的最高封號“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到了清代,“凡通衢大道以至窮鄉僻壤,無地無之”,建關王廟之風,有增無減,關公成為各行各業的保護神。也許是覺得這樣對關公還不夠重視,人們於是又另讓關公再司“財神”一職。於是在清朝,關公的角色發生了轉換。關公的角色之所以在清朝發生了改變,與康熙、乾隆時期民間的商業活動十分繁榮有著很大關係。當時,各行各業都借“三國”之事奉關公為其行業神。如相傳關羽年輕時曾賣過豆腐,豆腐業也就藉此供奉關羽為豆腐業的神了;燭業則因關公秉燭達旦,恪守叔嫂之禮,而奉其為神;更有趣的是理髮業、屠宰業、刀剪鋪業,因為他們的工具都是刀,而關羽的兵器就是青龍大刀,也把關公奉為了神……關羽後來的形象更為深化,與種種傳說不無關聯。楊慶茹在《問吧》一書中寫到:“幾種傳說深化了關羽的財神的形象,一說關公生前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經發明計簿法,設計日清簿,清楚明白;另一說關公死後真神常回到人間助戰,商人在生意受挫後若能得到關公相助,就會東山再起。可見,商人選擇關公當財神,看重的是他的忠義形象和懲惡揚善、祐民護民的萬能神格,他們非常希望關公能保護他們的身家性命和財產安全。“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關公成為財神與山西商人有關。山西商人把關公作為出門在外的保護神,在他們遍佈全國的會館裡建築關廟。因為遊走天下闖蕩江湖也需要彼此照應,共同面對困難,因此,他們就經常仿照‘桃園結義’結成異姓兄弟聯盟,這也使關公忠誠和義氣的美德廣為流傳。後來,晉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紛紛仿效,關公也就成了公認的財神了。”其實,中國的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古代民間信奉的財神分為文武兩類。關羽只是財神中的“武財神”,代表“誠信”。除了關羽,中國古代還另一些財神。南宋時期民間出現的“財神紙馬”,應是財神的原初形式。文財神由古代的文官演化而來,如比干、范蠡;武財神當然由武官演化而來,如趙公明、關公。即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干......

關羽為什麼會成為財神爺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財神,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干、范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這些財神,又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大類,最為人們熟知的財神,則是“正財神”趙公明。

關公即關羽,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的作者說:“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人遇有爭執時,求彼之明見決斷。旱時人們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藥方,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據徐道《歷代神仙通鑑》記載的一種傳說:關公的前生本是“解樑老龍”,漢恆帝時,河東連年大旱,老龍憐眾心切,是夜遂興雲霧,汲黃河水施降。亥帝見老龍有違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劍斬之,擲頭於地。解縣僧普靜,在溪邊發現龍首,即提到廬中置合缸內,為誦經咒九日,聞缸中有聲,啟視空無一物,而溪東解梁平村寶池裡關毅家已有嬰兒落地,乳名壽,幼從師學,取名長生,後自名羽,字雲長。據《三國演義》載,關羽因原籍惡豪倚勢凌人,遂殺惡豪後奔走江湖。東漢末年,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誓共生死,同起義兵,爭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敗劉備。劉備投靠袁紹。曹操擒住了關羽,看中關羽為人忠義,拜為偏將軍。後曹操察覺關羽心神無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銀珠寶、高官、美女來收買,但關羽絲毫不為錢財名利所動。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大將之首將。曹操得知大怒,與司馬懿設計,聯合孫權共取荊州。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都督荊襄郡事,令取樊城。關羽分荊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呂蒙計,痛失荊州,夜走麥城,兵敗被擒,不屈而亡。《三國演義》後又記載:關羽遇難後,陰魂不散,盪盪悠悠,直到荊州當陽縣玉泉山上空大呼:“還我頭來!”山上老僧普靜聞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樑、文丑(皆被關羽所殺)等眾人之頭,又向誰索?”關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門。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為佛、道、儒三門崇信。明清時代,關羽極顯,有“武王”、“武聖人”之尊,由此關羽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民間各行各業對“萬能之神”關帝頂禮膜拜。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是大概是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比。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希望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另外,人們希望商賈堅守誠信進行交易,把關公奉為公正人,來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

關公為什麼封了財神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財神,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這些財神,又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大類 民間關於趙公明的傳說,由來已久。早在晉代年間,幹寶《搜神記》中,趙公明為專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東晉時期,陶弘景《真誥》中記述,趙公明為致人疾病的瘟神。隋唐時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現,分別身披青、紅、白、黑、黃五色袍,各手執一物:一人執杓子和罐子、一人執皮袋和劍、一人執錘、一人執扇、一人執火壺。文帝問太史居仁:“他們是何方神聖?主管哪些災福?”張居仁奏曰:“他們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為五鬼,在人間為五位瘟神: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主管世間瘟疫。此乃天地運行時所產生的疾病。”文帝問:“怎麼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張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臨的疾病,無法制止”。於是那年許多百姓死於瘟疫。是時,文帝下令立祠,於六月二十七日詔封五方力士為將軍。 直到《封神演義》問世,趙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樣渾身充滿邪氣、鬼氣和瘟氣。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爺。趙公明司財,能使人宜利和合,發家致富,這正符合世人求財的願望,所以民間廣泛敬祀趙公明,而他原來作為冥神、瘟神、鬼帥的面目被日漸淡忘了。民間所供財神趙公明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黑麵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附之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更加強了財源茂盛的效果。 范蠡也是一位文財神。他是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天資聰穎,少年時便有獨慮之明。後被越王勾踐拜為士大夫。越國兵敗於吳國,范蠡與越王一同去屈事吳王夫差。回國後又輔佐越王富國強兵,終於打敗了吳國。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唯獨勾踐面無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越王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便不想歸功於臣下。於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辭官隱退,帶領家屬隨從,架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 范蠡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范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它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范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為後半生的保證,自此居住下來自稱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說隱語“逃”;“朱”,一說為富翁的象徵,或說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說是對尊長,平輩的敬稱,或說寓己曾做為公爵)。范蠡父子靠種地、養牲畜,做生意又積累了數萬家財,成為陶地的大富翁,後又兩家分財於百姓,天下人都讚美陶朱公,拜其為財神。 陶朱公的經營智慧歷來為民間所敬仰,於是有許多經營致富術託與陶朱公名下。如《經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懶惰;價格要訂明,切忌含糊;用度要節儉,切忌奢華;賒賬要認人,切忌濫出;貨物要面驗,切忌濫入;出入要謹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優劣要細分,切忌混淆;貨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約定,切忌馬虎;買賣要適時,切忌拖誤;錢財要明慎,切忌糊塗;臨事要盡責,切忌妄託;賬目要稽查,切忌懶怠;接納要謙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靜,切忌粗糙;說話要規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

關羽為什麼稱為"財神爺"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財神,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干、范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這些財神,又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大類,最為人們熟知的財神,則是“正財神”趙公明。

關公即關羽,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的作者說:“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人遇有爭執時,求彼之明見決斷。旱時人們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藥方,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據徐道《歷代神仙通鑑》記載的一種傳說:關公的前生本是“解樑老龍”,漢恆帝時,河東連年大旱,老龍憐眾心切,是夜遂興雲霧,汲黃河水施降。玉帝見老龍有違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劍斬之,擲頭於地。解縣僧普靜,在溪邊發現龍首,即提到廬中置合缸內,為誦經咒九日,聞缸中有聲,啟視空無一物,而溪東解梁平村寶池裡關毅家已有嬰兒落地,乳名壽,幼從師學,取名長生,後自名羽,字雲長。據《三國演義》載,關羽因原籍惡豪倚勢凌人,遂殺惡豪後奔走江湖。東漢末年,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誓共生死,同起義兵,爭雄天下。建安五年,曹操出兵大敗劉備。劉備投靠袁紹。曹操擒住了關羽,看中關羽為人忠義,拜為偏將軍。後曹操察覺關羽心神無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銀珠寶、高官、美女來收買,但關羽絲毫不為錢財名利所動。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大將之首將。曹操得知大怒,與司馬懿設計,聯合孫權共取荊州。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都督荊襄郡事,令取樊城。關羽分荊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呂蒙計,痛失荊州,夜走麥城,兵敗被擒,不屈而亡。《三國演義》後又記載:關羽遇難後,陰魂不散,盪盪悠悠,直到荊州當陽縣玉泉山上空大呼:“還我頭來!”山上老僧普靜聞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樑、文丑(皆被關羽所殺)等眾人之頭,又向誰索?”關羽恍然大悟,遂皈依佛門。

關羽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為佛、道、儒三門崇信。明清時代,關羽極顯,有“武王”、“武聖人”之尊,由此關羽被世人附會成具有司命祿,估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民間各行各業對“萬能之神”關帝頂禮膜拜。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是大概是因為關羽不為金銀財寶所動,與一些世間貪利妄義之徒形成鮮明的對比。世人尤其是商賈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希望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另外,人們希望商賈堅守誠信進行交易,把關公奉為公正人,貳維護傳統的道德秩序。

為什麼供奉關羽為財神

其實關羽並非財神,但他是“義”的化身,經商者,比較忌諱的就是犯小人,所以商家就希望關羽能趕跑這些不義的人,保佑他們做生意順順利利,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商人的守護神 。

關公為什麼是財神

關公大意失荊州,失去的不僅是蜀國的要塞,還失去了他自身寶貴的生命。關公死後,吳國將他的首級割下送給曹操,妄圖使用反間計,結果被曹操識破。曹操將關公首級厚葬,卻沒有想到讓他屍首合一,結果,關公死後身首異處,便在陰間陰魂不散,在荊州大地成為厲鬼。關公的陰魂在荊州大地徘徊了300多年,常常對天長號:還我頭來。

有一天,公元591年的一天。埋葬關公屍身的荊州玉泉山上來了一個和尚,他就是佛教天台宗的開山之祖智者大師。他打算在這裡建造寺廟弘揚佛法,但山頂原來是一片積水深潭,無法施工。智者大師知道埋在這裡的關公能幫助他,但關公此時仍對自己的慘死耿耿於懷,不願出手相助。智者大師就點化他:你過五關斬六將殺了這麼多人,誰來還他們的頭呢?於是關公大徹大悟,皈依佛門成為護法神,並同意獻上玉泉山給智者建廟。傳說,關公顯聖帶領兵將劈開高山,填滿深潭,運來木材,七天七夜建起了玉泉寺。從此,關公由原來的厲鬼第一次作為正神的形象進入佛教殿堂,成為佛門的護法神。

由鬼成神,關公完成了成神路上關鍵的一步。此時中國的歷史是隋朝時期。

到了唐朝,作為古代名將,又加之本身的佛門護法神身份,關公作為當時武聖人姜子牙的陪祀第一次躋身到國家級祭祀的行列。但到趙匡胤建立北宋時,關公卻被擠出了國家祭祀的行列,不得不進入民間。但一到民間,他就受到廣泛的同情和歡迎,那時的說書人已經將三國故事說的風生水起,人物的性情相貌、忠奸善惡已經基本定型。關公的忠義更成為人們崇拜的精神力量,但這只是奠定了他為綠林好漢供奉、祭拜的基礎,離財神的事務還遠著呢。

宋徽宗時期,一個稅收能佔到全國總稅收收入六分之一的鹽池突然乾涸了。這個鹽池在山西解州,解州是關公的老家,自古就是中原主要的食鹽產地,解州鹽池因而堪稱大宋朝的金庫。鹽池突然乾涸,八年不產一顆鹽,這可急壞了宋徽宗。但崇奉道教的宋徽宗吉人天相,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來了個自告奮勇者,說是可以用法力讓解州產鹽,宋徽宗一看,來人原來是龍虎山天師道掌門人張繼先張天師。張天師精通道法,很快領了聖旨趕到解州,但幾道法事做下來收效甚微。張天師一看,原來是蚩尤那老妖在作怪。張天師的法力制不服蚩尤,他就請來了關公。為什麼請關公呢?這要說到先天易經。

易經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易經是伏羲所造,後天易經是文王所演,所以後天易經也被稱作周易。按照先天易經,關公的姓“關”是六畫名“公”是四畫,組合是解卦。解卦的成功卦是屯卦,屯是囤積,囤積什麼?當然是財富,比如糧食、金錢、物品、寶藏等,這就可以看出,關公與財富的內在關係。解州地名既然是解那自然也是解卦。關公是解卦,又是解州人,那關公的法力在解州當然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張天師請來關公,關公卻沒有兵,良將無兵怎麼打仗?關公想了個辦法。當時正是麥收午睡時分,關公把鹽池附近一個村勞力的靈魂都借走了,說是打完仗就還魂。但令關公沒想到的是蚩尤的法力太強了,很不好制服,等關公他們好不容易打贏仗,村民的靈魂回去一看,時間太長身體都已腐爛不能還陽了,這樣一個村的勞力都死了。所以這個村後來就叫做“冤枉村”。再往後,人們覺得這個名字太不好聽,又把村名按諧音改成了原王村。

仗打完了,蚩尤被制服了,鹽池果然又開始產鹽了。宋徽宗非常高興,為了表彰關公,他以自己的年號“崇寧”為封號,以道教的“真君”為神職,敕封關公為“崇寧真君”,第一次為關公增添了道家的神仙色彩。之後,宋徽宗連續三次追封關公,最後一次的封號是“義勇武安王”。這個王的爵位超越了他過去所有的封號,關羽從生前最低級的亭侯,連升數級,榮登王位,為日後成為財神做出了重要......

關羽為什麼是武財神

財神的起源頗為難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財神,一般認為有所謂“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五路神、利市仙官,“準財神”劉海蟾。這些財神,又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大類,最為人們熟知的財神,則是“正財神”趙公明。

1、趙公明——專司人間財富之神

世人奉祀的財神,影響最大的當推趙公明。據《三教搜神大全》載,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故人稱“元帥之功莫大焉”。反買賣求財,只要對趙公明祈禱,便無不稱心如意,故而民間奉其為財神。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麵濃須,身跨黑虎,面目猙獰,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武財神。

民間關於趙公明的傳說,由來已久。早在晉代年間,幹寶《搜神記》中,趙公明為專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東晉時期,陶弘景《真誥》中記述,趙公明為致人疾病的瘟神。隋唐時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現,分別身披青、紅、白、黑、黃五色袍,各手執一物:一人執杓子和罐子、一人執皮袋和劍、一人執錘、一人執扇、一人執火壺。文帝問太史居仁:“他們是何方神聖?主管哪些災福?”張居仁奏曰:“他們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為五鬼,在人間為五位瘟神: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主管世間瘟疫。此乃天地運行時所產生的疾病。”文帝問:“怎麼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張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臨的疾病,無法制止”。於是那年許多百姓死於瘟疫。是時,文帝下令立祠,於六月二十七日詔封五方力士為將軍。

趙公明的瘟鬼性格到了《列仙全傳》中就更為具體了,只是他又從五方瘟鬼之一變成了八部鬼帥之一:元明時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億萬數,周行於人間。劉元達領鬼兵施雜病,張伯元領鬼行瘟疫,趙公明領鬼施人間以痢疾,鍾子季(鍾士貴)施人間以瘡腫,史文業行寒疾,範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給人間降下許多災禍疾病,奪走了萬民性命,枉夭無數。

直到《封神演義》問世,趙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樣渾身充滿邪氣、鬼氣和瘟氣。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爺。趙公明司財,能使人宜利和合,發家致富,這正符合世人求財的願望,所以民間廣泛敬祀趙公明,而他原來作為冥神、瘟神、鬼帥的面目被日漸淡忘了。民間所供財神趙公明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黑麵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附之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更加強了財源茂盛的效果。

2、范蠡——生財有道的陶朱公

范蠡也是一位文財神。他是春秋戰國之際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同時也是一位生財有道的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天資聰穎,少年時便有獨慮之明。後被越王勾踐拜為士大夫。越國兵敗於吳國,范蠡與越王一同去屈事吳王夫差。回國後又輔佐越王富國強兵,終於打敗了吳國。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唯獨勾踐面無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越王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便不想歸功於臣下。於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辭官隱退,帶領家屬隨從,架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

范蠡父子在齊國海邊耕種土地,勤奮治產不久,就積累家產數十萬金。齊人聞其賢,請為其相。范蠡嘆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它歸還了相印,將錢財盡分給了朋友和鄉鄰,只帶上最貴重的物品,暗自離開齊都,悄悄來到陶地。范蠡認為,陶地處天下之中,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

供財神關公有什麼說法

關公是唯一被佛、道、儒三家崇拜的神,人稱“美髯公”,更有“武聖人”、“武財神”之美稱,儼然於“文聖人”孔子並立,神號封為“關聖帝君”。 武財神關公集“忠、孝、節、義”於一身,既可招財,又可鎮宅保平安。首先他是“誠信”之神,被商人奉供為神靈,使大家以“關公”為楷模,合作共贏、財源滾滾。後被認為“財神”。在供奉武財神時應面向屋外,或是面向大門,這樣威風凜凜的武財神一方面可招財入屋,同時又可鎮守門戶,不讓外邪入侵。 關公的刀位:一般刀尖向上是用來擺在室內驅邪辟邪意思為索命。刀尖向下是收工的意思·我聽過有一種說法:橫道奪財,立刀索命(也就是驅除屋內的不乾淨的東西),下刀是鎮宅(本來沒有不乾淨的東西,可以鎮宅)。 1.關公像請至家中後,切不可馬上供奉,首先要開光。其次選擇一個吉位,主要原則就是:關公像要面衝大門,關公像左右方要有牆,所謂左青龍,右白虎.關公像面衝大門應與大門有七米至九米的距離才可,否則門口邪風太硬.另外關公相切不可供奉於面對廁所,廚房,個人臥室,飯桌附近,經常有吵鬧的地方或是背靠廁所的牆.總體原則就是關公像目光所處的地方不能有尖物,不能有擋住關公像目光的物體,讓關公相目光能看的很遠就行. 2.選好吉利位置後,關公像供奉的高度就是:關公像底坐應與你本人的頭部平齊,所謂舉目三尺有神靈就是這個意思. 3.將關公像必須靠於牆上,就好比我們有靠山一樣,一個人如果沒有靠著牆,也會隨風倒,所以供神也是如此. 4.關公像,香爐,花瓶,金元寶,供盤,燭臺要一應俱全: 5.擺好供奉之後,日常的供果要常換.供果有: 柿子(意為招財利市之義.非西紅柿),葡萄,蘋果,香蕉,糕點,糖果,佛手,桃,香瓜等,.平均每三天換供品. 6.平時上香應早晚各一柱香,代表一心一意敬奉神靈,沒有條件的可早上上一柱香,有重要的事情向神請願時再上三柱香,三柱香的意思是火急如律令,是求神來幫忙的,所以日常不要上三柱香. 7.每一週或半個月後打掃一下神壇,不可以讓神壇以及關公相太髒,我們及我們住的屋子太髒了都不習慣。

相關問題答案
為什麼說關公是財神?
為什麼說曹操是奸雄?
為什麼說東莞是性都?
為什麼說韓國是棒子國?
拿破崙為什麼說中國是?
為什麼說巴黎是花都?
為什麼說多利是克隆羊?
為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
為什麼說曹操是英雄?
為什麼說母愛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