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是什麼時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節,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贊助廣告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贊助廣告

冬至日是什麼時候?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南半球接近這一年的黃昏,北半球接近下一年的早晨。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老福州圖說冬至舊俗 節前理髮做“米時”粿(3張)”。冬至並非一年最冷的一天,人們所說的“進九”之後,還有一個月才是一年裡最冷的時間(即翌年1月8日—1月18日交節)。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節),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

2016冬至是什麼時候

2016-12-21

2016年冬至是什麼時候

2016-12-21

冬至日什麼時候?

【冬至節的由來】冬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最受重視。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於中國人的陰、陽觀念。陰、陽象徵生命的平衡與協調,中國人相信冬至來臨之時,正是“陰”的黑暗力量與陰寒本性最強烈的時候,與此同時,亦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時刻,只因“陽”的光明與溫暖將會逐漸取締“陰”的極寒本性。因此,冬至是一個協調及和諧的歡樂時刻。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在《尚書》“堯典”中稱冬至為“日短”,因為這一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指的就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 。相反的,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

【冬至民間習俗】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實質上相當於今天的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櫃床燈的後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後才能烤食。如果這時家裡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後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還有些家庭在傍晚,用應時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過,在這天的陽光下曝晒後收藏起來,留給日後有病的人煮粥吃。

現在的冬至節,仍然保留著許多歷史的遺蹟。從冬至之日起,即進入了數九寒天。民間保留有塗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形式多種多樣。“九九消寒圖”有三種圖式,分別為文字、圓圈、梅花三種。各傢俱體採用什麼形式,往往根據主人的愛好和文化素質而定。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

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中華古今注》話:“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曹植《冬至獻襪履表》亦有“亞歲迎祥,履長綱慶”的句子。後來,贈鞋於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於甥侄了。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過去的手工刺繡,送給男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現在則多數是從集市購買,形式緊跟著時代的潮流。每逢節日,大人們總喜歡抱著小孩串門子,誇耀舅姑贈送的鞋帽。

冬至節,晉北地區的男孩子習慣玩打崗遊......餘下全文>>

冬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一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從冬至嗎?

是的,我們這也叫高冬起九。

冬至日出時間是多少?

日出時間為7:25am 日落時間為4:35pm

冬至是幾月幾日,2017年冬至是什麼時候

2016年12月21日 農曆 十一月廿三 冬至

2017年12月22日 農曆 十一月初五 冬至

地理上冬至日是哪天?

嗯,兩種說法都對,因為按照一般的情況是22日為多,但是冬至日是我國農曆中的節氣,而農曆日期與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日期並不是完全一一對應的,就像每年的傳統節日並不是固定同一天一樣。雖然有出入,但是通常只差一兩天,因此戶是22或23號,完全是可以的。不過你要是答試卷,還是按照教科書上的寫吧,一定不會算你錯的啦~

相關問題答案
冬至日是什麼時候?
夏至日是什麼時候?
星座交界日是什麼時候?
天蠍生日是什麼時候?
天蠍座生日是什麼時候?
世界無炎日是什麼時候?
南京紀念日是什麼時候?
金牛座生日是什麼時候?
辰日是什麼時候?
植樹日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