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立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立春代表什麼意思

立春,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在農曆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雞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立春代表什麼?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俗稱“打春”。

立春,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在農曆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贊助廣告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山西民間流行著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贊助廣告

第二天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眾農民將春牛打爛。

現在,城裡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為娛樂。立春日,村裡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晉東南地區習慣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說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灶,據說可以祛蚍蜉。

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

立春節,女孩子剪綵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節,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運城地區新嫁女,孃家要接回,稱為“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

20177年什麼時候立春

2017立春是幾月幾日

2017年2月3日 農曆2017年正月(小)初七

立春的介紹

立春不僅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傳統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和春分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人按照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 ,總結出最形象的 “二十四節氣” ,這是人類文明程序中的大智慧 。因為中國是一個最古老的農業大帝國 ,氣候對靠天吃飯的中國人太重要太重要了。

二十四節氣 ,是按照陽曆確定的,和農曆一點關係都沒有 。

二十四節氣裡面 ,最重要的是 “二分” 、“二至” 、其次是 “四立” 。

一 ,春分

二分 ,指春分 、秋分 。先民們發現在春天的某一天 ,白天和夜間的時間一樣長短 ,把晝夜平分了 ,所以把這一天叫做 春分 。同樣 ,先民也發現了 , 在秋天的某一天也是晝夜平分 ,就把這一天叫做秋分 。“分” ,在這裡是 “平分” 的意思 。

二,立春

四立 ,指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立” 是 “確立” 、“將要” 的意思 ,在時間上是 “模糊概念” ,不是很準確 ,但是差不多 。

以立春為例 ,中國幅員遼闊 ,各地氣候千差萬別 ,不可能在同一天進入春天 。立春時節 ,天氣明顯轉暖 。

立春啥意思?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指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公曆每年2月3至5日之間,表示著春天的開始。從這一天一直到立夏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選【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你的採納是對我最大的支援!

什麼時間立春、

2016年立春具體時間:公曆(陽曆)2016年2月4日17時46分00秒,農曆(陰曆)2015年臘月二十六,星期四。

"公曆2016-2-4"查詢資訊如下:

公曆:2016年2月4日星期四寶瓶座

農曆:羊年 臘月 廿六日

四柱:丙申 辛丑 丙辰

節氣:立春 五九第9天

生誕: 二十八宿:壁 甲子納音:沙中土 距離今日:還有6天

立春是什麼意思 立春是怎麼來的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節氣由來

立春不僅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望採納我的回答。

立春,是什麼意思

24節氣當中的一個節氣,春雨蜇分清谷天,夏滿芒夏二暑連,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立春?
立春代表什麼是什麼意?
十二生肖什麼是春肖?
什麼是春分?
什麼是對立星座?
什麼是不惑之年?
老鼠為什麼是十二生肖?
什麼是有頭無腳的生肖?
如何看什麼是什麼星座?
什麼是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