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在哪個博物館?

General 更新 2024-06-02

馬踏飛燕到底在哪個博物館?昨天去了甘肅省博物館沒有找到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確實在甘肅省博物館,之前見過,你昨天沒看到,可能是外出展覽了

馬踏飛燕在哪出土?

雷臺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的出土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佔地面積12.4萬平方米。雷臺是絲綢之路上精品旅遊景區,1983年雷臺被公佈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雷臺漢墓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3年12月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11月被定為甘肅省建設系統第三批"文明服務示範窗口單位",2004年4月被定為甘肅省第三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史料記載,雷臺為前涼(公元301年-375年年)國王張茂所築靈鈞臺。《資冶通鑑》中記載:為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始築"周輪80餘堵,基高9仞"。現雷臺保存基本完好,長106米、寬60米、高8.5米。臺上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10座,其建築雄偉、規模宏大。周圍古樹參天,湖波盪漾,是聞名遐邇的旅遊觀光勝地。

1969年9月在臺下東南角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磚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門、甬道、前、中、後室等部分組成, 通長40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雖經盜掘,但遺存尚多,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珍貴文物共231件,古錢幣3萬枚,被史學界稱為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緻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藝術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1971年9月全國著名考古學家、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賓努首相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時發現銅奔馬,稱其為"馬踏飛燕"。1973年外交部長陳毅決定讓銅奔馬赴世界各地展覽。作為中國考古文化優秀代表於1973年4月至1975年8月先後到法國、日本、英國、羅馬尼亞、奧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蘭、比利時、美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高度讚譽。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武威市將"馬踏飛燕"定為象徵武威騰飛的城標;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

為了進一步保護開發和利用雷臺及雷臺漢墓這一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改善旅遊設施、提高旅遊區的服務質量和綜合接待能力。撤地設市後,在國家、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爭取資金3500多萬元對雷臺旅遊區進行旅遊基礎設施和景點建設,擴大佔地面積66670m2,雷臺旅遊區以嶄新的面貌向中外遊客充分展示了雷臺文化一條街、堪稱"中華第一門"的漢風格大門、大型音樂噴泉、天下第一馬"馬踏飛燕"、凝聚漢文化精萃的巨型浮雕、牌樓、圖騰柱以及堪稱"世界之最"的整體放大6倍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隊列,建成並布展了具有天馬藝術風采的天馬藝術館。進行了古建築維修、綠化、美化建設,建成後,中央及各省、市領導、專家、學者參觀後給予了高度評價。

雷臺旅遊區環境的改善、漢文化和馬文化全方位的展示,給國內外遊客提供了舒適優美的遊覽環境,我們熱忱歡迎中外遊客來中國旅遊標誌之都,目睹那神奇的"馬踏飛燕"出土地及古代人民智慧的傑作。

馬踏飛燕位置在哪?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臺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

雕塑馬踏飛燕出自什麼地方

應該是“馬踏飛燕”吧!! 馬踏飛燕也稱馬超龍雀,是東漢青銅藝術的傑出代表。一匹千里馬正在疾馳飛奔,它體態健美,昂首揚尾,張口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下踏著一隻飛鳥。飛鳥展翅欲飛、驚愕回首。一切都發生在瞬間,卻給人以無比寬闊的想像空間。 中國古代匠師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豐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構思,嫻熟的匠藝,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以飛鳥的迅疾襯托奔馬的神速,造型生動,構思巧妙,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結構凝為一體,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銅奔馬(馬踏飛燕)(東漢) 通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0.1釐米 1969年甘肅省武威縣雷臺漢墓出土 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是什麼時候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的

“馬踏飛燕”是1983年10月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的。

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馬踏飛燕是什麼朝代的文物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我國的旅遊標誌馬踏飛燕是什麼時期的傑作。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東漢時期軍事長官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1986年“馬踏飛燕”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馬踏飛燕在哪裡可以看到真容?

銅奔馬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是1969年出土與甘肅省武威市北郊的雷臺下的東漢墓中。該藝術品為昂首飛奔的馬,馬的右蹄下踏著一隻龍雀。1983年被中國國家旅遊總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圖形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原件存放在甘肅省博物館內,因屬於珍貴文物,不對外展出。現在全國只有2尊仿製品是完全按照銅奔馬原件比例複製的,一件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另一件則存放在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位於蘭州西津西路3號,館內以彩繪陶器、漢唐絲路珍品和佛教藝術瑰寶為其三大突出特點。

馬踏飛燕現在放在哪裡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臺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 希望你能採納我的回答,謝謝

什麼是馬踏飛燕

簡介: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托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相關問題答案
馬踏飛燕在哪個博物館?
上海哪個博物館好玩?
北燕在哪個朝代?
馬爾代夫在哪個位置?
馬踏飛燕的意思是什麼?
馬馬爾代夫在哪個國家?
趙飛燕是哪個朝代?
馬踏飛燕真品值多少錢?
問道這遊戲的首飾怎麼降級在哪個人物裡 ?
浙江杭州有哪些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