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調味料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調味料能起到保護營養,甚至促進營養吸收的作用。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了,喜歡大家喜歡。

  

  1、食鹽

  炒菜時鹽一定要晚放。要達到同樣的鹹味,晚放鹽比早放鹽用的鹽量要少一些。如果較早放鹽,則鹽分已經深入食品內部,在同樣的鹹度感覺下不知不覺攝入了更多的鹽分,對健康不利。

  此外鹽還有很多妙用,比如:清洗茶杯,淡鹽水浸泡蔬菜水果可消毒殺菌等。

  2、醋

  醋是一種重要的調料,它能派上許多用場。

  1.解腥:在烹調魚類時可加入少許醋,可破壞魚腥.

  2.祛羶:在燒羊肉時加少量醋,可解除羊羶氣.

  3.減辣:在烹調菜餚時如感太辣可加少許醋,辣味即減少.

  4.添香:在烹調菜餚時加少許醋能使菜餚減少油膩增加香味.

  5.引甜:在煮甜粥時加少許醋能使粥更甜.

  6.催熟:在燉肉和煮燒牛肉,海帶,土豆時加少許醋可使之易熟易爛.

  7.防黑:炒茄子中加少許醋能使炒出的茄子顏色不變黑.

  8.防腐:在浸泡的生魚中加少許醋可防止其腐敗變質.

  此外,醋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起到面板護理、頭髮護理、護甲美甲、消除疲勞、預防感冒、去除異味等作用。

  辨別:購買時要看配料表,選擇釀造醋,切勿選擇危害健康的醋精或者其他工業醋酸勾兌的醋。

  發酵成熟的陳醋口味更回味悠遠,勾兌醋味道更尖銳,酸味刺鼻。一瓶約500ml的釀製醋價格大概是勾兌醋的2~3倍。

  3、酒類

  料酒:專門用於烹飪調味的酒,用以去腥提香,通常是用黃酒加如香料製成。

  白酒:用以去腥提香,可以在醃製肉類或製作滷肉時使用,製作泡菜時加入一些白酒可以殺菌添香。

  另外烹飪時有時會使用到紅酒、啤酒等。

  4、醬類

  甜麵醬:是以麵粉、水、食鹽為原料製成的一種醬。除了可以直接蘸食之外,還可以當調味料使,如:京醬肉絲,醬爆雞丁等。在做炸醬麵時,和黃醬一起使用,味道更好。

  豆瓣醬:以蠶豆為主要原料配製而成,以鹹鮮味為主。是加粗口味的川菜常用的調料,比如回鍋肉、麻婆豆腐、水煮魚、麻辣火鍋等.

  豆豉:是用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發酵製成的食品,有特殊風味,用以製作“豉汁排骨”“豆豉炒苦瓜”等。廣東陽江豆豉、四川永川豆豉等為知名產品。豆豉香辣醬是在豆瓣醬中添加了豆豉等。

  番茄醬:是鮮番茄的醬狀濃縮製品,用以烹製菜餚,沒加調味劑,不影響做菜調味。一般不直接吃。常用作魚、肉等食物的烹飪作料,是增色、添酸、助鮮、鬱香的調味佳品。

  番茄沙司:簡單地說,番茄醬就是純番茄,而番茄沙司是番茄醬調味之後做成的。番茄沙司可以直接食用,而番茄醬必須經過烹飪處理。番茄醬的番茄紅素含量大大高於番茄沙司。

  芝麻醬:簡稱麻醬,是一種把芝麻磨成粉末並調製的醬料。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為涼拌調料。常用於拌冷盤、拌麵、麻辣燙或火鍋的蘸料。

  沙拉醬:市場有千島汁、蛋黃醬、油醋汁等口味,可根據口味購買,可以拌食沙拉、製作三明治等。

  5、糖類

  用以增加甜味,分為白糖、紅糖、冰糖等。

  白糖:是由甘蔗或者甜菜榨出的糖蜜製成的精糖。以甘蔗為原料的叫白砂糖,以甜菜為原料的叫綿白糖。

  紅糖:原料為甘蔗,是用甘蔗汁小火熬製蒸發濃縮而成。風味獨特,多用來製作甜品。雖雜質較多,但營養成分保留較好。具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補血破淤等功效。

  冰糖:製作紅燒類菜餚時使用冰糖會使菜品顏色更加紅亮,此外使用冰糖沖泡茶水或製作甜品,有補中益氣,和胃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用途:

  具有緩和酸味的作用:在製作酸味的菜餚湯羹時,加入少量食糖,可以緩解酸味,並使口味和諧可口。如醋熘菜餚、酸辣湯、酸菜魚等,加入少量白糖,成品則格外味美可口。否則,成品則寡酸不利口。

  必不可少的調料:製作糖醋菜餚,主要的調料就是糖和醋,以及精鹽、糖和醋混合,可產生一種類似水果的酸甜味,十分開胃可口,如糖醋魚、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糖醋茄子等等。

  具有拔絲的作用:白糖入鍋,加入少量清油及清水,熬至糖化水乾時,倒入掛糊油炸後的菜餚,裹勻,出鍋,放在抹過油的盤內,趁熱夾食時,即可拔絲縷縷金絲來,如拔絲蘋果、拔絲香蕉、拔絲裡脊、拔絲紅薯等等。

  能使食品霜化:白糖入鍋,加入適量清水,熬至水近干時,倒入經烘烤或油炸過的原料,離火,翻拌,冷卻後,成品表面即似白霜狀。如掛霜花生、掛霜果紅、掛霜豆子等。

  可製成調色劑:白糖入鍋,加入少量油,熬至呈醬油色時,加入3倍的水,熬至糖塊溶化後,即成糖色。糖色廣泛用於制醬油的著色、滷菜的調色、紅燒類菜餚的調色等。

  6、香料

  幹辣椒:用以增加辣味和香味,用於炒菜或燉肉等,是川、黔、湘等地的重要調料。

  可以磨成辣椒麵,油燒熱澆在辣椒上製作成辣椒油,常用於涼拌菜、拌麵等。

  花椒&麻椒:

  麻椒顏色淺,風乾後偏棕黃色;花椒顏色重,偏棕紅色。麻椒的味道比花椒重,特別麻。 在川菜中麻椒佔有很大的地位。

  生活妙用:把花椒裝進小布袋裡面放到糧食和食物上,廚房的角落,可以防止驅除蟲蟻防止生蟲,並有防止異味的作用。

  八角***大料***:也叫大茴香,因此無論滷、醬、燒、燉,都可以用到它,用以去腥添香。

  1.燉肉時,肉下鍋就要放八角。特別是在燉燒牛羊肉時,加入大料可以去除腥羶味,使菜餚味道更香醇。

  2.醃菜時得提前放。在醃雞鴨蛋、香椿、香菜、雪裡蕻等時,放入大料別具風味。

  3.炒菜時要先用大料熗鍋,將油燒熱,放入大料炸出香味,適合搭配蔥姜拌菜用。

  每次放大料也不能過多,一份菜最多3瓣就夠了。

  真假大料大鑒別:

  1、真大料的瓣角較整齊,在八九瓣左右,朵大飽滿。

  2、而假大料極瘦長,外表皺縮,瓣角很不整齊,大多為9瓣以上。吃到嘴裡,真大料味甘甜,香味濃郁;而如果覺得味苦,很可能就是假的。

  胡椒:用以去腥添香,分為黑胡椒和白胡椒。秋末至次春果實呈暗綠色時採收,晒乾,為

  黑胡椒;果實變紅時採收,用水浸漬數日,擦去果肉,晒乾,為白胡椒。

  有粉狀和原粒兩種出售,原粒胡椒使用胡椒研磨器磨碎後使用香味比粉狀濃郁。

  一般來說,黑胡椒適用於燉、煎、烤肉類。能達到香中帶辣、美味醒胃的效果。

  白胡椒多煲湯,胡椒香味稍淡,辣味更濃,能提出鮮味。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黑胡椒、白胡椒皆不能高溫油炸,應在菜餚或湯羹即將出鍋時加少許

  香葉:為乾燥後的月桂樹葉,用以去腥添香,用於燉肉等。

  桂皮:為乾燥後的月桂樹皮,用以去腥添香,用於燉肉等。

  小茴香:用以去腥添香,用於燉肉等。其莖葉部分即茴香菜。

  孜然:孜然又名安息茴香,祛除腥羶異味的作用很強,還能解除肉類的油膩,常用在燒烤牛羊肉中,令肉質更加鮮美芳香。孜然也是配製咖哩粉的主要原料之一。

  五香粉: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芳香類調料混合研製而成,使用方便。尤其適合用於烘烤或快炒肉類、燉、燜、煨、蒸、煮菜餚作調味。

  7、醃製類

  豆腐乳:又稱腐乳,是用大豆、黃酒、高粱酒、紅曲等原料混合製成的。各地豆腐乳的味道不同,用以佐餐、烹飪。

  剁辣椒:湖南特產,由新鮮辣椒醃製而成。是製作“剁椒魚頭”等的重要材料。

  泡椒:四川特產,由新鮮辣椒醃製而成。是製作“魚香肉絲”“泡椒牛蛙”等菜的重要材料。

  8、澱粉類

  上漿:菜餚上漿加澱粉要適量,滑熘豬、禽、魚類的片、丁、絲都需要澱粉掛漿;

  勾芡:俗稱“兌汁”,綠豆澱粉最好,土豆澱粉次之,紅薯澱粉湊活,玉米澱粉最次。

  澱粉少許,用冷水化開,衝入煮開的湯中,或者炒好的菜中即可。

  9、咖哩

  咖哩粉適合快炒、比如;咖哩炒飯、咖哩三鮮牛柳…………咖哩塊適合做、咖哩雞、咖哩醋魚

  10、芥末

  芥末——可用作泡菜、醃漬生肉或拌沙拉時的調味品。亦可與生抽一起使用,充當生魚片的美味調料。現在有芥末油出售.用起來更方便。

  11、味精、雞精

  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

  注意事項:①高湯烹製的菜餚不必使用;②酸性強的菜餚,如糖醋、醋溜菜等不宜使用;③醃菜不要使用味精;④不宜過早放味精,要在將出鍋時放入;⑤少量使用,多食無益。

  12、蠔油

  蠔油適合多種烹調方法,既可以直接作為調料蘸點,也可用於加熱燜、扒、燒、炒、熘等,蠔油芡汁在菜餚八成熟時下鍋最好,較易顯色且蠔味香濃,且忌在熗鍋操作時使用。

  13、油脂類

  香油:又稱芝麻油、麻油,是從芝麻中提煉出來的,具有特別香味。炒菜、制湯時做“尾油”用。菜餚製成時的剎那加入幾滴提香。

  有的地方把麻椒炸的油也叫麻油,就是花椒油,味道較麻。

  菜油***菜籽油***:不適合涼拌菜。是做油潑辣子最適合的油,色拉油、調和油之類的激不出那種香味來。

  花生油:花生油的脂肪酸構成是比較好的,易於人體消化和吸收。花生油含鋅量是色拉油、菜籽油、玉米油、豆油的許多倍。雖然補鋅的途徑很多,但油脂是人們日常必需的補充物,所以食用花生油適宜於大眾補鋅。

  葵花籽油: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含量比花生油、麻油和豆油都多,近年來較受青睞。

  玉米油:最好選用非轉基因的玉米胚芽油。優質玉米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自然純淨無膽固醇,還有特別豐富的鎂、鈣、維生素E以及植物甾醇。

  大豆油:大豆油分四個等級,從一到四,一級最好,四級最差。 選購時注意看標籤,儘量選擇非轉基因大豆油。

  橄欖油:橄欖油富含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可以直接喝,每天早餐時喝一勺;還可以用橄欖油來拌沙拉;還可以用它來炒菜,炒菜時油煙很少很少。要想營養最大化還是別加熱的好。

  注意:記住所有油在烹調時,都不要燒得過熱。

  動物油:動物油就是動物脂肪,動物油以豬油為代表,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過多食用易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腦血管意外,對人體不利。但動物油味道較香,具有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的吸收作用。

  鹽的營養價值

  幫忙留住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

  蔬菜焯燙過程中,其中的水溶性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會流失到鍋裡。如果在沸水中加入適量食鹽,蔬菜就會處在細胞內外濃度相對平衡的環境中,其可溶性成分擴散到水中的速度就會減慢。

  不過加鹽切記不能太多,大半鍋水加小半勺即可。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在炒菜或者燉肉過程中過早加鹽,反而會造成營養的損失,並且影響口感。

各種烹飪調味料用法
烹飪調味料
相關知識
烹飪調味料大全
各種烹飪調味料用法
烹飪調味料
烹飪調味料技巧
烹飪調味料的順序
烹飪調味料的使用技巧與竅門
烹飪調味大全
烹飪調味大全
烹飪調味技巧有哪些
烹飪調味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