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給孩子的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畢淑敏的文章之所以打動人心,是表達自己對孩子深深的愛,但在語言上卻體現出作者冷靜的思考和深刻的哲理,接下來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一

孩子:

  有一次與朋友聊天,我說,就是在當紅衛兵,我也沒打過人。我還說,我這一輩子,從沒打過人。你突然插嘴說:媽媽,你經常打一個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裡很靜很靜。那一天我繼續同客人談了很多的話,但所有的話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執的一問,彷彿爬山虎無數細小的卷鬚,攀滿我的整個心靈,面對你純真無瑕的眼睛,我要承認: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打過一個人。不是偶爾,而是經常,不是輕描淡寫,而是刻骨銘心。這個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時候,我不曾打你。你那麼稚嫩,好象一顆包在夾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點兒輕微的碰撞,將你的生命擦傷。我為你無日無夜地操勞,無怨無悔。面隊你熟睡中象合歡一樣靜謐的額頭,我向上蒼髮誓:我要盡一個母親的所有力量保護你,直到我從這顆星球上離開的那一天。

  你像竹筍一樣開始長大。你開始淘氣,開始惡作劇。對你摔壞的碗盆、拆壞的玩具、遺失的錢幣、汙髒的衣著。我都不曾打過你。我想這對於一個正常的而活潑的兒童,都像走路會摔交一樣應該原諒。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我已經記不清了。那時你已漸漸懂事,初具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頑皮的小獸,放任無羈地奔向你嚮往中的草原,而我要你接受人類公認的法則。為了讓你記住並終生遵守他們,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敗,在所有的誇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一建樹之後,我被迫拿出最後一件武器——那就是毆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這種體驗將使你一生不會再去撫摸這種橙紅色抖動如綢的精靈。孩子,我希望虛偽、懦弱、殘忍、狡詐這些最骯髒的品質,當你初次與他們接觸時,就感到切膚的疼痛,從此與他們永遠隔絕。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這個世界給了為人父母者一種特殊的赦免——打是愛。世人將這一份特權賦予母親,當我行使它的時候臂系千鈞。

  我謹慎地使用毆打,猶如一個窮人使用他最後的金錢。每當打你的時候,我的心都在輕輕顫抖。我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時候?不打他我還沒有其它的辦法?只有所有的努力都歸於失敗,孩子,我才會舉起我的手。。。。美一次打過你之後,我都要深深自責。假如懲罰我自身能讓你汲取教訓,孩子,我寧願自罰,那怕它將苛烈10倍。但我知道,責罰不可以替代也無法轉讓,它如同饑饉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嚥下去,才能成為你生命體驗中的一不一部分。這些道理可能有些深奧,也許要你也為人父母時,才會理解。

  打人是個重體力活兒,它使人肩酸腕痛,好象徒手將一千塊蜂窩煤搬上五樓。於是人們發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雞毛撣子.........

  我從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會遭受同樣的反作用力,我願在打你的同時,我的手指便會遭受同樣的反作用力,我願在打你的同時,我的手指親自承受力的反彈,遭受與你相等的苦痛。這樣我才能精確地掌握數量,不至於失手將你打得太重。

  我幾乎毫不猶豫地認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為久遠而悠長。因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聽了你的話我終於決定不再打你了。因為你已經長大,因為你已經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嬰孩和已經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為都不必打,因為打是沒有用的。惟有對半懂不懂、自以為懂其實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們快快長大。

  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

  此致

敬禮!

  XXX

  XXXX年XX月XX日

  二

孩子:

  無論世界變得如何奢華,我還是喜歡儉省。這已經變得和金錢沒有很密切的關係,只是一個習慣。我這樣說,實在是因為儉省的機會其實很廉價,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論牙膏管子多麼豐滿,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擠出1.5到2釐米的膏條,而不是1尺長。因為你用不了那麼多,你不能把自的嘴巴變成螃蟹聚會的洞穴。

  再比如無論你坐擁多少櫥櫃的衣服,當暑氣蒸人的時候,你只能穿一件純棉的T恤衫。如果把貂皮大衣捂在身上,輕者長滿紅腫熱痛的痱毒,重了就會中暑倒地一命嗚呼。儉省比奢華要容易得多,是偷懶人的好伴侶--用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和最小的花費直抵目標。

  然而有三件事你不能儉省:

  第一件事是學習。學習是需要費用的,就算聖人孔子,答疑解惑也要收乾肉為禮。學習費用支出的時候,和買賣其他貨物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究竟能得到多少知識,這不單決定於老師的水平,也決定於你自己的狀態。這在某種情況下就有點隔山買牛的味道,甚至比股票的風險還大。誰也不能保證你在付出了學費之後一定能考上大學,你只能先期投入。機遇是牽著婚紗的小童,如果你不學習,新娘就永遠不會出現在你人生的殿堂。

  第二件事是旅遊。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蝌蚪,長大了都變作井底之蛙。這不是你的過錯,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彌補。要了解世界,必須到遠方去。旅遊是需要花錢的,誰都知道。旅遊的好處卻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地蓄積。有人以為旅遊只是照一些相片買一些小小的工藝品,其實不然。旅行讓我們的身體感悟到不同的風和水,我們的頭腦也在不同風情的滋養下變得機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談吐因此謙遜。

  第三件事是鍛鍊身體。古代的人沒有專門鍛鍊身體的習慣,飢一頓飽一頓全無贅肉。生存的需要逼得他們不停奔跑狩獵,閒暇的時候就裝神弄鬼,在巖壁上鑿畫,在篝火邊跳舞,都不是輕體力勞動,積攢不下多餘的卡路里。社會進步了,物質豐富了,用不完的熱量成了我們揮之不去的負擔。於是要人為地在機器上跋涉,在充滿氯氣的池子裡浮沉,在人造的雪花和冰面上打滾,在矯揉造作的水泥峭壁上攀爬……這真是愚蠢的奢侈啊,可我們沒有辦法,只有不間斷地投入金錢,操練貧瘠的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碼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

  有沒有省錢的方法呢?其實也是有的。把人生當作課堂,向一切人學習,就省了上學的錢。徒步到遠方去,就省了旅遊的錢。不用任何健身器械,就在家裡踢毽子高抬腿做廣播體操……就省了健身的錢。

  然而,這也是破費,因為我們付出了時間

  此致

敬禮!

  XXX

  XXXX年XX月XX日

  三

親愛的女孩:

  我要告訴你的話,這些都來自我心——

  你必須找到除了愛情之外,能夠使你用雙腳堅強站在大地上的東西。你要找到謀生的方式,現在考慮不晚了。我從來不以為學歷有什麼重要,天才都不是科班,但,不是科班,連龍套都跑不了。

  你必須把那些浮如飄絮的思緒,漸漸轉化為清晰的思路和簡單的文字,華麗和漂浮都不易長久。你要知道,給予文字閱讀快感是不夠的,內容、思想、境界、靈魂、精神和智慧,這些才重要。

  不要瑣碎,無病呻吟。不要想到什麼就寫,不要流於小感傷和小感動。我要你相信溫暖、美好、信任、尊嚴、堅強這些老掉牙的字眼。我不要你頹廢,空虛,迷茫,糟踐自己,傷害別人。我不要你把自己處理得一團糟。

  節制自己的感情,不是任何人都能要。體驗生活,是另外一回事,並不意味著墮落和放縱。千萬不要認同那些偽裝的酷和另類,他們是無事可做的人找出來放任自己無事可做的藉口。真正的酷是在內心,你要有強大的內心,要有任憑時間流逝,不會磨折和屈服的信念。

  不是因為在象牙塔中,才說出我愛世界這樣的話。而是知道外面的黑、髒、醜陋之後,還要說出這樣的話。

  好好去愛,去生活。青春如此短暫,不要嘆老。偶爾可以停下來休息,但是別蹲下來張望。走過了一條路的時候,記得別回頭看。

  時不時問問自己,自己在幹嗎。傷心和委屈的時候,要號啕大哭。哭完洗完臉,拍拍自己的臉,擠出一個微笑給自己看。不要揉,否則第二天早上會眼睛腫。給自己一個遠大的前程和目標。記得常常仰望天空,記住仰望天空的時候也看看腳下。

  任何時候,任何人問你,有過多少次戀愛,答案是兩次。一次是他愛我,我不愛他;一次是我愛他,他不愛我。好的愛情永遠在下一次。

  看看一個男人的朋友們是什麼樣的,注意他的朋友們對待女人的態度。還有,千萬別相信一個不準備將你介紹給他的朋友圈子的男人。一個男人只肯喊你“寶貝”的時候,堅持要他喊你的名字。一個男人不再來找你的時候,就不要再去找他。

  不要相信在戀愛上用手段的人,分手時不要口出惡言。吸取教訓,但不要後悔,後悔沒有用。別幹撕照片、燒信、撕日記這樣一類三流愛情電視劇中才有人乾的事。

  相信愛情。相信好男人還存在,還未婚,還在茫茫人海中尋覓你。千萬別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這樣使別人誤以為你閱人無數的話。

  永遠不要去做那種午夜揹著行李,從一個男朋友家,流落到另一個男朋友家的女人。

  愛物質,要適當,永遠知道精神更重要。比那些名錶、名牌、時裝,更加美麗的是你自己。別瞧不起勞動人民,不要為勞動羞恥。土地不髒,汗味不難聞。尊重那些似乎生活狀況不如你的人,因為這樣才是尊重自己。永遠體恤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我們,並不特別嬌貴。

  不要小看一分錢,不妨自己去掙掙看。

  被朋友傷害了的時候,別懷疑友情,但提防背叛你的人。原諒,但並不遺忘。做人存幾分天真童心,對朋友保持一些俠義之情。

  要快樂,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這和性格無關。

  我擔心你太沉默,有時要強悍一點,被欺負的時候,一定要討回來!但是不要記恨。小人之見,隨他們去好了。憐憫,會使你高貴。

  最後,要原諒這世界和自己,要告訴自己,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

  此致

敬禮!

  XXX

  XXXX年XX月XX日


寫給自己未來一封信
李開復寫給女孩子的信
相關知識
畢淑敏給孩子的信
小學畢業之際給孩子的信
孩子畢業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孩子畢業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畢飛宇寫給孩子的信
小學畢業禮給孩子的一封信滿分模板
小學畢業禮給孩子的一封信滿分模板
一年級家長給孩子的信
關於一封媽媽寫給孩子的信
關於一封父母寫給孩子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