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處讀第幾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處是一個多音字,在處暑中處字應該怎麼讀出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處暑的處讀第三聲

  處暑的正確讀法是:處暑***chǔshǔ***。

  “處”作為動詞,都讀上聲;作為名詞,都讀去聲。“處暑”之“處”有“停止”或“隱退”的意思,明代《月令七十二集解》對“處暑”的解釋說:“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由此可見“處暑”之“處”是動詞,應讀上聲。

  處暑的“處”含有終止的意思,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處暑在立秋後15日,陽曆8月23或24日。這時酷暑已過,氣溫逐漸下降。《辭海》在“處暑”詞條中引用古書對“處暑”的解釋說:“言瀆暑將退伏而潛處也。”意思是:酷暑將過而漸漸消退。讀去聲的“處”字都不具有上述意義。

  處暑簡介: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此時太陽正執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處暑節氣由來:

  公曆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個月份,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之後還要熱多久和注意事項
關於處暑的農事和諺語
相關知識
處暑的處讀第幾聲
處暑的處讀幾聲
處暑的處怎麼讀
處暑的處怎麼讀
處暑的處什麼意思
處暑的正確讀音是什麼
處暑與處方的讀音
關於處暑的經典諺語
處暑是什麼意思處暑的天氣特點
二十四節氣處暑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