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特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2日

  中秋之夜,舉杯團圓,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爺兒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別稱的來歷

  中秋節有很多別稱,中秋節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團圓節"、"女兒節"、"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和"端正月"。

  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商品廣告上,有的寫"仲秋節",有的寫"中秋節",甚至有的日曆上也有兩種寫法。"仲秋節"、"中秋節"到底是哪一個對?還是全都對?

  咱們先看看"仲秋"與"中秋"各是什麼意思。

  古人排序時用孟、伯、仲、叔、季,就相當於現在的第一、第二、第三。這其中,孟與伯,表示第一個;仲表示的是第二個;叔與季,有"以後"的意思。

  古人說季節時,也用孟、仲、季。春天共是三個月,第一個月就是孟春,第二個月就是仲春,第三個月就稱季春。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所說的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農曆八月十五那個節,的確是在秋天的第二個月,但是這個節日是個時點,並不是時段,這個節是秋天中的最中間的那一天,而不是一個月,所以說只能是"中秋節"而不應該是"仲秋節"。《辭海》"中秋"說:"夏曆八月十五日。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稱。"

  "仲"讀zhòng,是表示次序的;"中秋節"的"中"讀zhōng,這個"中"是表示位置的。"仲"、"中",寫法不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樣。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又叫八月節,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小編認為八月節是最接地氣的叫法,也體現出人們對中秋佳節的重視,只要一說八月的節日,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就是中秋節了。在中國北方的地方語言中,八月節也是經常出現的稱謂。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秋》:"京師之曰八月節者,即中秋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看借給他們點吧,大八月節的。"

  描寫中秋的古詩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中秋節的時間和習俗
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相關知識
中國各個地方過中秋節的特色
中秋節的特色
漢族的中秋節的特色美食
漢族的中秋節的特色美食
中秋節的特色美食
中秋節的特色美食
中秋節的特點
中秋節的特點是什麼
中秋節的特點是什麼
關於中秋節的文化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