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的做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原料:粳米粉、糯米粉、豆沙、各色乾果、紅綠果脯、白糖、油、清水。

  做法:

  1. 將粳米粉、糯米粉、白糖、油、清水一起攪拌,揉搓成乾溼適中的鬆散的粉狀;

  2.將攪拌好的粉靜置一段時間,充分吸收水分後過篩成細粉;

  3. 取糕屜,平鋪清潔的溼布,放入一半的糕粉抹平,放入鍋中先蒸5分鐘;

  4. 取出糕屜鋪上一層豆沙抹平,再倒入另一半糕粉抹平,表面撒上各色乾果、紅綠果脯肉,放入鍋中繼續蒸約20分鐘;

  5. 將蒸熟的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漂亮美味的重陽糕就做好啦!

  重陽糕簡介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因在重陽節食用而得名。南朝時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製法因地而異,主要有烙、蒸兩種,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夾餡並印雙羊,取“重陽”的意思,現在仍流行。

  亦稱“花糕”、“菊糕”、“發糕”等。為重陽節的傳統食品。以米粉、豆粉等為原料,發酵,更點綴以棗、慄、杏仁等果饢、加糖蒸制而成。起於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為普遍的習俗。糕的製作,品種各目繁多,其上並插彩旗,極受兒童的喜愛。此後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淵鑑類函.歲時.九月九日》引隋杜臺卿《玉燭寶典》:“九日餐餌,其時黍秫並收,因此粘米加味

  嘗新。”又《歲時雜記》:“重陽尚食糕,......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慄,亦有用肉者。”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劉夢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此字,輒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九日食糕》詩:飆館輕霜拂曙袍,糗餈花影鬥分曹。劉郎不敢題糕字,空負詩家一代豪。遂為古今絕唱。”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綵小旗,摻飣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之肉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宋吳自牧《夢樑錄.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飣,插小彩旗,各日重陽糕。”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糅為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彩旗。又作蠻王獅子於上,又糜慄為屑,合以蜂蜜,印花脫餅,以為果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九月九日......餅面種棗慄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準紙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明謝肇浙《五雜俎》引呂公忌曰:“九月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月作糕之意。”

  吃重陽糕的傳說

  傳說明朝的狀元康海是陝西武功人。他參加八月中的鄉試後,臥病長安,八月下旨放榜後,報喜的報子兼程將此喜訊送到武功,但此時康海尚未抵家。家裡沒人打發賞錢,報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來。等康海病好回家時,已經是重陽節了。這時他才打發報子,給了他賞錢,並蒸了一鍋糕給他回程作乾糧。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給左鄰右舍。因為這糕是用來慶祝康海中狀元,所以後來有子弟上學的人家,也在重陽節蒸糕分發,討一個好兆頭。重陽節吃糕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來了。

重陽節給父母買什麼禮物
重陽節吃什麼糕點
相關知識
重陽糕的做法
蘇州重陽糕的做法
上海重陽糕的做法
上海重陽糕的做法
最簡單重陽糕的做法
最簡單重陽糕的做法
重陽糕的做法介紹
重陽糕的做法介紹
重陽糕的簡易做法
重陽糕的簡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