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雲臺山旅遊攻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雲臺山位於施秉縣北部,為白雲岩喀斯特地貌距縣城區13公里。雲臺山風景區是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由雲臺山、外營臺、轎頂山及大田堖等群峰組成。面積約210平方公里,主峰團侖巖海拔1066米,突起於群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於雲霄之半”,山巔如臺,加之雲霧繚繞,故名雲臺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施秉雲臺山的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雲臺山概況

  施秉雲臺山日出雲臺山以原始自然生態、天象奇觀、奇峰麗水、佛教遺址、道教古剎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為特色。面積47平方公里。公為雲臺山、排雲關兩大旅遊片區,規劃景點24處,山間珍稀等植物近400種,珍貴等動物近百種,被稱為“植物寶盆、動物寶庫”,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遊寶地。

  當遊人置身山巔極目遠眺,萬山叢中支騰霧繞,如白龍翻滾,奇峰聳立怪石穿空露出崢嶸,深谷林莽古藤如織,山猴攀援飛禽啼鳴,晨曦透過鬆林光柱斑讕眼,山花散發陣陣清香,畫眉跳躍枝頭高聲鳴唱,古鬆挺拔山風吹拂,構成一幅誘人的風光畫卷,被詩人贊為“山中俊鳥”。

  施秉雲臺山山中流泉淙淙,均從喀斯特地貌的石縫間噴出,不受汙染,清澈可掬,順著奇山怪石間自由流淌,或為池潭,或為飛瀑,或為溪澗,水聲叮咚,如歌如琴,悅耳動人,遊人到此,依樹聽泉,別有一番超凡脫俗的愜意。夏季雨盛,溪澗水漲,你又會感受到“飛湍瀑流爭喧逐,旋崖轉石萬壑雷”的豪情。難怪歷代僧侶能拋卻凡心,戒除七情六慾,耐得寂寞,與世隔絕修行一生,卻原來這雲臺山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身臨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無窮樂趣。到了雲臺山主峰,更是別有一番景象。站在千仞絕壁之上,極目遠眺,天寬地闊,近看,奇崖異石昂然列,爭奇鬥豔;遠眺,雲蒸霞蔚,千山萬壑沉於足下,萬頃碧綠,隨山起伏,山風吹過,有如朵朵綠雲飄飄欲仙,忽發奇想:或許真的有神仙存在於世,“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雲臺山之所以迷人,貴在“雲”上。夏季的早晨,登上雲臺山,遊人可看到磅礴的雲海奇觀。那雲霧飄忽蒼茫,忽快忽慢,忽濃忽淡,忽聚忽散,使雲臺山的奇山異石、巨木古藤時隱時現,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顯相,耐人尋味,朝陽出處,雲蒸霞蔚,瞬息萬變,彷彿海市蜃樓,遠眺群山,有如一幅變幻不定的魔畫。

  雲臺山風景如畫,美景是數不勝數,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著,就好比這張雲臺山留念的景色。

  雲臺山旅遊攻略介紹

  到雲臺山旅遊,進入風景區石砌的大門,在巫水關停車場下車後,西行經苗族吊腳樓到櫻桃灣處登山,登至山頂,前面一座巨大的孤峰聳立在遊客面前,石峰頂部中央凹下,好象擱筆的筆架,名“筆架峰”。過筆架峰後,順石級經野牛洞,沿著絕壁棧道前行,風光既險又秀。在絕壁突出處,建有觀景臺,前方可見一排巨大的石峰,如刀削斧劈,兀立於深深的峽谷之上,如一扇巨大屏障,此景曰“屏扇崖”,過屏扇崖景點,遊人攀上老虎背景區,這一帶,遊覽小路沿山脊修築,兩邊是深達數百米的深谷,十分險峻,但林木蓊鬱,景色又極美麗。行至一處“三岔路”口,中間一權,枝葉茂密,葉片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樹的四周用水泥築成一圓形矮牆,上部用鐵欄杆將樹圍住,從樹邊右行可經滴水觀音、頭道靈關下山,回到巫水關停車場,左行可達塔山觀光點”,中路可達“渡雲橋”,直登“雲臺山”頂峰。

  渡雲橋始建於明代,從橋上可看見雲臺山峰頂,渡雲橋一帶,林木蔥蘢,古樹參天,橋下溪水清澈見底,環境幽靜,是遊人停步休息的好地方。從渡雲橋登上雲臺山,要爬高400米,沿小路拾級而上,同腰處有一拜經臺,從側面看去,形似一隻巨型雙腳古鼎,腳粗半米許,卻支撐著數噸重的巨石,驚險奇絕。登上山頂,是一個巨大的平臺,正中央建有“徐公廟”。

  山上植被完整,現存木本植物58種、143屬、340科。其中,紅脈械、穗花杉、紅豆杉、八卦木和深山含笑,系國家級保護植物。具有觀賞價的奇花異卉,種類繁多,隨處可見。野生動物有獼猴、野牛、錦雞、麝、麂、飛虎等,飛虎毛如金絲,雙目炯炯,紅寶石。登雲臺山有前後兩路。前路至望雲關,即進入原始森林覆蓋的綠色長廊,“晴天不撐傘,雨天不溼鞋”。超凡脫俗,心曠神怡。

  雲臺山原名“雞公山”,總面積有2 000多平方千米。該景區奇峰聳立,怪石嶙峋,走獸出沒,奇花異草遍佈,可稱得上是一座天然 的動植物寶庫。

  原來的雲臺山,山中寺廟林立,塔閣高聳,其建築精湛,壁畫優 美,堪稱“黔中一絕”。只可惜有著470年悠久歷史的佛教聖地被作 為“四舊”破壞了,如今只留下斷垣殘壁,令人遺憾。現修復的部分寺 廟建築已“今不如昔”了。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雲臺山周邊的黃平、 鎮遠、餘慶等縣和鄰省縣的善男信女們,都要聚集雲臺山朝拜。

  雲臺山山門上的“雲臺關”三字,是原新華通訊社社長、中國人 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朱穆之老先生遊山後欣然揮筆留下的墨寶。雲 台山通常走兩條路:右邊一條過三道關至茶店河可登雲臺山主峰, 路面均為卵石鋪就,遊客走上被歲月磨得光透閃亮的山道,難免會 萌發懷古之情;左邊一條,便是櫻桃灣。

  俗話說:“要進雲臺山,先進櫻桃灣,歇上三口氣,賽吃長生丹。” 櫻桃灣這段幽景因生長著許多野櫻桃樹而得名。在櫻桃成熟的季 節,那串串紅果,定會讓你饞涎欲滴。

  “欲登臺山雲,請試排雲關。若是君膽寒,勸君把家還。”排雲關 壁陡澗深,因地面溼度大,每天清晨都有云如浪湧,上下翻騰,然後 滔滔而去,所以叫“排雲關”。

  “雲臺走獸多,野牛有傳說,生得四不像,還能唱山歌。”據一位 在雲臺山狩獵的老爺爺的祖上傳下來的話說,雲臺山中的確生長著一種牛頭馬蹄龍鬚豹尾的動物,它身軀龐大,是牛非牛,是馬非馬,是龍非龍,是豹非豹,現在叫它做“四不像”,而傳說下來的叫野牛,其形體就如此,並常年在洞裡守護著“芭蕉扇”,瞧,這就是雲臺山的野牛洞。

  “悟空過得火焰山,還會巧取芭蕉扇;不知牛魔追了去,立扇成石後人玩。”觀賞了那塊狀如芭蕉扇的“扇屏巖”,來到“盤藤道”上。這裡原有一段大小古藤上勾下連織成的“路”,走在上面,一定會有“盪悠悠”的獨特的體驗。後人認為此道有險,便將藤砍斷,鑿壁鋪路,實在是心存善意,有心做好事,方便登雲臺山的遊客,但卻失去了一條原生態的盤藤路,甚為遺憾。

  對面有一景,叫“印鬥閣”。其史有詩為證:“乾隆頗喜遊江南,龍體未到雲臺山。賜璽一方擱高閣,引來山間唱歡歌。”

  這裡是“涼風洞”,前面這棵樹怪不怪?在對雲臺山進行勘查規劃的時候,查了資料也沒找到此種樹木的樣本此曰“一怪”;後來有人偶然在晚上路過此地發現這樹發淡淡熒光,此曰“二怪”,於是人們便把這樹取名叫“怪樹”、“熒光樹”。

  下面那道山樑叫“老虎背”,奇險無此,以前是無路可行,自然就沒人敢踏上那“老虎背”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為了能使遊客登上“老虎背”一展雄風,我們在老虎背與刀背嶺之間建起了一座鐵索橋,為雲臺山增添了一道現代景觀。

  雲臺山姥塔是一座古樸神祕的舍利塔。昔年雲臺山香火鼎盛時,木魚聲聲,梵音不斷,佛家弟子頗多,圓寂後,葬於此地的也不少。而今姥塔成了備受客人青睞的一道風景。經過姥塔,呈現在眼前的是滴水觀音。凡名山古剎,總是少不了普渡、慈祥的觀音,雲臺山亦不例外,不過這尊觀音與別的相比,就有些不同,她是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塑造而成。

  茶店河源於雲臺山的涓涓溪流。;可水順流而下,可達杉木河。溯流而上,古木森幽,且有瀑布三重。茶店河是杉木河的主要支流,河水取日月之靈氣,故水質清純。這河水晡育了魚類、螃蟹和大鯢***娃娃魚***,河水還有療疾治病的功效。

  涉過茶店河,就到了渡雲橋。關於這渡雲橋,當地流傳著“橋是彎弓塔是箭,箭箭射到皮家院”的故事。據說明代偏橋***施秉舊稱***總兵皮熊落難時見人皆親,一陰陽先生可憐他,指點一塊寶地給他定居,並修此渡雲橋配風水。後皮熊發跡做了偏橋總兵,他過河拆橋,百般虐待那位雙目失明的陰陽先生。先生弟子聞之,來到此地告訴總兵:橋如一張弓,可惜沒有箭,不可文武雙全。此總兵便耗巨資權役千人建文筆塔。為此,皮熊傾家蕩產,留下“橋是彎弓塔是箭,箭箭射到皮家院”的話柄,供人閒談。故事告訴後人:“為人莫負心,言之須有信,否則將自食其果。”

  周公殿供奉周慧登。據康熙《貴州通志》記載,周慧登系與徐貞元同闢雲臺山勝景者。當地群眾確有“徐公飛上雞罩山,周公落在茶店河”的傳說。據說徐、週二人結伴在望玄關修道十年後的一天,徐邀約週一同登雞罩山共闢勝景,二人攜手各踏簸箕雲,飛到茶店河上空。江畔一少女聞聲,迎頭而視,莞爾一笑,徐公不為所動,周公稍一走神即下墜。徐公拉住周公不放,但周公已被紅塵浸染,指斷而栽入河中碎骨身亡。徐公念及十年結伴情,憐其一念之差前功盡棄,募化修廟於此,以示奠祭。

  數年後,周慧登轉世投身在雲南一府臺家,附地大哭,百醫不靈。徐公之靈趕往雲南對府臺說,貴子五指不全,所以長哭不止。府臺抱子一看果然如是——“有指缺一節”。徐取出當年扯斷周公手指以其接上,哭聲即止。為感此恩,府臺捐巨資修建當時的“雞罩山”。因雲南府臺捐資修建,雲繚霧繞之山,故取首尾二字,改“雞罩山”為“雲臺山”。此是傳說中雲台山名的由來。

  迎仙洞其實並沒有洞,只是人工鑿出一個山門,猶如看山之眼,注視著上山之人。倒是門框這副對聯耐人尋味:“威靈遍顯塵寰內, 魑魅難逃慧眼中。”從此處開始登雲臺山峰 。 雲臺山峰第一景名“會仙橋”。會仙橋原名善會橋,此橋建於清康熙二十年***1689***,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橋體不大,卻很科學。橋呈梭狀,可減少水的衝擊,它是登雲臺山的必經之路。橋上所嵌的“為善最樂”四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過會仙橋到鐘鼓洞。這是一天然溶洞,深約10米。洞的右側凝聚的石鐘乳,如一幅幅帷幔。以石子擊這些鍾乳任何一個部位都有鐘鼓之聲,所以取名“鐘鼓洞”。;同中有碑刻“井泉龍王香位”。

嵊泗枸杞島旅遊攻略
十渡旅遊攻略大全
相關知識
施秉雲臺山旅遊攻略
七月雲臺山旅遊攻略
北京到雲臺山旅遊攻略
福州雲頂山旅遊攻略
北京到五臺山旅遊攻略
南五臺山旅遊攻略
永泰雲頂山旅遊攻略
雲頂山旅遊攻略
婁煩雲頂山旅遊攻略
山西雲頂山旅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