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遠離退休綜合徵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當老年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感到極其不適應,甚至出現離退休綜合徵。那麼如何遠離“離退休”綜合徵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如何遠離“離退休”綜合徵

  1、怎麼遠離“離退休”綜合徵

  1.1、培養個人興趣

  退休族產生“退休綜合徵”的一個關鍵原因就在於退休後無所事事,從而產生空虛感。因此避免“退休綜合徵”的主要辦法是轉移退休族的注意力,讓他們有事可做,其中最簡單的一招就是培養各種興趣愛好。

  1.2、與外界交流

  有些老年人以為退休了就應該把生活重心轉到家庭中來,於是只和自己家人交流,不再與外界交流,甚至奉行“四不政策”:不串門,不訪友,不寫信,不打電話。與世隔絕,把自己封閉了起來。

  思想需要切磋,感情需要交流,技藝需要磨礪,因此經常到親戚朋友、老同學、老同事、老鄰居等的家裡轉一轉,聊一聊,或經常給他們打打電話,既能開拓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同時也會平添許多生活的樂趣。

  1.3、適當發揮餘熱

  從精神層面上講,退休後發揮餘熱還可以讓自己保持一定的忙碌度和緊張感,進而轉移注意力,不會覺得生活無聊。同時還可以通過發揮餘熱體現自身價值,讓老年人覺得自己活得有意義。

  1.4、堅持終身學習

  許多人產生“退休綜合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內心產生了自卑感。這種自卑感來源於其感覺與時代脫節的自我暗示。一旦出現這種想法,部分老年人就會自暴自棄,覺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想著得過且過,不再願意去學習新事物。

  然而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之快超乎想象。退休族年事已高,記憶力和理解能力都遠不如年輕人,但這不代表老年人就可以不用學習,不用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

  2、什麼是離退休綜合徵

  離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變動,由此,當事者在生活內容、生活節奏、社會地位、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會發生很大變化?由於適應不了環境的突然改變,而出現情緒上的消沉和偏離常態的行為,甚至引起疾病,即所謂的“離退休綜合徵”。

  老人們從職業角色過渡為閒暇角色,從主體角色退化為配角,從交往範圍廣、活動頻率高的動態型角色轉變為交往圈子狹窄、活動趨於減少的相對靜態型角色。對於部分曾是領導幹部的老年人來說,還從權威型的社會角色變成了“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如果老年人不能很好地適應這些角色的轉變,離退休綜合徵就會由此產生。

  3、離退休綜合徵是什麼原因

  長期習慣於繁忙的工作,雖也時有抱怨,但畢竟是將此視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退休後過起悠閒的生活,這種事物、環境、工作、生活發生的突然性的改變,會產生短暫的情緒反應,導致心理上的淡漠和變態?一段時間後如不能順應角色的改變,未完成心理上自我調整,終日悶悶不樂,無法控制情緒,排除孤獨寂寞之感,心理上會轉向“內攻”,而引起生理上的應激狀態。

  此外,當事者已進入老年期,機體正處於衰老、退化階段,如對離退休這一重大生活事件發生了強烈的情緒體驗,則很容易破壞人體的內環境穩定,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中樞神經功能失調而使心身功能發生障礙?

  離退休綜合徵有哪些表現

  1、無力感

  許多老人不願離開工作崗位,認為自己還有工作能力,但是社會要新陳代謝,必須讓位給年輕一代,離退休對於老年人實際上一種犧牲。面對“歲月不饒人”的現實,老年人常感無奈和無力。

  2、失落感

  在離退休前,一些人事業有成,受人尊敬,掌聲、喝彩、讚揚不斷,一旦退休,一切化為烏有,退休成了“失敗”,由有用轉為無用,如此反差,老年人心理上便會產生巨大的失落感。

  3、無助感

  離退休後,老年人離開了原有的社會圈子,社交範圍狹窄了,朋友變少了,孤獨感油然而生,要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往往使老年人感到不安、無助和無所適從。

  4、無望感

  無力感、無用感和無助感都容易導致離退休後的老人產生無望感,對於未來感到失望甚至絕望。加上身體的逐漸老化,疾病的不斷增多,有的老年人簡直覺得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油幹燈盡了。

  離退休綜合徵有什麼危害

  1、睡眠差

  睡眠差必然會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比如血壓升高,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等。

  2、易痴呆

  研究發現,對生活沒有熱情的退休者更易痴呆。他們把自己封閉起來,導致負責處理愛好、藝術等資訊的右腦未得到鍛鍊。若短時間內無法調整,左腦活動量也會下降,容易引發痴呆。

  3、身體小毛病不斷

  多項研究發現,退休老人更容易出現頭痛、暈眩、腹部不適、四肢無力等症狀。

  4、早亡風險大

  研究發現,過早退休的男性67歲前死亡危險機率大大增加。每早退休1年,危險就會增加13.4%。


老人怕死怎麼安慰
怎麼安撫喪偶老人
相關知識
如何遠離退休綜合徵
節後如何擺脫假日綜合徵
如何應對春節綜合徵
新學期如何擺脫假期綜合徵
如何辦理退休離職手續
校長如何緩解開學綜合症
如何應對開學綜合症
如何遠離亞健康
如何遠離溝通障礙
打網球如何遠離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