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砷的概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網小編:砷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如雌黃和雄黃。最常見的化合物為砷的氫化物AsH3或稱胂。砷以三價和五價狀態存在於生物體中,三價砷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甲基或甲基砷化物。

  食物來源

  魚、海產品、穀類、和糧谷製品時砷的主要膳食來源。

  代謝吸收

  膳食中各種砷很容易被吸收,也可通過面板或呼吸進入體內。無機砷酸鹽和亞砷酸鹽的水溶液中的砷有90%以上可被吸收,不同形式的有機砷其砷的吸收程度也不一樣,胂甜菜鹼較胂膽鹼多,而口服羥乙醯期砷酸鈉後,大部分都由糞便排出。砷酸鹽的吸收是依靠嘗試梯度的轉運,而有機砷的吸收主要通過腸界而脂質區擴散。砷被吸收後在肝臟進行甲基化,並受體內谷胱甘肽、蛋氨酸和膽鹼狀態的影響。砷以甲基化衍生物的形式由尿排出。有機砷中,胂甜菜鹼在體內不經過生物轉化即從尿排出,而胂膽鹼大多數轉化為胂甜菜鹼後由尿排出,另一些與膽鹼相似,摻入體內磷脂。

  生理功能

  大量的羊、微型豬和雞的研究結果提出,砷是必需微量元素。飲料中含砷較低時***10~30mg/g***,導致生長滯緣,懷孕減少,自發流產較多,死亡率較高。骨骼礦化減低,在羊和微型豬還觀察至心肌和骨骼肌纖維萎縮,線粒體膜有變化可破裂。砷在體內的生化功能還未確定,但研究提示砷可能在某些酶反應中起作用,以砷酸鹽替代磷酸鹽作為酶的啟用劑,以亞砷酸鹽的形式與巰基反應作為酶抑制劑,從而可明顯影響某些酶的活性。有人觀察到,在做血透析的患者其血砷含量減少,並可能與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紊亂、血管疾病有關。

  生理需要

  根據動物實驗資料提出,人的砷需要量為6.25μg/4.18MJ~12.5μg/4.18MJ,世界各地砷的攝入量一般為12~40μg,但攝入海產品多的人,砷的攝入量可達到每天195μg。

  過量表現

  砷的素性與其化合物有關,無機砷氧化物及含氧酸是最常見的砷中毒的原因。通過尿砷檢測可確定是否中毒,暫行標準是尿砷含量達到0.09mg/L以上為中毒。檢測發砷也可以瞭解砷中毒情況,中毒暫行標準為發砷含量達到0.06μg/g以上為中毒。但受環境汙染的影響,各地區應有本地區的發砷正常含量的標準。

  砷缺乏症

  在雛雞、倉鼠、山羊、豬和大白鼠實驗中,砷缺乏最一致的表現是生長抑制和生殖異常,後者的特徵是受精能力損傷和圍產期死亡率的增加。所有物種在缺砷時都表現出各種器官內礦物質含量的變化。對砷缺乏的某些應答反應取決於應激因子或其他因素的存在。

錯誤的飲食習慣
關於痔瘡的食療
相關知識
關於砷的概述
關於雨的自述優秀作文
關於雨的自述作文精選
關於風的自述初中優秀作文
關於風的自述初中優秀作文
關於生物素的概述
關於煙酸的概述
關於硫胺素的概述
關於霜降的概述
關於霜降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