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你是否大病小病都會輸液呢?據瞭解,中國人每一年的輸液量達到了104億瓶,這比中國人口還多。那麼,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輸液的危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輸液的危害

  1.肺水腫

  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有心力衰竭或心臟病史的患者,快速、大量輸液或加重心力衰竭,重者或誘發肺水腫。

  2.靜脈炎

  因為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

  3.發熱反應

  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攝氏度。

  輸液的不良反應

  細菌性熱源反應

  靜脈輸注的藥品和輸液器具由於未能把好質量關,以致在貯運、配製、使用等環節中被致熱物質所汙染,致熱源物質隨輸注的液體進入人體而產生熱源反應。

  臨床表現為發冷、寒戰、發熱、出汗、脈速、噁心嘔吐、面板蒼白、瞳孔散大等,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或休克症狀。熱源反應在臨床輸液中佔很大比例,而細菌性熱源反應是輸液熱源反應的主要原因。

  過敏反應

  靜脈輸注的部分液體中含中異性蛋白,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注射液以及某些易致敏的藥物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等,這些藥物一旦用於某些具有特殊過敏體質的患者,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出現如心慌、氣急、脈搏加快、四肢厥冷、面板蒼白或發紺,全身出現皮疹、蕁麻疹、精神呆滯或煩躁不安,以及喉頭水腫、支氣管水腫與過敏性休克等症狀,搶救不及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減少和避免輸液的不良反應發生

  輸液打吊瓶,因其見效快、療程短而深受青睞,但是現在,很多人無論什麼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紛紛要求輸液。特別是換季之時,感冒發燒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而實際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其實根本用不著輸液,吃些藥,多休息休息就會好。

  輸液本是為了治病,但是不根據病情就頻繁地掛上吊瓶,不但可能對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多損害。與口服藥物相比,輸液的過敏反應機率更高,更易產生耐藥性。無論小感冒還是其他什麼病,人們總以為輸液打吊瓶最保險又省事,但卻有可能成為一種“輸液病”。

  “輸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時,喜歡採用輸液的方式治療,導致以後再得同樣的病如果不輸液就不太容易治癒。因為輸液的相對藥量更大一些,而且不經過胃腸道吸收直接進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顯。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醫院輸液,一天一般只輸一次,這樣就會造成本來應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輸入的藥量一次性輸入了體內,輸完後血藥濃度要達到一個高峰,但過一段時間濃度就會降低,這樣就造成血藥濃度不穩定,以後就可能誘發細菌產生耐藥性。

  輸液的併發症

  一是出現發熱反應。這是輸液中常見的一種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輸入的溶液或藥物製劑不純、消毒儲存不良等所致。患者表現為發冷、寒戰和發熱。輕者發熱在38℃左右,在停止輸液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熱達40℃~41℃,並有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二是是空氣栓塞。這是由於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或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併發症。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時,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紫紺和缺氧,並可立即導致死亡。
 

減輕兒童輸液的危害
孩子輸液的危害大嗎
相關知識
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孩子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孩子經常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發燒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經常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長期輸液的危害有什麼呢
打針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長時間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長時間輸液的危害有什麼
輸液對人體的危害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