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書法家殷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殷憲,山西太原人,自幼酷愛書法,行草初學王羲之,後習顏魯公,並參以魏碑筆意,小楷融鍾繇、顏楷,漢簡用筆和行書行氣於一體,古樸厚重,典雅自然。書法作品曾參加第二、三、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 第三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首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覽,以及當代名家作品展、中日、中韓交流展等。是我國知名的書法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書法欣賞

  書法圖片1

  書法圖片2

  書法圖片3

  書法圖片4

  書法中的運筆

  學會了執筆,就可以進一步學習運筆。學習寫字,首先要學習點畫,點畫猶如字的建築材料。建造摟閣亭臺,不準備好材料,或是準備的材料不合乎質量要求,那摟閣亭臺就不會美觀堅固。學書亦然,點畫寫不好,字也肯定不會美觀。學習運筆,就是學習如何通過筆把墨落在紙上,形成合乎要求的點畫。

  本文所述的運筆方法,主要以丁文雋先生的意見為依據。現將幾種主要的運筆方法介紹如下。

  筆的運動可分為縱面運動和橫面運動。縱面運動是指筆與紙面垂直方向的高低運動。橫面運動是指筆與紙面平行方向的前後左右的運動。

  縱面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落筆:筆最初接觸紙面叫落筆,也叫起筆。落筆一般較輕,像鳥兒由空中落在枝頭上。落筆是運筆的開始。

  頓筆:把筆往下按叫頓筆。頓筆不可過重,過重了點畫就會太肥。

  提筆:把筆往起提叫提筆,一般在頓筆之後都要提筆。提筆如鳥兒將要離地高飛。

  橫面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行筆:筆鋒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筆,行筆也叫走筆、過筆。

  挫筆:筆頓後微提,使筆鋒轉動,微離頓處叫挫筆。挫筆大多用在筆畫轉折處,如寫口字的橫折時,先提筆,用筆尖寫出稜角,然後頓筆,這時把筆微提,於是出現第二個稜角,再略微轉動筆鋒,使筆尖朝著筆畫的上方——這時叫挫筆,最後繼續行筆,橫折就寫成。

  折筆:寫點畫時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斷然改變方向,有意顯露稜角叫折筆。如寫橫時先向左上方落筆,然後往右下折,寫出方稜來,即為折筆。

  轉筆:筆鋒旋轉叫轉筆,轉筆是為了寫出不帶稜角的點畫,如寫“馬”字第***或寫“元”字第四筆時,為了使轉折處不露稜角,就要像用圓規畫圓一樣轉動筆鋒。

  回筆:筆停後返回來時的方向叫回筆。回筆是為了“護尾以避免“折木”。

  衄筆:筆下行而逆反叫衄筆,與回鋒不同,回筆用轉,衄筆用逆。如寫左豎鉤,豎寫至長短合度時,提筆左行再逆反使筆鋒朝即將挑出的鉤的相反方向——此即為衄筆——最後提筆挑出。

  縱筆:筆鋒邊行邊提,去而不返叫縱筆。如寫撇時,用筆由重到輕,最後出鋒就用縱筆。

  除了縱面運動和橫面運動之外,還有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運筆方法,這種筆法既不提也不頓,即不轉也不行,而是筆停在紙上,這就叫駐筆。駐筆是為了取勢,即取得點畫的某種態勢。

  以上講的是幾種常用的運籌方法,初學者在寫字實踐中,只要細心揣摩,是會逐漸掌握更多的筆法的。

當代書法家沈鵬
馬永安書法字型
相關知識
大同書法家殷憲
大同書法家馬子明
書法家殷仲容生平經歷有哪些
大慶書法家張建國作品
大連書法家張紹先書法
大連書法家于濤書法
大連書法家於連坤書法
大連書法家蘇華作品
大連書法家馬世富書法
大連書法家紀成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