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陸羽的《茶經》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茶葉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那麼,關於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你欣賞過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1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2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3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4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5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6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7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8

  茶業的技術

  我國悠久的茶葉歷史為人類創造了,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茶史、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陸羽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葉專著--《茶經》。《茶經》的誕生,是中國茶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誌,是唐代茶業發展的需要和產物,是對唐代茶文化的一個歸納,同時又對以後茶文化的發展起著積極地推動作用。《茶經》全書共分3卷10節。上卷3節:"一之源",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特徵、茶葉品質與土壤的關係,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種與鮮葉品質的關係,以及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生理保健功能。還提到湖北巴東和四川東南發現的大茶樹。"二之具"談有關採茶葉的用具。詳細介紹製作餅茶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講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指出採茶的重要性和採茶的要求,提出了適時採茶的理論。敘述了製造餅茶的6道工序:蒸熟、搗碎、入模拍壓成形、焙乾、穿成串、封裝,並將餅茶按外形的勻整和色澤分為8個等級。中卷1節:"四之器"寫煮茶飲茶之器皿。詳細敘述了28種煮茶、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下卷6節:"五之煮"寫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優劣,敘述餅茶茶湯的調製,著重講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顯現雪白而濃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飲”講飲茶風俗,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敘述古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記述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八之出”評各地所產茶之優劣。敘說唐代茶葉的產地和品質,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域劃分成八大茶區,每一茶區出產的茶葉按品質分上、中、下、又下四級。“九之略”談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製茶過程、工具或煮茶、飲茶的器皿。

  如到深山茶地採製茶葉,隨採隨制,可簡化七種工具。"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茶經》內容就可一目瞭然。《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業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作者詳細收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我國陳獨秀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書法家曾國藩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相關知識
唐代陸羽茶經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關於茶主題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我國經典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唐詩勸學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大篆經典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陳寅恪的經典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陳寅恪的經典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茶文化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好看的長征詩詞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曹操觀滄海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