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微距攝影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微距攝影時,景深很淺,因此拍得一張優秀照片最主要的是找準關鍵焦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微距拍攝的技巧知識,歡迎大家參閱。

  什麼是微距攝影技巧

  要了解微距攝影技巧,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微距,微距的概念。

  微距一般是指照片和被拍攝物體差不多大的攝影,近距離攝影,是攝影技術。主觀感覺微距拍的時候,被攝物體小,照片大,因此放大率大。

  為了拍出更好的微距作品,下面幾個建議可以供大家參考:

  微距攝影技巧之正確選擇焦平面:

  焦平面是微距拍攝初學必須經歷的一個練習過程。微距的不同於其他拍攝,清晰範圍本來就小,因此,更多的清晰細節能給人帶來更愉快的視覺感觀。無論鏡頭焦距是多大,微距的景深都是按mm計算的,所以在拍攝時應該儘量仔細選擇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現的細節儘量放在一個平面內,並使這個平面與ccd或者cmos平面***相機後背***平行。舉個簡單的例子,拍攝蝴蝶,如果蝴蝶的翅膀是並在背上的,那麼最保險的辦法是把機背調整至與翅面平行。這種情況下即使f8、甚至f5.6的光圈也可以擁有足夠的景深***視具體放大倍率而定***。焦平面的快速選擇實際上是拍攝中的一個積累過程,經過精心的選擇,圖片的質量可以得到明顯的提高。當然,焦平面的選擇也沒有什麼絕對角度,蝴蝶也可以從頭部正面、側面、甚至尾部拍攝。原則是:一定要把你要表現內容儘量放在一個平面內,拍攝時要做到心中有數,哪些東西在照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

  微距攝影技巧之微距用腳架還是手持:

  微距拍攝首先要解決問題就是能夠拍到,想要拍到就必須瞭解昆蟲的一些基本活動特性。總結了一下9點:

  1.氣溫越高活動能力越強,反之,氣溫越低活動能力越差;

  2.清晨、傍晚、陰天和雨天活動能力降低;

  3.對快速移動的物體敏感;

  4.某些昆蟲對聲音敏感;

  5.XX的時候活動能力降低***廢話,你也降低***;

  6.對色彩鮮豔的物體敏感;

  7.對停靠點的人為晃動敏感;

  8.對飄然而至的陰影敏感;

  9.剛羽化的昆蟲活動能力非常低;

  根據這些規律,以及平時對拍攝物件的經驗瞭解,可以迅速的判斷是否採取手持還是腳架。一般微距拍攝者都有這個體會,白天要想接近昆蟲是非常困難的,像蝴蝶一類,一丁點響動它們就會飄然飛走。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這種情況下,接近都非常困難了,使用腳架的機會當然少之又少。因此,需要適當的手持接近技巧,避免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儘量輕的響動,儘量緩慢的動作,最好彎著腰或者蹲著逐步接近,有條件的話做好適當的偽裝,比如迷彩服等。簡單來說,手持和腳架,清晨、黃昏和寒冷天氣的更適合腳架的使用,昆蟲活躍的白天手持能把握更多的機會。

  微距攝影技巧之控制光線的方向和質量:

  先說陽光下該如何處理呢?我覺得首先要避免過於刺眼的直射光線,我會選擇從逆光方向接近目標,

  一是可以避免人的陰影對拍攝物件所造成的干擾,

  二是,通過合理補光,逆光角度也通常能降低順光下的大反差,得到我們想要的光影效果。也能避免陽光直射帶來的高光溢位問題,以及光線過硬導致照片色彩發乾發澀等問題。

  然後是陰天,陰天的情況相對特殊。自然界的大柔光創造了表現質感和細節的最佳機會,帶來美妙的質感表現和柔和的背景,但表現手法會相對單一。

  值得注意的是雨後和清晨的驚喜。雨後和清晨葉面的水滴,配合拍攝物件能帶來更迷人的拍攝效果,值得一試,拍攝的時候記得合理補光。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光板補光是最合適的,能有效保持當時的環境氣氛,但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選擇閃光燈補光,既然是補光,閃光的光源只能作為輔助光源,不能破壞環境氣氛,也就是fill-flash,填充式閃光。閃光燈的曝光補償也就尤為重要,簡單來說淺色的拍攝物件需要-2以上輸出,深色的需要增加閃光輸出。

  微距攝影技巧之突出細節特徵表現:

  為了保留更多的細節,減少畫面的噪點,微距前期需要向右曝光。當然,向右曝光有個限度的。

  一般而言也就是+1/3--2/3ev。控制高光部分不溢位為準。對黃色及紅色另當別論。那是相機的缺陷,其次需要合理的iso,過高的iso會帶來粗糙的畫面,不利於細節表現,何況拍片的時候不是為了測試相機,挑戰iso限度。

  對50D而言,一般情況下,iso設定到100-400比較合適。450D控噪能力差點,400儘量少用,再次存貯格式,為了得到更好的細節,理所當然應該選擇raw格式,方便還原到更真實的色彩,也能彌補測光時出現的少許偏差。

  最後要忠告朋友們的是,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拍微是個苦力活,手持能力和對焦能力,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而且,一定需要耐心。當你在欣賞和羨慕他人的精美作品的同時,是否想到在照片背後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呢?拍攝微距更是如此,我們花費的時間和得到的結果是成正比的,前期工作越是細緻,得到的結果就越是理想。希望微距攝影技巧這篇文章對喜愛微距攝影的朋友能夠有所幫助。衷心希望大家能拍出更多更好的微距作品。

  微距攝影技巧

  我非常喜歡微距攝影,因為我一直都驚異於藝術工作者在巨大世界裡所創造的那些精妙的細節。微距攝影通常是尋找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事物,然後在極近的距離內拍攝。你會發現原本平淡無奇的事物竟會如此令人震驚和意趣盎然。除此之外,微距攝影還能給你帶來額外的愉悅,從鏡頭裡你會驚奇地發現無數個微小的細節。掛在樹枝上和房簷邊上的冰凌,在透過微距鏡頭來觀看時猶如夢幻般神奇。

  避免相機抖動

  微距攝影時,景深很淺,因此拍得一張優秀照片最主要的是找準關鍵焦點。那麼在微距攝影中對焦的致命傷在哪兒呢?你猜對了,就是相機抖動。為了避免相機抖動你將需要一個更快的快門速度,使用三腳架或快門線。而且,在進行微距攝影時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設定自動對焦,因為相機很容易受騙***當然如果你有足夠容量的記憶卡就不成問題,但是我們為什麼要浪費無謂的時間呢?***。使用手動對焦你可以更靈活準確地控制鏡頭下的細小事物——儘管鏡頭下的它們被放大了——細節才是微距攝影的焦點所在。

  構圖

  微距攝影時,你可以***或者說需要***花點心思在構圖上,使照片的構圖趨於完美***或者說是你想象中的那種完美***,因此不用遲疑,不妨圍繞你的被攝體上下左右地調整角度和位置。除非你是在拍攝大黃蜂或小鳥,不然你沒有時間限制,因此你完全可以使用包圍曝光以獲取最好的曝光效果來匹配你的完美構圖。包圍曝光是指對同一物件拍攝曝光量不同的至少三張照片,以便達到色彩的準確和活力,獲得陰影和高光細節,適當的景深。你可以對這一系列的照片進行比較然後挑出最滿意的。

  微距攝影小貼士

  這裡有一些東西在微距攝影時是需要記住的,以下就是小貼士一覽表:

  1. 使你的畫面儘量簡單化

  2. 使主體儘量充滿整個畫面

  3. 對銳度進行補償

  4. 嘗試不同的拍攝角度,尋找最令人愉悅的美學角度

  5. 多關注背景***有可能失焦***,同時消除背景上的一切有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微距攝影能向我們展示我們世界裡的一些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會被我們忽略,因為即使是最普通的物體,如果它的表面細節被如此高倍率地放大,那麼它就不僅僅是重要了,而且是讓人印象深刻的。請記住,貼近看——引用《美國麗人》***電影***裡的一句話——你會發現你有一個全新的拍攝視角。

水下婚紗拍攝技巧
攝影入門攻略之搞定微距攝影
相關知識
數碼微距攝影技巧
數碼人像攝影技巧大全
數碼單反攝影技巧大全
家用數碼相機攝影技巧
數碼風光攝影技巧大全
數碼人物攝影技巧大全
數碼單反攝影技巧書籍推薦
昆蟲微距攝影技巧
入門數碼單反攝影技巧
數碼單反攝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