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的原則與進補的藥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已經到了進補的時節,對於一些朋友來說,藥膳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那麼冬季進補藥膳有哪些呢?冬季進補有哪些原則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冬季進補的相關知識吧。

  冬季進補的原則

  1.補氣先重脾胃

  氣虛之證,有脾胃氣虛與心肺氣虛等型別。補氣的藥物有健脾胃的,有養心肺的,應隨宜選擇。中醫學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說補藥效用的產生,首先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施佈於全身。因此,補氣先重脾胃,有它的重要意義。應用補血、養陰、助陽各類藥物時,也要考慮這一點。

  2.補血必須補氣

  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兩者之間,關係非常密切。"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從而提出"氣能生血"的論點。因此,補血必須補氣。加之補血藥物效用的產生,也要靠脾胃的功能健旺。故當歸補血湯用當歸補血,配上黃芪補氣以生血,就是這個道理。

  3.養陰宜用清補

  陰虛證的表現,多見熱象,如舌紅、口乾、口渴等。養陰的藥物,大多屬於涼性,既可滋養陰津,又有清熱的作用。所以說,養陰宜用清補。如果誤用溫熱性的補藥,不但會助長熱象,而且會進一步加重陰虛。

  冬季進補的藥膳

  1.北芪黨蔘燉羊肉

  黨蔘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脾胃虛弱者,服用黨蔘有較好的效果。羊肉溫補,北芪有補氣血,驅風寒,活血脈的功效。北芪黨蔘燉羊肉是畏寒者、體弱者最合適的滋補品。

  材料:羊腿肉500克,北芪、黨蔘、薑片各25克,黑棗10顆。

  做法:羊腿肉切成5大塊,放入沸水鍋焯3分鐘,撈起用清水沖洗;放入燉鍋內,將生薑片鋪在羊肉上;黑棗洗淨去核,與北芪、黨蔘同入燉鍋內,加沸水250毫升,加蓋隔水用小火燉1小時,食用時用精鹽調味即可。

  2.花旗參百合燉鷓鴣

  花旗參具有益氣養陰,清火生津的作用;《本草從新》稱花旗參“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百合甘,微寒,歸肺、心經;能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鷓鴣能補肺氣,潤肺化痰止咳。

  材料:花旗參3g,百合10g,鷓鴣150g,薑片適量。

  做法:將鷓鴣去毛、內臟,洗淨飛水切塊,花旗參洗淨蒸軟切片,與洗淨的百合、薑片放入燉盅內,加清水300ml,武火隔水燉2小時即成。

  3.鹿茸參桂豬心湯

  鹿茸分為梅花鹿茸和馬鹿鹿茸,產地為吉林省雙陽縣,它有溫腎壯陽、補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療陽虛所引起的四肢發涼、頭目眩暈、腰膝痠軟無力等症狀。對腎陽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鹿茸參桂豬心湯,能養心益氣、溫通心陽。

  材料:鹿茸3克、黨蔘12克、桂枝5克、豬心1個、生薑2片。

  做法:豬心洗淨,切開,再洗淨內腔,把藥材洗碎,納入內,用牙籤紮緊。與生薑一起放燉盅內,加入冷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放下鹽。

  4.黃芪薑母鴨

  黃芪的主要治療作用為補中益氣,固表止汗、託毒排膿、利水消腫四大功能。以治療中氣不足,如胃有下墜感,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較好。它還能健脾和胃,所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當歸、黃芪具有暖身效果,薑母鴨則兼具整腸、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吸收、鎮靜、抗真菌、造血、利尿之效。

  材料:鴨半隻,老薑1大塊,中藥包***草果、陳皮、熟地、當歸粉、黨蔘、川芎、黃芪、香葉、枸杞、紅棗***,麻油,料酒,鹽,冰糖。

  做法:鴨洗淨切塊,老薑切成片;鍋中入麻油以小火爆香姜;再把鴨塊放入鍋內翻炒;炒至鴨油出來,表面呈金黃色;放入中藥包,倒入料酒,煮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加鹽、冰糖、姜泥調味。

  5.天麻燉魚頭

  天麻主要產於雲、貴、川。它的功能為鎮靜、散風、止痛。如果受了風,出現頭痛、手足麻木,吃了天麻即能止住,所以又叫定風草。天麻燉魚頭可以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還能解決頭暈眼花、偏頭痛及風寒溼痺等問題。

  材料:天麻10克,鮮鱅魚頭1個,生薑3片。

  做法:將天麻、鱅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養生藥膳怎麼製作
中醫夏季有哪些養生藥膳
相關知識
冬季進補的原則與進補的藥膳
試論補充原則與寬容原則作為現代刑法原則的必要
演講選題的原則與技巧
工藝裝置選購的原則與要點
簡述現代禮儀的原則與基本常識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原則與職能探析論文
溝通的原則與技巧
園林綠化的原則與施工要點
吃中藥的原則與禁忌
烹飪食物需要掌握的原則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