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勞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麼關於吃苦耐勞如何寫演講稿?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吃苦耐勞的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篇1:吃苦要趁早

  那晚看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請來的嘉賓是臺灣著名的音樂製作人包小柏。熟悉他,是他在“超女”、“快男”之類選秀節目上做評委,給歌手做點評時,總是顛覆傳統的套路,語出驚人、非常犀利地指出歌手的問題所在。據說,包小柏因此被娛樂界人士稱為“毒舌”,還有他的神情冷峻、不苟言笑,使很多剛出道的新人看到他恨不得繞道而行。我很好奇,包小柏究竟有著怎麼樣的經歷,能讓他成就瞭如此冷靜淡定的氣質?那晚的訪談揭開了這個謎底。

  原來,早在20年前,17歲的包小柏和他的孿生哥哥包小松就組成了臺灣最早的男孩偶像組合,他們的歌舞在當年風靡一時、唱片大賣。所有別人翹首企盼的東西,他們在一夜之間都得到了。

  到了服兵役的年齡,包小柏兄弟雙雙入伍。他們相信,兩年後他們再回來,還會有大批的歌迷在忠實地等候著。可等到23歲退役之後,包小柏發現娛樂圈卻已不是自己熟悉的樣子了。有更多的新歌手走紅,觀眾們的視線也早就轉移了。

  接下來的生活變得異常艱辛。最為窘迫的時候他連房子都租不起,好不容易爭取來的上臺機會,是幫其他的歌手暖場。現實的不如意讓包小柏決定轉行去做生意,可又賠得一塌糊塗,覺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似乎已經到了人生的谷底,落魄的包小柏決定重新回頭做音樂。在音樂工作室當上了一名管雜事的製作助理,他抓住一切機會提高自己的技能,躲在廁所裡寫歌,為了說服歌手適應某種曲風他甚至給別人下跪。6年之後,他成了華納唱片音樂總監。

  當螢幕裡播放包小柏20年前的錄影時,我注意到,包小柏對著那個邁著誇張的舞步、又蹦又跳的自己說了一句:那時的我真醜。少年得志是很多人的夢想,張愛玲都說了出名要趁早。可相比而言,我覺得那個順風順水、名利雙收的少年偶像,遠遠沒有現在的這個冷靜沉著、內斂而豐富的音樂製作人有魅力。他對音樂的理解變了,對人生的感悟也更深刻了,吃苦的經歷讓他完成了破繭成蝶的轉變。

  那些早早成名的孩子,那些生活過於順利的孩子,他們錯過了人生最為難得的吃苦經歷。事情做得越順利,苦吃得越少,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就越淺薄。這些年有多少少年明星,一陣風一樣紅起來,轉眼又風頭盡失,甚至連普通人都不如。

  美國童星麥考利·卡爾金就是一個例子。他8歲時成為《獨自在家》的男主角,為福克斯公司帶來了8.2億美元的鉅額票房收入。此後,他又拍攝過《小鬼當家》等著名影片,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童星。太早的出名把這個孩子給寵壞了,麥考利開始生活放蕩,把頭髮染成各種奇怪的顏色,連續曠課,酗酒成性,屋裡瀰漫著尼古丁的煙霧和垃圾的臭氣。電影公司的攝影師們則經常要到夜總會裡把麥考利抓回去拍戲。還沒滿18歲他就結婚了,兩年後分手。這個孩子讓喜歡他的人非常失望,太早的成名和太順利的生活幾乎毀掉了他。

  我有一個朋友是在被父母過度的保護下長大的,她一路順利地上學、工作,到了單位上班還是被爸爸送來的。她的爸爸甚至為辦公室裡的同事們準備了禮品,懇求大家對這個女孩多照顧。到了該買房成家的年齡,爸爸又拿出畢生的積蓄給她買了房子。當爸爸老了,很虛弱,再無力照顧她時,她感到害怕,惶恐,不知所措。她覺得自己似乎被整個世界拋棄了。

  這個在蜜糖般的愛中長大的孩子,很有感觸地說,看來凡事過於順利了不是什麼好事,要是早早多吃些苦,我可能會比現在堅強得多。

  是的,吃苦才是年輕人最不應該拒絕的事情。家裡精心種植的花草常會莫名其妙枯萎,而野生的植被不管旱澇卻總能保持郁郁青青的活力;身體健康的人常常會因為挫折選擇自殺,而在醫院裡住過重病病房的人出來後卻更願意好好活著。

  過於順利的成長和過早成名,像一顆裹著巧克力的慢性毒藥,消解了人的意志,迷惑了人的心智。吃苦才是一劑良藥,苦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吃苦的經歷卻能讓人沉澱出智慧和力量,讓心靈變得強大而寬闊,表現出生命的張力和豐富。

  所以,吃苦要趁早,成名不用急的。

  吃苦耐勞的演講稿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得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吃苦耐勞》。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現代的生活中,我們這一代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本不知道吃苦耐勞是什麼?而且同學們心中也會想: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條件都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吃苦呢?我們平常也學過以前有關吃苦耐勞的文章,可都忘得差不多了。就像平時體育鍛煉,一遇到什麼小問題就提出在旁邊休息不參加體育活動。遇到天氣寒冷或炎熱的情況也會叫苦連天,尤其是作業多的時候或寫日記的時候也會愁眉苦臉。來打掃衛生,連笤帚也不想拿……上面這些在我們當中比比皆是。同學們,吃苦耐勞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行動。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必須擁有這種精神,在學習中更不能缺少。

  吃苦是成功的基石,任何事情想要獲得成功,必須經過奮鬥和努力,沒有吃苦精神就無法到達成功的彼岸,也不能嚐到成功的喜悅。古今中外,凡成功者都是在實踐和艱苦的環境中磨練出來的。

  在我國古代,王羲之的“墨池”、孫康的“映雪”還有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據說孔丘讀了很多遍《易》,先了解它的內容,在掌握基本要點。接著對其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為了更深入的瞭解,讀來讀去,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磨斷了幾次,即使讀到這中地步,孔子還謙虛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事實證明,只有願意吃苦,勇於吃苦,不怕吃苦的人,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務。見到困難就退縮的人,根本無法嚐到成功的喜悅。

  既然要做到吃苦,就要先認識吃苦,因為認識的深度決定行動的力度。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意識到吃苦是一種財富,是一種資本,是一種素質,那麼就要在自覺的學習、生活中堅持。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被多少人奉為準則,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吃苦耐勞”也是一條起跑線?如今社會,,學習競爭激烈,吃不了苦就堵是住了自己的發展空間。“吃苦耐勞”也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現在真實的樣子……

  同學們,從現在開始,甩掉我們“小皇帝”,“小公主”的稱號,因為現在的新世紀更需要我們吃苦,發揚中華精神,一起走向美好明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3:甘於吃苦,勇於奉獻才能成就一片天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下午好!

  我叫××,畢業於山東理工大學,分配在勝利油田海洋石油開發公司工作,現任勝利油田埕島中心二號平臺經理。今天能在這裡向各位領導、老師和同學們彙報我在海上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感到十分榮幸,心情非常激動。

  置身於茫茫大海,我才真正明白什麼叫艱苦,石油工人戰天鬥海、拼搏奉獻的精神給了我紮根海洋、獻身石油的信心和勇氣

  石油行業的艱苦我在上學期間聽說過一些。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自以為吃過很多苦,感到世上沒有我受不了的苦。但當我坐著公共汽車前往公司報到時,車過勝利黃河大橋,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蘆葦和荒灘,沒有村莊沒有行人,點綴路旁的只有一簇簇紅色的灌木叢。想像中的油田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使我有些不知所措,隨著汽車在坑坑窪窪的公路上顛簸,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報到後在崗前培訓的那段日子,我的心情矛盾極了。到底我的選擇對不對?怎麼辦?是走還是留?我一直在彷徨。

  崗前培訓結束,第一次出海的經歷我至今仍記憶猶新。那天,我懷著複雜和好奇的心情登上了交通船。船離開碼頭時天氣還很好,但沒過多久海上就颳起了五六級大風,船開始搖晃起來。原以為自己不暈車也不會暈船,可過了一會兒,就感覺胃裡像翻江倒海一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臉色變得蠟黃,我終於忍不住開始劇烈嘔吐起來,趴在甲板上一動也不敢動,當時覺得真是生不如死。我們的井區離碼頭有30多公里,船航行需要兩個多小時。當有人拍著我的肩膀告訴我到了時,我抬頭一看,船已停靠在由幾根橘紅色樁腿支撐著的鐵房子跟前。難道這就是我們要在上面工作的海上平臺?帶班師傅攙扶著我登上平臺,把吐得快虛脫的我安頓在一張板床上休息。當天夜裡,海上的風更大了。聽著海浪拍打平臺樁腿的聲音,躺在有些晃動、感覺隨時要倒下去的板床上,我突然感覺大海是那樣的猙獰,自己就像被拋入大海中的一片樹葉,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孤立無援,那一晚我徹夜未眠。下平臺後,當我把海上油田的艱苦環境和矛盾的心情告訴父母后,他們給我寫了封信,其中有一段話深深的刺痛了我,“一個年輕人,這點苦也吃不了,以後還能幹什麼?家裡培養你不容易,你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國家嗎?”單位領導也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我講石油行業的優良傳統和老職工的感人事蹟,講海上油田的美好發展前景,同事們給我講他們的經歷和故事,帶班師傅也時時處處關心我,使我彷徨浮躁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經過三四個月的鍛鍊,我逐步適應了海上工作。11月的一天晚上,我已經在宿舍睡下了,突然接到單位緊急通知,海上一口油井出現異常,要我立即參加搶險。我們頂風乘船趕到現場,經過帶班師傅排查,確定是油井井下安全閥洩壓關閉,當務之急是要開啟安全閥。但由於身邊沒有打壓工具,只好借用鄰井的壓力,用高壓膠管對它進行倒灌,於是我們四個人開始從船上抬高壓膠管,這種膠管有十米長、一噸多重,要從搖晃不定的船上扛到平臺上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時風越刮越猛,船隨著海浪上下竄動,一不留神膠管從我肩上滑了下來,眼看就要砸到我,在我身後的帶班師傅大喊一聲“閃開”,一下子將我推到一旁,膠管的鐵頭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腳上,他當場痛得抱著腳跌坐在甲板上,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掉下來。後來經醫院檢查是腳骨骨折。師傅危急關頭捨身保護我的博大胸懷和犧牲精神,深深地感動和震撼了我,我內心愧疚極了,暗下決心要深深紮根這片大海,立志要做一個像他那樣的石油人。心境的改變感覺其他一切都變了。我覺得自己好像不再暈船了,海上的風變小了,天空變藍了,大海是那樣的遼闊,浪花是那樣的歡騰,一切都是那樣的美麗。我開始深深地愛上了這片藍色的海洋,愛上了這裡橘紅色的平臺,愛上了這份崇高的事業。

關於性別平等演講稿
部隊榜樣演講稿
相關知識
吃苦耐勞演講稿
關於吃苦勵志演講稿範文
關於吃苦勵志演講稿
關於吃苦耐勞的諺語
吃苦耐勞的名人名言
吃苦耐勞的勵志格言
關於吃苦勵志演講精選
關於吃苦勵志演講
教育孩子吃苦耐勞方法
吃苦耐勞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