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通寶錢幣的收藏價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大觀通寶錢幣在錢幣上直接鑄明瞭國號“宋”,又被稱為“國號錢”,在中國錢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中國錢幣發展到北宋時期首次開創了以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等多種書體為錢文的錢幣,同時還出現了一種由皇帝親筆書寫錢文的“御書錢”?使錢文書法的藝術在這個時期達到了頂峰。北宋宋朝錢幣,從鑄造工藝、鑄造質量、到藝術價值,堪稱翻砂鑄造工藝時期的巔峰。

  這枚“大”字一捺特別長的當十大觀通寶,錢徑40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38毫米略大;厚3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略厚;重18.2克,也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重一些;製作精緻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宋代錢幣在中國錢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們觀賞、收藏的豐富寶藏。針對北宋錢幣而言,宋朝建立以後,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鑄造了“宋元通寶”錢。因為在錢幣上直接鑄明瞭國號“宋”,所以被稱為“國號錢”。宋仁宗鑄造過“皇宋通寶”等。其中“皇宋通寶”品種較多,普品存世頗豐。1979年,北京密雲縣的一個廢舊物資回收站,曾從回收的廢銅爛鐵中發現一枚國寶級

  的九疊篆文“皇宋通寶”。錢文疊迭,九曲八彎,如同皇帝印璽上的文字,觀賞性很強。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行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宋代錢幣在中國錢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們觀賞、收藏的豐富寶藏。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錢幣穿郭勻稱規整,銅色略深。錢文“大觀通寶”字型纖秀,氣韻貫通,“通”字為宋代方頭通***通字“甬”頭寫作方形***。背面無銘文。大觀通寶錢是徽宗大觀年間鑄造的,相傳當時有人夜觀星象時忽然發現彗星閃過,歎為觀止,徽宗認為是吉祥之兆,故而改元,再而鑄錢。

  宋朝僅年號錢,錢文已近百種,若考慮版式差異,則過千種。其中淳化、崇寧、大觀等年號錢,可稱當時標誌性古錢。徽宗在字畫上的造詣,今世仍為人津津樂道。因此徽宗題寫的錢文,充分展示了其藝術上的個性和美感,一眼即知是他所寫,彷彿它已成為一個標誌性的“符號”,使大家能在第一時間就想起他。徽宗題寫的瘦金體“大觀通寶”四個字,鐵畫銀鉤,剛勁有力,再配以高超的鑄造工藝,使“大觀通寶”被譽為古代三大美泉之一。

  在錢幣制作上,在方孔圓錢上安排四個瘦金體文,加上狹緣而不用闊緣,錢文與細廓的線條配合得非常得體,和諧。而這些錢文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點,堅畫收筆帶鉤,撇如匕首,按如切刀,勁健有力,灑脫自如,加上廓深肉細的精湛作工,更顯得豪縱俊逸,氣度不凡了。特別是“大觀通寶”四個字,有簡有繁,在圓錢上本不易處理得當,但他能部署、配置得恰到好處,令人賞心悅目。

  專家表示,古錢幣具有較大收藏投資空間,升值最快的當數其中的珍品類古錢幣,在市場上十分受追捧,漲幅很大。而古錢幣中的珍稀品種則升值幅度更為驚人,如在2009年11月中國秋季拍賣會錢幣專場中,一枚極其罕見的清代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字“大清壹百”以19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尤其是在2010年5月中國春拍古錢專場中,存世孤品——戰國趙鑄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以100萬起拍,經過各位買家近40次激烈競價,最終以352.8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創出古錢拍賣新紀錄。

  古錢珍品“大觀通寶”滿身遍佈翠綠色鏽,鏽色極其美麗。而鑄造工藝極其精湛,字口深峻,地章光潔,內外廓設定得當,到了增一分顯肥、減一分顯瘦的精妙之地。錢文飄逸灑脫,秀美異常,體現了徽宗非凡的手筆。此錢深坑綠鏽,品相一流,實屬難得之珍品。

  而錢文“大觀通寶”是宋徽宗御書的瘦金體。形體勁挺,筆法生動。特別是“大”字第三筆一筆長捺拉下,直至“通”字上方接近錢幣外廓處。書法超常誇張,但是在方寸之地卻顯得揮灑自如,憑添了一種錢文書法整體佈局的美感,今日觀之,也不由的令人讚歎不已。四個瘦金體錢文,鐵畫銀鉤,光輝閃爍,格外表現出瘦金書之美。

  在浩如煙海的宋代錢幣中,如果要我們選擇一種錢幣來代表北宋錢幣的書法和鑄造工藝的巔峰,那麼就非宋徽宗的大觀通寶莫屬。在當今的古錢幣收藏市場上,大觀通寶也是廣大古泉愛好者的心頭寶。可以這麼說,大觀通寶無論鑄造工藝、書法造詣還是後人的推崇,都可謂是北宋錢幣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古代錢幣的箇中翹楚。

  此枚“大觀通寶”是徽宗書法藝術的代表之作,錢文精美,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冠,歷來備受藏家青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藏家不斷的湧現,其價值依然會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大觀通寶錢幣的收藏知識

  大觀通寶,錢徑40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38毫米略大;厚3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略厚;重18.2克,也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重一些;製作精緻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宋代錢幣在中國錢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們觀賞、收藏的豐富寶藏。宋朝建立以後,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鑄造了"宋元通寶"錢。因為在錢幣上直接鑄明瞭國號"宋",所以被稱為"國號錢"。宋仁宗鑄造過"皇宋通寶"等。其中"皇宋通寶"品種較多。1979年,北京密雲縣的一個廢舊物資回收站,曾從回收的廢銅爛鐵中發現一枚國寶級的九疊篆文"皇宋通寶"。錢文疊迭,九曲八彎,如同皇帝印璽上的文字,觀賞性很強。

  北宋貨幣大觀通寶,是由徽宗御題錢文。宋代與歷朝有所不同,每換一種年號就開爐鑄新幣,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錢。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也有大錢流通、錢幣的輪廓,尺寸都有一定標準。因此宋錢版別極多,歷代罕有,錢文除真、草、隸、篆外,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風流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少,任憑頑鐵買江山!"詩中傳述的便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徽宗早年繼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卻不善理國。他自己則御書親題其中的崇寧通寶、宣和通寶等錢文。御書錢錢文精美,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冠。

  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當十等多種版式。這些版式中,面文“大觀通寶”四個字中的“大”字,最後一捺雖有長有短,但最長的也僅略超過方穿的右上角。筆者這枚“大”字一捺特別長的當十大觀通寶,其中“觀”、“通”、“寶”三個字與普通的大觀通寶錢沒有區別,而“大”字的一捺特別長,大大超過方穿的右上角,佔據了方穿右側至邊緣的一大半,使該錢成為一枚與許多大觀通寶都不相同的特殊錢。

 

茶葉的收藏價值
古幣收藏的知識
相關知識
大觀通寶錢幣的收藏價格
古錢幣的收藏價格
古錢幣的收藏價格表
古董錢幣的收藏價格
2017年錢幣的收藏價格分析
古錢幣的收藏價格分析
怎麼鑑定古錢幣的收藏價值
錢幣的收藏價值何在
錢幣的收藏價值有哪些
豹子號錢幣的收藏價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