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遊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茶文化旅遊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經濟,綠色無公害,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發展研究

  摘要:茶文化旅遊是在中國悄然興起的文化旅遊形式,對遊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祁門紅茶在茶文化中獨樹一幟,為世人稱讚,發展紅茶文化旅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筆者運用SWOT分析法,對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進行分析,並提出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祁門紅茶;茶文化旅遊;SWOT分析;發展策略

  SWOT分析法又被稱作態勢分析法,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學者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提出的,主要用於企業戰略管理。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其中S、W是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的優勢和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態勢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發展策略。

  一、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的優勢

  ***一***自然資源優勢

  祁門縣地處安徽省南部,境內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群山連綿,自然條件優越,山地林木多,溫暖溼潤,雨量充沛,雲霧多,土層深厚,土壤質量好,很適宜於茶樹生長,加之當地茶樹的主體品種——櫧葉種內含物豐富,酶活性高,很適合於工夫紅茶的製造。祁門現在茶園15萬畝,茶園全部通過了無公害認證,是安徽省唯一全是無公害茶園的茶葉縣。

  ***二***區位優勢

  祁門有“安徽南大門”之稱,與江西省毗鄰,交通十分便捷,省道326、皖贛鐵路、黃祁景***S35***高速貫穿全境,可直通上海、武漢、杭州等大中城市,祁門西距廬山290千米,東北距西遞巨集村30千米、東抵黃山***景區***90千米,地處連線東部旅遊圈和西部旅遊圈的黃金通道上,為發展祁紅茶旅帶來便利條件。

  ***三***品牌優勢

  祁門紅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紅茶,更是“紅茶”中的佼佼者,祁紅一向以香高、味純、形美、色豔、四絕馳名於世,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安徽省志•農業志》載:“祁門紅茶是中國功夫茶中的珍品,獨具一格,還有蜜糖香,又似蘊藏蘋果香,非其他紅茶所能比,國外讚譽為‘祁門香’被列為與印度的大吉嶺和斯里蘭卡的烏伐齊名的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四***紅茶文化資源優勢

  祁門產茶創制於光緒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紅茶文化底蘊深厚;祁紅獨特的製作工序,從採摘到初制***萎凋、揉捻、發酵、烘乾***、再到精製***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風選、揀剔、補火、清風、拼和、裝箱***都有嚴格標準,製作技藝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了祁紅茶旅文化的特色;深厚而又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必定會促進祁紅茶旅的發展。

  二、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的劣勢

  ***一***區域發展滯後

  祁門縣屬於相對落後的偏遠地區,由於受到經濟、交通、傳統觀念的主客觀因素影響,祁門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呈現出低水平、低層次、低效率的發展態勢,發展水平遠遠落後於臨近的其他區縣;祁紅茶旅處於初級開發階段,加之祁門縣財政收入增長緩慢,使得茶文化旅遊的收益微薄;另外目前祁門農業比重略大,旅遊服務業比重低,制約了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的發展。

  ***二***旅遊產業發展薄弱

  現階段祁門紅茶文化旅遊尚未形成茶文化觀光、茶文化度假、茶文化健身休閒、茶文化娛樂參與等多層次的茶文化旅遊產品結構[1],仍以傳統的觀光旅遊為主體的單一格局,缺乏體驗性、參與性旅遊形式的補充;旅遊商品開發不足,目前還沒有建立良好的旅遊商品開發創新的管理和協調體制,使得結合生態農業、生態工業打造綠色旅遊商品的構想不能實施。

  ***三***旅遊資源分散,沒有形成集聚效應、規模效應

  祁門縣內茶園面積共有15萬畝,茶園旅遊資源面積屬安徽省前列,但是從整個區域看,歷口、金山、黃家嶺、貴溪等地都有茶園,茶園分散各處***見圖1***,導致祁門茶文化旅遊資源特色體現不出來,開發出來的茶文化旅遊產品在旅遊市場上對遊客缺乏吸引力,難以打造成精品旅遊線路.

  ***四***茶文化旅遊觀念有待轉變

  我國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大多以經濟利益為導向,政府也以GDP數量的高低作為官員績效考核標準。在茶文化旅遊中重“茶”輕“旅”的意識還沒有轉變,茶文化旅遊市場需要長時間的培育,週期長見效慢,短期內對當地的經濟提升作用不明顯,因此導致各個層面都十分重視茶產業發展,忽視了與茶文化有關的旅遊專案的挖掘[2]導致祁紅茶旅知名度和美譽度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播。

  三、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的機遇

  ***一***祁紅茶旅市場前景可觀

  隨著體驗經濟和休閒經濟時代的到來,茶文化旅遊日益興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參與其中[3]。生態旅遊、養生旅遊、文化旅遊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追捧;祁門紅茶以其獨特的紅茶文化,獨特的地理區位,獨特的自然環境符合現代人的旅遊方式,人們旅遊方式的轉變,為祁門茶旅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旅遊市場前景看好。

  ***二***旅遊業繁榮,帶動祁紅茶旅發展

  近幾年中國旅遊業迎來黃金時期,祁門旅遊業呈現出大發展態勢***見表1***,2011年—2014年全縣遊客接待總量同比增長50.4%、-6.7%、10.3%、3.9%和10.3%,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35.2%、-5.2%、4.7%和13.0%;同時一大批旅遊資源被開發,祁門縣境內牯牛降自然生態景區已經成為國家4A級景區,祁紅產業園建成運營,茶文化生態旅遊區、打造祁紅茶旅精品線路,從而帶動祁紅茶旅的發展。

  ***三***政策扶持,發展旅遊業,是擴大內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國內旅遊促使資金從經濟發達地區流向欠發達地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衡經濟發展的作用[3]。祁門縣委、縣政府把旅遊業作為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並出臺一系列相應的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祁門紅茶文化旅遊區建成為國家級風景旅遊區的發展定位,既能夠使本地旅遊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又能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四、祁門茶文化旅遊的威脅

  ***一***茶旅產品競爭激烈

  30°N是出產名茶的黃金地帶,中國十大名茶安徽獨佔三種***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六安瓜片***另外太平猴魁、屯溪綠茶、嶽西翠蘭在安徽省內都是著名的茶葉品牌,所以開展茶文化旅遊競爭壓力大;祁門所在的黃山市旅遊資源眾多***國家5A景區3個,國家4A景區14個***,競爭異常激烈,黃山、西遞巨集村世界文化遺產以及徽文化為特色的旅遊產品對祁紅茶旅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二***茶旅產品開發風險

  紅茶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是為了能夠吸引遊客的關注並能夠購買所開發的旅遊產品,旅遊消費市場是旅遊產品開發考慮的重要因素;任何茶文化旅遊產品在推向市場之前都需要有周密的市場調查和分析,同時市場開發需要投入的相當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最後能否成功還存在一定的風險[4]。

  ***三***自然生態環境脆弱

  祁紅茶旅的良性、健康發展得益於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祁門紅茶文化旅遊資源具有原始性、唯一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是自然和歷史留下的寶貴財富。若開發不當,保護不力,一旦破壞就很難恢復,甚至永遠消失[5]。隨著祁門旅遊業的發展,來祁門的遊客增多,對區內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所以祁紅茶旅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同步進行顯得尤為重要。

  五、祁門茶文化旅遊發展SWOT矩陣

  根據以上對祁門茶文化旅遊內部的優勢和劣勢、外部環境的機會和威脅分析,可以得出祁門茶文化旅遊發展SWOT矩陣.[2][3][4][5][6]通過SWOT方法對祁紅茶旅內外環境分析表明,祁門紅茶文化旅遊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但是總體來講,優勢強於劣勢,機遇強於挑戰,祁門茶旅應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機遇和有利的內部條件,把握住機會,以祁紅文化高階之旅為品牌核心,整合內外部資源,在強化內部管理的前提下,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迅速開啟市場,產生客流,打造具有競爭性的經營型旅遊產品-休閒度假產品,同時通過價格槓桿、促銷策略、渠道方案,四個系統,同時發力,搶佔市場,進而完善。

  參考文獻:

  王小丹.福建省茶文化旅遊發展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9.

  張琴.安徽六安茶文化旅遊開發研究[D].山東大學,2013.劉婷.基於SWOT分析的黃山市旅遊業發展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8.

  侯大為.武夷山茶文化旅遊SWOT分析及發展戰略[J].武夷學院學報,2014,***4***:22-25.

  施榮連,趙家泉.臨滄茶文化旅遊SWOT分析[J].懷化學院學報,2012,***3***3:11-13.

  唐為亮.基於SWOT方法的黑山谷景區發展策略研究[D].重慶師範大學,2011.

  2

  茶文化旅遊業如何順應社會發展

  摘要:茶文化旅遊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經濟,綠色無公害,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對茶文化旅遊業的研究,進一步促進了我國以旅遊業為首的第三產業的發展,為促進我國的產業結構轉型優化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們以茶文化為基本載體,通過研究茶文化的歷史,出現的背景,以及在現在的經濟要求下茶文化如何順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於茶文化的共識和認知,促進茶文化產業發展,提高附加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關鍵詞:茶文化旅遊業;茶旅遊;紐帶;茶經濟產業

  1茶文化旅遊的背景

  中國是茶文化的故鄉,茶文化的發展歷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中國古代茶文化就開始出現了,以中國為茶文化的中心傳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地區,茶文化在西方世界的傳播引發了人們對於飲茶和新的關於茶文化作品的認知,從而加強了東西方世界的相互交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於茶文化不斷深入的瞭解,人們對茶不僅僅侷限於飲茶和加工茶的階段,他們可以通過茶聯想出關於飲茶的儀式和有關茶文化的文學作品。在茶文化旅遊新的消費方式下,我們自己應該做的是提高我們對於茶文化消費意識的提升和理解,從而進一步對茶文化消費產生熱情,為我們國家的健康,綠色經濟發展做出自己應該有的貢獻。

  1.1茶文化旅遊的概念

  茶文化旅遊是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以休息和娛樂為目的的娛樂性活動方式,在這個新的旅遊方式中,不僅拓寬了新型服務產業的結構和功能,更重要的是以茶文化為元素的主題經濟在如火如荼的展開。

  1.2茶文化旅遊的型別

  茶文化旅遊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層面,物質上的茶文化包括飲茶出現的消費方式和飲茶儀式等,而精神上的包括人們在生活和實踐中對茶文化的不斷認知,對有關茶文化的文學藝術的不斷創新和追求,這不僅對優秀的茶文化生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有利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推廣以茶經濟為主題的特色服務業經濟。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的種類相當豐富,在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由於亞熱帶溼熱的氣候而孕育出優質的茶葉品種,再加上近幾年科技的研發使得優質的茶品種不斷出現,茶葉不僅可以作為一種商品出售,而且茶園帶給人們的是一種觀光旅遊的享受,人們通常喜歡親近大自然,去了解關於茶文化的悠久的歷史。標準化的茶文化田園風光,不僅可以提供優良的風景觀光,而且給人一些關於茶文化歷史和種植技巧的一些知識。遊客也可以親自採摘,管理,種植,近距離感受採茶的樂趣。

  2茶文化旅遊在社會發展中的價值

  茶文化旅遊是以茶文化為主題元素的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在這種經濟模式下通常是把文化和經濟相互結合促進經濟發展。茶文化旅遊在社會發展中體現出了自己的價值。在18世紀時,由於新航路的開闢,加大了文化的相互融合和交流,以荷蘭為首的貿易主義者把東方國家的茶葉,瓷器等珍貴的奢侈品帶到了歐洲國家。很快,歐洲的各國的王室成員喜歡上這些珍貴的物品,他們把它作為一種財富和奢侈尊貴的象徵。也引發了他們對於東方神祕世界的探索和征服的慾望,很快這個想法就得到了探險家和一些王室成員的支援,在他們的幫助下,西方人開始了著名的探險活動,這才有了後來的探索大發現,有了後來的工業革命,社會才有了巨大的進步。

  2.1茶文化旅遊是社會發展的紐帶

  隨著茶文化旅遊的不斷髮展壯大,它已經在社會發展中起到了紐帶作用。茶葉作為一個新型的禮品或者送給別人的紀念品而得到推崇,遊客們希望自己買到的茶葉包裝好看,同時裡面的茶葉質量也很好,這就要求茶商們在茶葉的生產、加工、包裝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工藝和技術來達到質量的要求。有人說,茶是中國的“國飲”,民間也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柴米油鹽醬醋茶,說明在古代的百姓們生活離不開飲茶,同時也是生活必需品。茶通六藝,作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載體之一,它已經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文明的象徵。作為我國茶文化最有名的地方桂林,每年都會有茶葉文化園開放,這加強了桂林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交流,也極大地推動了桂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2.2茶文化旅遊是社會發展的持續動力

  茶文化和旅遊的關係相輔相成,互為一體。茶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茶文化的發展。在相互發展的過程中,以經濟為基礎,文化為舞臺而開發的新型旅遊經濟讓我們知道了在經濟生活中文化是其發展的動力。當然,以茶文化為主題元素的茶詩,茶飲品,飲茶工具的出現也促使著商家不斷為其注入新的活力。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關於茶元素的採茶詩,通過採茶的活動,反映出詩人們嚮往田園風光的意願。同樣關於新的飲茶工具已經不是簡單的茶壺和茶杯,人們通過增加一些複雜而有情趣的飲茶工藝流程,使茶文化更有內涵和美感。飲茶的儀式的正規化反映出了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文化習俗和客人的身份地位。所以,以茶文化發展的旅遊業可以帶動其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做出貢獻。

  2.3茶文化旅遊是經濟發展的結構平臺

  茶文化旅遊是經濟發展的結構平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需要經濟的發展來搭建平臺。雖然說我國的茶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得很快,但是背後遺留出來的問題卻很顯眼,由於我國的茶文化旅遊業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在許多茶葉的加工和出售方面存在許多的問題。比如說對於茶文化的宣傳力度不夠大,民眾對於茶文化的瞭解和參與程度不夠深,茶文化的旅遊專案出現了一些問題。

  3茶文化旅遊如何順應社會發展

  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不斷髮展,人們也越來越追求陽光,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在多元化的消費市場中,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慾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滿足,同時新的旅遊消費熱點也在如火如荼的出現,這就要求我們消費者在順應社會發展的條件下,必須在眾多的消費領域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節奏。旅遊業的重點是綠色消費,尤其是茶文化的旅遊業,其側重點是以茶文化的消費方式引發的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等一系列的產業鏈的復興和崛起。

  3.1政府推動,打造形象品牌

  作為政府部門,在推動茶文化產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應該在茶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援,對於茶文化等新興產業給予一定的貸款和優惠。然而作為茶文化旅遊的企業來說,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樹立品牌和形象,茶文化的相關產品質量再好,沒有知名的品牌就沒有好的利潤。所以企業應該在提高茶文化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強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這樣在消費者的心裡才會有一個好的消費印象。

  3.2營造茶文化旅遊氛圍,開拓市場

  在茶文化的旅遊中,企業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會營造出茶文化的旅遊氛圍。在消費者的眼中,茶不僅是一種飲品,它還是一種文化和藝術,許多年以來文人騷客為茶文化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茶葉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味覺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給予我們精神上的安慰。同時我們應該更多地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把茶文化旅遊推向國際化,只有擁有了一定的國際市場,我們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3.3挖掘茶文化內涵,科學創新

  知名的企業通過提高創新能力來挖掘茶文化的內涵,同時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只有加強茶文化產品科研的投入和科技創新,這樣才會有新的品種和品牌的出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利用創新技術去提高茶文化的質量和品牌。中國的茶道文化源遠流長,其主要的是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茶能提神養顏,加之文人墨客對茶道文化的敬仰和推崇,使得茶道文化增加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因此,這些文化因素需要在經濟和科技的支撐下才能有所作為,有所發展。

  4總結

  茶文化發展要與時俱進,歷久彌新,這就要求我們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注重理性的消費方式和合理的消費習慣。消費者是促進茶文化生產的直接動力。只有在生產和消費的相結合的方式下,才能發展經濟和促進消費。茶文化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必然帶動其相關產業的出現和發展,它在促進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更多地帶給我們的是視覺上的享受和味覺上的快感。

  參考文獻

  [1]李偉,郭芳.論茶文化對旅遊業的牽引作用[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75-80.

  [2]劉春麗.茶文化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機制、模式與保障體系[J].農業考古,2014***2***:239-244.

  [3]曹瑞陽,李中斌.基於SWOT分析的武夷山創意茶文化旅遊業發展探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20-23.

  [4]姜衛衛.論湛江茶文化與旅遊業的互動發展[J].茶葉科學技術,2014***3***:61-65.

  [5]李福全,楊主泉.旅遊業對傳統茶文化的繼承與弘揚[J].安徽農業科學,2008***34***:15144-15146+15196.

  [6]蘇全有,趙芳鋆.論茶文化與21世紀旅遊業的發展[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5-18+69.

  [7]禹利君,譚燕萍,史雲峰等.試論湖南茶文化旅遊業的開發[J].茶葉,2007***2***:101-104.

 

茶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要素
茶文化旅遊的論文
相關知識
中國茶文化旅遊論文
茶文化旅遊論文
茶文化旅遊的論文欣賞
茶文化與旅遊論文
茶文化旅遊的論文
日本茶文化旅遊
民俗文化旅遊體驗營銷模式及策略研究論文
旅遊文化產業論文
長陽民俗文化旅遊發展策略研究論文
淺談茶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