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黃瓜中國各地普遍栽培,現廣泛種植於溫帶和熱帶地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黃瓜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黃瓜的種植技術

  苗床管理

  春夏季黃瓜穴盤輕基質育苗苗齡短,一般1葉1心,15~17天即可移栽,基質中的營養基本能滿足黃瓜苗生長需要,一般不需補肥。春夏季雨水多,易發生猝倒病,可用綠亨一號或多菌靈等常用殺菌劑防治。 防災抗災 黃瓜夏季育苗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既要防止高溫 缺水,又要防止暴雨毀苗。播後遇晴天烈日要堅持每天補水1次,並搭好支架覆蓋遮陽網,遮陽網上午9點蓋,下午5點揭***這樣做的好處是雌花分化的比較多,低溫短日照利於雌花分化***。大雨前在支架上蓋膜。定植前煉苗,定植後澆足活棵水,必要時造墒移栽。

  基地選擇

  栽培黃瓜的基地,宜選擇土壤PH值6.5到7.5,地勢稍低,但排水、灌水方便,土壤深厚肥沃,且至少2年未種過瓜類蔬菜的地塊。如果是水旱輪作,應在10月翻土開溝整地,種一季冬季作物,來年春季再種植黃瓜。

  整地做畦

  整地按每畦1.2米,畦溝寬0.3米,,溝深0.2米的要求進行操作,並做到溝底平整流暢,雨停溝內不積水。

  蓋地膜

  4月10日前移栽或直播,宜選用白色聚乙烯膜;4月10日後移栽或直播,宜選用黑色聚乙烯膜。蓋膜前,應將土壤澆透水或待下一場雨,將土壤淋透水後再蓋膜。

  如果覆蓋白色地膜,應在土面噴施一次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劑後再蓋膜,以防雜草叢生;如果使用黑色地膜,不必噴施芽前除草劑,因為黑色地膜具有防除雜草的功能。

  覆蓋地膜應將四周用土壓緊。

  播種育苗

  早春1-3月播種,夏秋植6-8月。春播採用浸種催芽後育苗或地膜覆蓋直播, 夏秋 季浸種直播或幹種直播均可。

  浸種催芽在黃瓜播種中普遍應用,用50-55 ℃溫開水燙種消毒10分鐘,不斷攪拌以防燙傷。然後用約30℃溫水浸4 -6小時,搓洗乾淨,澇起瀝乾,在28-30℃的恆溫箱或溫暖處保溼催芽,20小時開始發芽。早春小拱棚保溫育苗,用育苗杯或苗床育苗,苗齡15-20天***2片真葉***時定植,于晴天傍晚進行,要注意保護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時按照順序,做到帶土定植,以防傷根。

  肥水管理

  秋冬季節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一般不追肥。澆水是在澆足緩苗水的情況下,等根瓜坐後再澆水,一般7天~10天澆一水。深冬季節根據長勢追施餅肥或豆麵,在棚內放缸發酵後隨水衝施,10天~15天澆一次水。澆水時看苗情,看土壤缺水情況,還要先看天氣預報,應在寒流過後晴天上午進行澆小水。早春季節為2月下旬~4月中旬,是拿產量的關鍵時期,要及時追肥,每666.7平方米追磷酸二銨或三元複合肥15公斤~20公斤,或腐熟人糞尿800公斤隨水衝施,5 天~7天澆一水。晚春季節從4月下旬~6月底,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同時注意降溫,促進提高回頭瓜的產量。

  定植移栽

  合理密植

  每塊土栽2行,每穴栽1株,株距一般為25到30釐米。

  定植時間

  早春在大棚內或小拱棚覆蓋生產,可於3月20日前後選擇冷尾暖頭的晴天移栽。

  方法

  先打定植孔,直徑和深度均比營養缽大1釐米以上,移栽時,選擇大小均勻一致的秧苗,應輕拿輕放,確保根系完整,有利於縮短緩苗期,提高成活率。

  澆穩根水

  穩根水的配置方法:每50千克水加250克尿素、枯草芽孢桿菌60克、海藻生根劑60毫升。充分拌勻後施用,每株澆水250克。澆水後用土將定植孔封閉。

  採收

  春季黃瓜從定植至初收約55天,夏秋季35天。開花10天左右可採收。即皮色從暗綠變為鮮綠有光澤,花瓣不脫落時採收為佳。頭瓜要早收,以免影響後續瓜的生長,甚至妨礙植株生長,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從而影響產量。

  黃瓜種植方法土壤選擇和整地

  選擇酸鹼度在6.0-7.5之間,富含有機質、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與瓜類作物連作,前茬最好為水稻田。整地採用深溝高畦,畦寬1.8米-2.0米***連溝***,畦高30釐米,南北走向,雙行植,株距30釐米。

  肥水管理與培土

  施足基肥是穩產高產的關鍵之一。黃瓜對基肥反應良好,整地時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公斤-3000公斤,毛肥5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葉時,開始追肥。黃瓜根的吸收力弱,對高濃度肥料反應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每隔6-8天追肥1次,畝施尿素5公斤-6公斤。

  卷鬚出現時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採收第一批瓜後再培土培肥1次,畝施花生麩15公斤-20公斤,複合肥30公斤,鉀肥10公斤。

  夏秋季由於氣溫高,生長髮育迅速,衰老也快,加之降雨量大,肥水流失多,除了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1-2片真葉期和採收第一批瓜後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視磷鉀肥,以避免陡長、早衰。

  春黃瓜苗期要控制水分。開花結果期需水量最多,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旱情3-5天灌水1次。雨天時要做好防澇工作。

  搭架引蔓與整枝

  一般卷鬚出現時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鬚出現後開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

  使植株分佈均勻,于晴天傍晚進行。黃瓜是否整枝依品種而定,主蔓結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側蔓結果或側蔓結果的,要摘頂整枝,一般8節以下側蔓全部剪除,9節以上側枝留3節後摘頂,主蔓約30節摘頂。

  大棚黃瓜落蔓要領

  黃瓜落蔓能使葉片均勻分佈,保持合理採光位置,維持最佳葉片係數,提高光合效率,從而可以使生長勢加強,結瓜期延長。不過,落蔓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保證溫室大棚黃瓜優質高產。其要領是:

  1.在植株生長點接近棚頂,植株底部無葉莖蔓離地面30釐米以上的時候及時落蔓,落蔓宜選擇晴暖午後進行,這樣不易損傷莖蔓。切記不要在含水量高的早晨、上午或澆水後落蔓,以免損傷莖蔓,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2.落蔓前7天最好不要澆水,這樣有利於降低莖蔓組織的含水量,增強柔韌性,還可以減少病源。

  3.先去除病、老葉,帶至棚外燒燬,避免落蔓後靠近地面的果實、葉片因潮溼的環境發病。

  4.將纏繞在莖蔓上的吊繩松下,順勢把莖蔓落於地面,切忌硬拉硬拽,莖蔓要有秩序地向同一方向逐步盤繞於栽培壟的兩側。盤繞莖蔓時,要順莖蔓的彎向把莖蔓打彎,不要硬打彎或反方向打彎,避免扭裂或反方向折斷莖蔓。開始落蔓的時候,莖蔓較細,間隔時間短,繞圈小,莖蔓長粗後,落蔓時間間隔稍長,繞圈大,可一次性落莖蔓長的1/3~1/4。

  5.保持有葉莖蔓距壟面13釐米左右,每株保持功能葉在20片以上。6、採收  春季黃瓜從定植至初收約55天,夏秋季35天。開花10天左右可採收。即皮色從暗綠變為鮮綠有光澤,花瓣不脫落時採收為佳。頭瓜要早收,以免影響後續瓜的生長,甚至妨礙植株生長,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從而影響產量。

  盆栽種植方法土壤選擇

  選擇酸鹼度在6.0-7.5之間,富含有機質、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或園藝用土。

  播種育苗

  早春1-3月播種,夏秋植6-8月。春播採用浸種催芽後育苗或地膜覆蓋直播,夏秋 季浸種直播或幹種直播均可。浸種催芽在黃瓜播種中普遍應用,用50-55℃溫開水燙種消毒10分鐘,不斷攪拌以防燙傷。然後用約30℃溫水浸4 -6小時,搓洗乾淨,澇起瀝乾,在28-30℃的恆溫箱或溫暖處保溼催芽,20小時開始發芽。早春小拱棚保溫育苗,用育苗杯或苗床育苗,苗齡15-20天***2片真葉***時定植,于晴天傍晚進行,要注意保護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時按順序,做到帶土定植,以防傷根。

  搭架引蔓與整枝

  一般卷鬚出現時插竹搭架引蔓,搭"人字架"。引蔓在卷鬚出現後開始,每隔3-4天引蔓一次,使植株分佈均勻,于晴天傍晚進行。黃瓜是否整枝依品種而定,主蔓結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側蔓結果或側蔓結果的,要摘頂整枝,一般8節以下側蔓全部剪除,9節以上側枝留3節後摘頂,主蔓約30節摘頂。

  黃瓜的食用價值

  黃瓜味甘,甜、性涼、苦、無毒,入脾、胃、大腸;具有除熱,利水利尿,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煩渴,咽喉腫痛,火眼,火燙傷。還有減肥功效。

  食物禁忌:

  1、黃瓜、花生搭配,易引起腹瀉。

  2、黃瓜與辣椒、 芹菜搭配,維生素c被破壞。

  3、黃瓜中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而日常生活中,黃瓜生吃的比較多,這個時候它所含的維生素C分解酶保持一定的活性,如果與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辣椒等同食,黃瓜中的維生素C分解酶就會破壞其他食物的維生素C,雖對人體沒有危害,但會降低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

  食物功效:

  黃瓜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尼克酸、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另外,黃瓜還可美容:黃瓜平和除溼,可以收斂和消除面板皺紋,對面板較黑的人效果尤佳。

  相關菜譜:

  皮蛋黃瓜湯、黃瓜炒雞蛋、辣黃瓜、黃瓜涼拌腐竹、蒜泥黃瓜片、黃瓜炒蝦仁、南眉黃瓜汁、黃瓜霜、紫菜黃瓜湯、黃瓜蒲公英粥。


黃瓜種植方法是什麼
黃瓜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相關知識
黃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南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廣西黃連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黃瓜的種植技術有什麼
南瓜子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木瓜的種植技術是怎麼樣的
豇豆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盆栽草莓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盆栽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年桔的種植技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