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種植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為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實現小麥高產、優質、豐產豐收,是必須要知道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選擇良種

  選用品質優良、單株生產力高、抗逆性強、經濟系數高、不早衰的良種,有利於實現千斤以上的產量目標。

  2精細整地,平衡施肥

  2.1精細整地

  為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播前進行精耕細整,翻耕23~25 cm,進行桔稈還田,不但增強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打破犁底層,達到深、細、透、平、實、足***水***的標準,即耕作層要深***旱地20~25cm,稻茬地15~20 cm***,耕後耙細***碎***、耙透、整平、踏實,達到上松下實、蓄水保墒。[1]

  2.2做畦開溝

  壘築田埂,建立麥田灌、排水相配套的設施,挖好“三溝”***墒溝、腰溝、地頭溝***,開春後及時疏通“三溝”,使溝渠相通,以滿足灌、排水的要求。

  2.3平衡施肥

  根據土壤綜合肥力狀況制定施肥方案,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無機肥結合施用,改善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從而達到均衡施肥的目的。在耕地的同時要施足基肥,施有機肥30~45 t/公頃、純N 225.0kg/公頃,P2O5 90.0~112.5 kg/公頃、K20 75.0~112.5 kg/公頃,為減少冬雪春雨造成的化肥流失損耗,避免小麥中後期脫肥早衰,將50%左右的氮素化肥後移到拔節至孕穗期間分2次追施,從而使小麥籽粒中賴氨酸、蛋白質含量提高。

  3適期適量播種

  3.1種子處理

  播種前要進行藥劑拌種或直接選用包衣種子。

  3.2適期播種

  為培育壯苗,形成根系發達、莖櫱數較多的小麥生產群體,充分利用熱量資源,要適期播種,從而為小麥高產奠定基礎。一般小麥在田間持水量為70%~80%時最有利於出苗。因此,當播期、土壤墒情發生衝突時,一定要做到適墒播種,可晚播3~5天,從而使小麥全苗。一般在日均溫、冬前>=0℃積溫分別16~17,650℃時播種最佳,在越冬期能夠形成6葉1心壯苗。

  3.3播種量

  根據小麥品種特性、播種期確定小麥的播種量,一般半冬性、弱冬性品種分別在10月上中旬、9月底播種,播種量90~105 kg/公頃;弱春性、春性品種分別在10月中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播種比較適宜,播量120~150 kg/公頃,隨著播期推遲適當增加播量。7 500 kg/公頃以上的高產田塊,基本苗可控制在180萬~225萬株/公頃, 9月底10月初播種可降到150萬~180萬株/公頃。對於分櫱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種,適宜基本苗195萬~270萬株/公頃。

  4科學田間管理

  4.1科學施肥與除草

  為防止發生缺苗斷壟現象,保證小麥安全越冬,要及時進行灌水,使小麥形成壯根。為使雜草防治效果較好,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化學除草。2月中旬至2月底,3月中下旬分別追施化肥75~120、120~150 kg/公頃,促進小麥返青拔節,提高小麥的分櫱率。3月初要澆返青水,肥力中等、群體偏少與肥力高、群體適宜或偏大的麥田分別在拔節期稍前或拔節初期、拔節後期進行追肥澆水。

  4.2化學調控防倒伏

  小麥倒伏分為根倒伏和莖倒伏2種,一般主要是莖倒伏,主要是由於前期氮肥施用量較大,造成小麥群體過大,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好,小麥徒長旺長,基部節間過長,後期出現大風天氣小麥易發生倒伏。因此,在小麥生產中,應根據土壤的肥力狀況進行科學施肥澆水。

  4.3抽穗及灌漿成熟期

  小麥抽穗揚花期***4月中、下旬***,為防治小麥蚜蟲、吸漿蟲、粘蟲、鏽病、白粉病和赤毒病等,延長小麥生長期,提高產量,可噴施殺蟲劑,連續使用1~2次。同時,灌水1~2次,第1次灌水在初穗揚花期進行,以保花增粒促灌漿,達到粒大、粒重、防止根系早衰的目的;第2次灌麥黃水,以補充水分,併為復播第2茬作物做前期準備。

  5適時收穫

  一般在6月上中旬小麥基本成熟,整個麥田2/3的麥穗發黃時收割,小麥蠟熟末期是最佳收穫期。但小麥不可過於成熟,以免籽粒脫落而減少收成。小麥要分品種進行單收、單晒、單儲,以免品種混雜,降低小麥的商品性和經濟價值。

  小麥的種植注意事項

  一、注意選擇高肥水地塊。高產優質小麥品種要求土壤養分必須全面、充足,才能滿足其高產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擇地力高、水澆條件好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

  二、注意適期晚播,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過大,造成後期管理被動。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節肥。目前推廣的優質小麥品種,有的不抗倒伏,特別對於群體過大的麥田,在返青至拔節前須進行一次化控處理,可噴施多效唑或麥業豐。要重施起身拔節肥,控制多餘下落穗的形成,促進穗大粒多。

  四、注意澆好灌漿水,麥黃水,噴施葉面肥,防止早衰。澆好灌漿水,對於增粒重,預防乾熱風有重要作用。天氣乾旱,運用麥黃水,有利於下茬套種,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結合防治病蟲害,噴2-3次葉面肥,如0.2%-0.3%磷酸二氫鉀,能減輕乾熱風危害,增產效果明顯。

  五、注意防治病蟲害。一般說優質小麥更易遭受病蟲害,如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蚜蟲比常規品種發生早且重。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

 

小麥種植的過程
小麥草家庭種植視訊
相關知識
小麥種植的方法
我國小麥種植的區域有哪些_我國小麥種植方法
荷蘭小黃瓜種植的方法
荷蘭小冬瓜種植的方法
小黃瓜種植的方法
小西紅柿種植的方法
南方油麥菜種植的方法
小睡蓮種植的方法
黃桃樹苗種植的方法有哪些
月季花種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