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菜種植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相信大家都有吃過白花菜,然而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白花菜是如何種植的?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白花菜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花菜種植方法

  培育壯苗

  白花菜性喜向陽溫暖,較耐旱,生長季節短,且再生能力強。育苗地應選擇土壤疏鬆、排水方便的田塊。每畝施腐熟廄肥1500公斤、人畜糞肥1000-1250公斤作基肥。每平方米用種量2-3克。播後覆蓋溼潤細土和遮陽網。齊苗後在幼苗根際薄施一層細土,避免根部外露和幼苗倒伏。幼苗2-3片真葉時假植15天,株行距6.6釐米×9.9釐米。近年來應用立體栽培技術,將白花菜與其他農作物間作套種,一年可播種 3-4次,每種一次可採摘數次。

  適時定植

  幼苗真葉6-7片,苗齡35-40天定植。晚熟種定植期在9月中下旬,特晚熟種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晚熟種一般每畝栽2000-2200株,畦寬 1.2米***包括排水溝***,株距50?60釐米,特晚熟種畦寬1.3米***包括排水溝***,株距65?70釐米。定植前,每畝施腐熟廄肥3000-4000公斤、人畜糞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定植時儘量帶土移栽不傷根,並澆足活棵水。桑園套作,宜選用特晚熟種。10月上中旬,秋桑採收基本結束時定植。3月份新枝尚未抽出時採收。花菜枝可埋青作桑田基肥。

  肥水管理

  根據越冬白花菜的生育特點,定植後採用前促、中穩、後攻的肥水管理方法。活棵後每畝施腐熟人畜糞肥500-750公斤加尿素5-8公斤提苗,並鬆土中耕1-2次。10月下旬逐行中耕壅土,控制肥料的使用,確保植株穩健生長,增強越冬階段抗寒能力。當30%的植株出現直徑1-2釐米大小的嫩花球,應重施結球肥,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人畜糞肥1000-1250公斤,以後看苗補施肥1-2次,以滿足結球期的肥水需求。白花菜對硼、鉬等微量元素十分敏感,可每畝用硼砂50克或鉬酸銨10克配成水溶液施於定植穴內作基肥。

  採收

  白花菜的採收標準是,花球充分長大,表面圓正,邊緣尚未散開。採收時留球下幾片葉,可保護花球。為使花球潔白柔嫩,在花球露出葉片時,將最上部的2-3張葉折斷覆蓋在花球上,防止花球變黃、發紫。

  白花菜栽培方法

  1、播種,選擇優良的品種做種子,下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距7-10釐米。

  3、田間管理 定苗後,結合除草,噴施蔬菜壯莖靈,增粗植物杆莖,肥厚葉片,天然品味濃。每次採收後必施一次肥。

  4、採摘

  採摘的最佳時期是在主、側枝的花苞剛露時,此時質量好,產量高,鮮嫩不老,營養豐富。

  5、留種

  選擇生長健壯的紅梗白花菜留種,留種的白花菜不採摘,任其自然開花結果,不需任何隔離。

  白花菜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植物,高1米內外,常被 腺毛,有時莖上變無 白花菜毛。無刺。葉為3-7小葉的掌狀複葉,小葉倒卵狀橢圓形、倒披針形或菱形,頂端漸尖、急尖、鈍形或圓形,基部楔形至漸狹延成小葉柄,兩面近無毛,邊緣有細鋸齒或有腺纖毛,中央小葉最大,長1-5釐米,寬8-16毫米,側生小葉依次變小;葉柄長2-7釐米;小葉柄長2-4毫米,在匯合處彼此連生成蹼狀;無托葉。

  總狀花序長15-30釐米,花少數至多數;苞片由3枚小葉組成,有短柄或幾無柄;苞片中央小葉長達1.5釐米,側生小葉有時近消失;花梗長約1.5釐米;萼片分離,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長3-6毫米,寬1-2毫米,被腺毛;花瓣白色,少有淡黃色或淡紫色,在 花蕾時期不覆蓋著雄蕊和雌蕊,有爪,連爪長10-17***-20***毫米,瓣片近圓形或闊倒卵形,寬2-6毫米; 花盤稍肉質,微擴充套件,圓錐狀,長2-3毫米,粗約2毫米,果時不明顯;雄蕊6,伸出花冠外;雌雄蕊柄長5-18***-22***毫米;雌蕊柄在兩性花中長4-10***-16***毫米,在雄花中長1-2毫米或無柄;子房線柱形;花柱很短或無花住,柱頭頭狀。果圓柱形;斜舉,長3-8釐米,中部直徑3-4毫米,雌雄蕊柄與雌蕊柄果時長度近相等,約5-20毫米。種子近扁球形,黑褐色,長1.2-1.8毫米,寬1.1-1.7毫米,高0.7-1毫米,表面有橫向皺紋或更常為具疣狀小突起,爪開張,但常近似彼此連生:不具 假種皮。花期與果期約在7-10月。


白花菜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白花菜種植方法是什麼
相關知識
白花菜種植方法有哪些
桑葉牡丹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合歡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雞冠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白芨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白參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百合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八仙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木槿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盆栽荷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